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桥的形状和结构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拱形、条形、框架等几种形状和结构。本节课要带领学生了解多种多样的桥梁结构,可以加深和拓宽前面的知识,深入地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还可为下一课用纸造桥培养兴趣和开阔视野。
活动一,观察比较各式各样的拱桥。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得到美的享受,也了解一些不同拱桥的特点。
第二,了解大跨度的钢索桥。通过这个活动,除了开阔视野,享受美之外,对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也会印象深刻,同时可以认识一种新的结构“拉索结构。”
最后,“观察研究我们家乡的桥”,为有条件的学校提供了一个学生自主研究的好课题,这个活动可以把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社会的思想感情,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曾见到过很多各式各样的桥,但对桥的观察研究是无意的,随机的,缺少多方面的观察,对比和评价。学生可能会关注到一些桥的某一方面的特征,也知道桥的不同形状和结构对承重力是有影响的,但是对“桥为什么呈现出这么多不同的形状和结构?”“什么对桥的形状和结构影响最大?”等问题思考得并不深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桥梁有多种不同的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2.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观察比较中发现不同结构的桥各有不同优点。
2.能通过模拟实验发现桥的形状和结构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 科学态度目标
1.体会到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2.能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观察研究家乡的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比较各种拱桥,了解大跨度的钢索桥结构。 难点:理解桥的形状和结构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小组:小竹条、棉线、剪刀、纸板(或打孔的木板)、弹簧秤、钩码、滑轮、铁架台、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展示、交流(预设5分钟) 1.提问:什么是桥?播放:桥的发展
桥帮助我们跨越江河、峡谷、道路和其他障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建筑。桥有多种形状和结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梁的结构越来越多了。
2.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三座桥,提问:这些桥是什么结构的?
左上图是苏州的宝带桥,是一座连续的石拱桥。左下图是常见的高架公路桥,是水泥直梁桥。右图是南京长江大桥,是钢框架梁桥。这是前几课研究过的拱形、条形和框架三种结构。
3.揭示课题:桥的形状和结构 二、各式各样的拱桥(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1根小竹条、棉线、剪刀]
1.出示多张拱桥的图片,师:这些都是拱桥,它们造型优美,曲线圆润,富有动态感,常用于城市及风景区的桥梁建筑。
小组领取这些拱桥的图片和简介,观察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各有什么优点?
西藏拉萨铁路大桥,是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使用了钢筋水泥又用了钢框架结构。它全长928.85米,主跨108米,采用双层叠拱结构。该桥的主桥桥墩设计为牦牛腿式双圆柱墩,结构新颖,融民族特色与现代风格于一体,成为拉萨市一个重要的景观。
法国古代的石拱桥——加尔德桥,桥上流着从山上引下来的水,桥又跨过下面的河。 长江三峡崇山峻岭中的一座钢筋水泥拱桥。
扬州瘦西湖里造型优美的“二十四桥”(石拱桥)。
2.引导学生关注桥面与拱的相对位置,小组相互合作,做一个没有外推力的拱,体验桥面在拱下方的桥的优点。
3.小结:拱桥是各式各样的,用千姿百态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从桥面与拱的相对位置上来分,
桥面在拱上方:桥下空间高,便于船的通行;
桥面在拱下方:桥面低,与道路连接容易;桥面拉住拱足,能抵消拱的外推力。
三、大跨度的钢索桥(预设18分钟)
[材料准备:棉线、剪刀、纸板(或打孔的木板)、弹簧秤、钩码、滑轮、铁架台]
1.介绍新常山大桥,对比原常山大桥的旧貌,讨论:新常山大桥有哪些显著的特点?(预设:新大桥有高塔、钢缆,桥墩减少了,跨度变大了等。)
2.介绍索桥的“家史”:很早很早以前,人们从缠绕在大树间的藤蔓得到启示,用藤蔓做成了吊桥,后来用铁链代替藤蔓建造出了铁索桥。再后来得益于科技的发展,用钢丝编成的缆绳建造出了跨度达千米以上的钢索桥。
3.出示其他拉索桥,观察讨论:观察这些桥的结构是怎样的?你认为每部分起什么作用?拉索桥究竟有什么优点?
(预设:钢索桥主要由钢缆、桥塔、桥面组成。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显著特点从结构上看是吊桥,即桥面被钢缆吊起来;从功能上看是跨度很大。)
4.师模拟钢索桥,对比承重力 5.学生体验桥塔修得很高的道理。
出示器材,小组合作模拟实验验证。填写记录表,交流分析。
6.观察,分析: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使用了什么结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