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数量分布变化与肝癌转移的相关性
研究
刘长芳,吴翠娇,李慧*,张静*
【摘 要】摘要:目的探讨自然杀伤性T细胞的数量分布变化与肝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鼠抗人CD3、CD56单克隆抗体双重免疫法,正常肝脏组织及不同分期肝癌组织中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分布情况,运用统计学分析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分布变化与肝癌细胞迁移的相关性。应用SPSS20.0软件,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各分期肝癌组织中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与正常肝组织内自然杀伤性T细胞的数量比较,P<0.0005,肝癌Ⅰa期-Ⅱa期与Ⅱb期-Ⅲb期的自然杀伤性T细胞数量比较,P<0.005。结论肝癌组织中自然杀伤性T细胞的数量依赖于组织被癌细胞侵袭的程度不同而分布不同,肝脏的微环境影响自然杀伤性T细胞的分化,自然杀伤性T细胞数量与肝癌转移具有相关性。 【期刊名称】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17(029)001 【总页数】4
【关键词】肝癌;自然杀伤性T细胞;免疫组化
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2年全球约有78.2万例肝癌新发病例,其中83%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占50%[1],发病率为28.17/105,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10.04%),而死亡率为26.04/105,占所有癌症死亡的第2位[2]。肝癌起病隐匿,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确诊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肝癌患者的高复发率和低生存率,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内容。肝癌的转移和复发机制非常复杂,细胞免疫在抗肿瘤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细胞免疫中已知的效应细胞有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DC)、自然杀伤细胞(NK)及巨噬细胞。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NKT细胞)因同时具有NK细胞和T细胞部分表型及功能的细胞亚群,越来越受到重视。NKT细胞在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3],这些细胞可以同时识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CD1分子[4-6],活化后迅速分泌大量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7],从而使机体处于某些疾病的康复或发展状态。另外,很多研究认为NK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变化与动物和人类的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5-7]。肝脏是含自然杀伤性T淋巴细胞最多的器官,约占肝脏T淋巴总数的20%~30%,并在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NKT细胞可以通过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和直接杀伤作用促进肝脏的损伤,另外NKT细胞可以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激活来抑制肝纤维化,还可以通过增强肝脏的炎症和损伤促进肝纤维化,通过激活NKT细胞可以抑制肝脏再生,在肝癌中NKT细胞在控制肿瘤的进展中既能发挥抗肿瘤作用也能产生促瘤效应[8]。NKT细胞的这种双向免疫调节作用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兴趣,为此、我们对不同分期的肝癌中NKT细胞数量及分布变化。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及来源收集我院肝胆外科、普外科正常肝组织15例,根据全国肝癌协会会议拟定的分期标准,Ⅰ期18例,其中Ⅰa期10例,Ⅰb期8例;Ⅱ期21例,其中Ⅱa期10例,Ⅱb期11例;Ⅲ期25例,其中Ⅲa 13例,Ⅲb期12例。 1.2 材料
1.2.1 试验材料小鼠抗人CD3单抗(即用型CST公司生产);小鼠抗人CD56单抗体(即用型CST公司生产);羊抗小鼠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二抗(即用型CST公司生产);3%过氧化氢溶液;pH7.2-7.4的PBS磷酸盐缓冲液;pH9.0的EDTA(乙二胺四乙酸钠)抗原修复液;AEC显色系统(solarbio公司),使用时按说明书配制;水溶性封片剂;免疫组织化学专用湿盒;免疫组织化学专用抗原修复架及修复盒。
1.2.2 方法所有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连续4μm切片,脱蜡、水化,EDTA缓冲液抗原修复、PBS缓冲液漂洗,切片滴加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二抗,避光孵育10~15分钟,采用小鼠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小鼠抗人CD56单克隆抗体联合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标记,以AEC显色系统显色,显色充分后入双蒸水阻断显色反应,用苏木精复染2~3分钟后封片。然后分别计数在正常肝脏组织、不同分期肝癌组织中NKT细胞的数量及分布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数据。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0.0软件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
2 结果
2.1 各组形态学结果实验中能同时表达CD3、CD56抗原分子的淋巴细胞为阳性NKT细胞,典型NKT细胞形态特征为棕褐色的细胞膜周围附着鲜红色的颗粒状沉积,正常组肝组织,Ⅰa-Ⅱa期、Ⅱb-Ⅲb期NKT细胞染色结果见图1、图2、图3。肝癌随病程进展肝脏内环境变化NKT细胞数量逐渐下降,箭头指示为NKT细胞。e、f晚期肝癌NKT细胞数量进一步下降,视野内NKT数量很少。
2.2 不同分期肝癌中NKT细胞数量之间的关系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