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学》试题和答案评分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自考赢家 1、对于美学学科性质认识正确的是 A、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活动的社会科学 B、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经验的人文学科 C、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人文学科 D、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想象的社会科学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3 2、美学之父是 A、鲍姆加登 B、康德 C、席勒 D、海德格尔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2
3、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形态,还是一种 A、社会历史形态 B、自然客观形态 C、理性抽象形式 D、逻辑归类形式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20
4、中国文论中所谓“不平则鸣”、“发愤著书”等命题,实质上都是揭示文艺创作中的 A、崇高现象 B、悲剧心理 C、荒诞感 D、虚无感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36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 A、自然 B、含蓄 C、隐秀 D、优美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41 6、崇高与壮美的区别是
A、崇高指自然现象,壮美指社会现象
B、崇高一般展示冲突的过程,壮美一般显示人的活动的结果 C、崇高是道德的象征,壮美是自由的显现 D、崇高多与戏剧相伴,壮美则与史诗结缘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46
7、主张审美鉴赏是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一致的美学家是 A、哈奇生 B、休谟 C、康德 D、黑格尔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09
8、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表明审美经验具有 A、直观性 B、功利性 C、超越性 D、超验性
正确答案:C(1分)
9、《毛诗序》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所体现的审美 经验的构成要素是 A、感知 B、情感 C、想象 D、理解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51
10、《礼记?乐记》中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大体上可划入西方艺术起源理论 的 A、表现说 B、符号说 C、形式说 D、巫术说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78
11、“art” 一词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主要是指 A、思想 B、情感 C、技艺 D、智慧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75
12、在意象的各种类型中,与对象相似的是 A、抽象 B、喻象 C、兴象 D、仿象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292
13、艺术多元功能的间接实现须通过 A、审美功能 B、认识功能
C、干预功能 D、、交流功能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302
14、从根本上讲,艺术本体论研宄的是 A、艺术的存在方式 B、艺术的形式特征 C、艺术的创作行为 D、艺术的功能体系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305
15、从结构角度而言,艺术品的核心是 A、意蕴 B、意象 C、意义 D、意指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93 16、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分类原则是 A、艺术是人类的主观愿望 B、艺术是神灵凭附的结果 C、艺术是对于现实的“摹仿” D、艺术是对于某种理念的“摹仿”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324
17、蔡元培对中国近代美学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 A、“以美育代宗教”说
B、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四力 C、艺术可以“畅神” D、“性欲升华”说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362 18、《美育书简》的作者是 A、斯宾塞 B、歌德 C、席勒 D、康德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352
19、把美育等同于人格教育,其理论缺陷在于
A、将美育的目标落实到德行,取消了美育的独立性
B、把情感从人的整体心理结构中抽离出来,变成了唯一目的 C、把美育变成了传授知识的一种单纯手段 D、把美育变成了培养个性的一种途径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354 20、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 A、使人具有崇高的人格 B、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感 C、使人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
D、使人成为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379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自考赢家 2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确立的标志包括 A、有专门的美学著作问世 B、有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 C、形成独立的研究对象 D、形成独立的研究范围 E、有明确的研宄人员
正确答案:ABCD(2分)教材P21
22、下列关于喜剧的命题中表述正确的有 A、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B、喜剧对象的特征是用另外一个本质的假象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 C、喜剧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 D、喜剧是形象压倒观念,表现了理性内容的空虚
E、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 正确答案:ABCDE(2分)教材P168 23、柏拉图认为迷狂状态的四种类型是 A、预言的 B、宗教的 C、寓言的 D、诗神凭附的 E、哲学的
正确答案:ABDE(2分)教材P206 24、意境的类型包括 A、道器同一之境 B、天人合一之境 C、默坐证心之境 D、有我之境 E、无我之境
正确答案:DE(2分)教材P298 25、关于艺术敏感表述正确的有 A、它是由对象引发的感触 B、它能激发艺术家的意象思维 C、它能调动起艺术家的诸心理功能 D、它是主体对客体的感受能力 E、它是主体对客体的逻辑分析能力 正确答案:ABCD(2分)教材P317
【非选择题部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自考赢家 26、审美意识
正确答案:教材P105
(1)审美意识是指人对自身审美需要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2分)
(2)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愿望、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等。(1分) 27、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 正确答案:教材P187
(1)这是西方第一部专门研究丑的美学著作,标志着作为审美邢台的诞生。(1分) (2)罗森克兰兹把丑和美并列起来,认为丑不仅是美的陪衬物,而且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2分)
28、审美理解的多义性 正确答案:教材P246
审美对象的意义不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表达出来,而是通过感性形象暗示出来的(2分)对审美对象的理解不能通过逻辑推理.而必须通过直观来把握,因此其意义就显得含蓄而丰富。(2分) 29、以道制欲
正确答案:教材P272
“以道制欲”是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重要主张。(1分)所谓“道”,是指感性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原则,指“理”。(1分)美育就是通过生命的原则去驾驭人的感性欲望,从中实现对人的感化。(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析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正确答案:教材P40
(1)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二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2分) (2)审美关系的外在展开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内在构成是审美关系。(2分) (3)审美关系是通过审奖活动建构起来的.审美活动只有通过审美关系才得到体现。(2分)
31、简述西方悲剧理论的主要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教材P163
(1)古希腊悲剧理论的代表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悲剧能够通过唤起观者的怜悯和恐惧之情,使其心灵得到净化和陶冶。(2分)
(2)近代的黑格尔认为悲剧通过展示矛盾冲突,体现了“永恒正义”的胜利;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悲剧产生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2分)
(3)现代的尼采认为悲剧是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克尔凯戈尔则认为悲剧产生于个体生存中的罪孽和焦虑。(2分)
32、简述想象力在审美对象的构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正确答案:教材P264
(1)先验想象力可以打破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浑然一体状态,从而形成审美活动所需要的审美距离。(3分)
(2)经验想象力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改造主体在呈现阶段所获得的原初经验材料,形成关于审美对象的格式塔。(3分) 33、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 正确答案:教材P284
(1)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3分)
(2)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与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于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3分) 34、简述美育的独特性。 正确答案:教材P47
(1)美育能够通过对人内在情感的直接感染,调动起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2分)
(2)美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2分) (3)美育的这种独特性质根本上是由作为其实践基础的审美活动的性质所决定的。(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5、结合下面两段话,谈谈对“审美是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这一命题的 理解:
(1)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
(3)艺术作品的产生和欣赏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完美的人。 正确答案:教材P59
(1)审美是一种在自身中排斥直接的功利性,但又在其根底里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血脉相通的特殊活动。
(2)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
(3)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 【评分参考】(1)(2)(3)各3分,视其与所给材料结合的紧密程度,酌情加1——4分,共13分。
36、试论艺术接受过程中,欣赏者是如何实现意象的重建的,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教材P333
(1)艺术接受本质上是一个意向生成的过程.接受者所欣赏的是艺术意象,接受者要获得意象,仍然要靠自身的主体意识活动去生成。
(2)接受者在读解形式符号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启动了艺术再生成的过程,艺术被大大丰富了。
(3)艺术接受者不可能完全获得来自于艺术创造者的原始意象,接受主体所重建的意象是接受者根据符号提供的意象导向而建构的。
(4)艺术意象的重建是一个能动的再创造过程,是接受者的主体性活动.
【评分参考】(1)(2)(3)(4)各2分,视其与所给材料结合的紧密程度,酌情加1——5分,共13分。
《美学》试题和答案评分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 图文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