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三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物体 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 的运动。也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 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除研究对象本身外),科学中一般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可以不加以说明;若选取其他合适的物体做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则要作出说明。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 而言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结果 可能 是不同的。 4.机械运动的分类:

根据 运动路线的形状 ,可分为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而直线运动根据 运动快慢是否变化 ,可分为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即 运动的方向和快慢不发生变化 的运动。 5.比较物体的快慢有两种方法:

⑴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路程大的速度快;⑵ 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用时少的速度快。 6.速度和平均速度

⑴ 速度是表示物体 运动快慢 的科学量。

① 定义:物体在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叫做速度。 ② 计算公式: v=s/t ;变形公式: s=vt t=s/v

③ 速度单位:国际单位:米/秒,记作:m/s 常用单位:千米/时,记作:Km/h 换算关系:1米/秒 = 3.6千米/时 “1米/秒”表示: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为1米。 【注意】Ⅰ 在速度计算中,路程、时间、速度三个量必须对应于同一个物体;运算中单位要统

一,且要带单位计算。

Ⅱ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时刻的速度是一定的,不能认为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Ⅲ 速度常识:人步行的速度为1.3 m/s,自行车的速度为4.2 m/s,高速公路上汽车的速度约为100 Km/h,动车组的速度约为200 Km/h,大型喷气式飞机的速度约为900 Km/h,空气中声速为340 m/s,光和无线电波(电磁波)的速度3×108 m/s。

⑵ 平均速度:当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由公式 v=s/t算出来的速度称为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等于某段路程及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的比值。 二.力的存在

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 相互作用 。

【说明】 ①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产生力的作用 ,如 磁力、重力 等;

② 接触的物体间也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如竖直墙壁对静止在水平面的球不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记忆:等大、反向、共线、异体、共存。) 4.力的作用效果:⑴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⑵ 力可以使发生形变 。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运动 速度大小 或 运动方向 改变。 5.力的单位: 牛顿 简称 牛 ,用 N 表示。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 1N 。 6.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注意事项:观察: 量程、最小刻度(分度值) ;检查 指针是否指零 ;测量时拉力应沿着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拉挂钩,且弹簧不能与面板摩擦;读数时,应让视线与面板相垂直;测量的拉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拓展】 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易错辨析】要注意弹簧长度和弹簧伸长的长度的区分,后者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而与拉力大小成正比的是这个变化量。同时在表述时不能说拉力与弹簧的伸长成正比,因为弹簧的长度变化是因为受到了外力作用,而不是反过来。

7.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往往会随之改变。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时,其作用效果也相同。 8.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注意】①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②应标出力的符号如(G、F拉、F支持等)及数值和单位; ③一般情况下,我们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④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在受力分析时,我们可视为力都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

三.常见的力

1.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 。 ⑴ 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 G=mg ,已知重力求质量: m=G/g 。 其中g=9.8N/kg,表示 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

【拓展】g在不同星球上的数值不同,它与星球的质量和半径有关,如在月球上g的数值仅为地球上的1/6。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略有不同(如两极比赤道略大,海拔高处比海拔低处略小),但一般不考虑其变化。

⑵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应用: 重垂线和水平仪 分别检查 墙是否竖直 和 面是否水平 。 ⑶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几何中心 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 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⑷ 重力的作用效果:使悬挂的物体拉紧悬绳,保持静止,并使悬绳处于竖直位置;使物体对支持面产生压力;使空中的物体最终落回地面等。

【辨析】⑴重力和引力的区分: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并不等同于地球的引力。 ⑵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的区别:竖直向下是一个特殊的方向,是指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而垂直向下是指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垂直的方向,若接触面是斜面,则垂直斜面向下。 【拓展】在失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不能测重力,但可以测量拉力,而天平也不能测量物体的质量,因为天平是利用了重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对两盘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来测量质量的。 2.弹力

⑴弹性: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⑵弹力: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反抗形变的力,叫做弹力。

【注意】★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弹力的方向与引起物体发生形变的力的方向相反。

如一物体静止放在桌面上,物体会对桌面产生一个垂直桌面向下的压力,使桌面发生形变,而桌面对物体产生一个与压力方向相反的弹力,即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方向垂直桌面向上。我们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等从本质上讲都是弹力。

★在一定范围内(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越出某个范围,这一关系不成立,如弹簧被拉断。 3.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 要发生 或 已发生 相对运动时,就会在 接触面 上产

生一种 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就叫摩擦力。

(2)摩擦分类: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①两物体必须相互接触;②两物体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③两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压力的作用;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不仅固体间会产生摩擦,液体和气体之间也会产生摩擦,且相同条件下,液体产生的摩擦比气体产生的摩擦大

(4)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而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

同也可能不同,即有时起 阻力 作用,有时起 动力 作用。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第三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一.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的运动。也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除研究对象本身外),科学中一般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可以不加以说明;若选取其他合适的物体做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则要作出说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lrd46h0ze3fmdy9vdd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