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翟荣俊
记得还是2001年的春天,在与当初还在省锡山高中工作的华志远特级教师交流时,他的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他说:“洛社高中的老师只会关注学生的成长,从来没有思考过自身的成长,等到工作多年后才发现自己还是在原地踏步走!”是啊,一所学校,如果老师不成长,一天到晚沉浸在上课、备课、批作业、辅导学生这些烦琐的机械劳动中不能自拔、缺乏思考的话,那这所学校也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也就没有了自身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下面就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方面,我校曾经存在的一些问题(可能与许多兄弟学校也存在着共性的地方)作一些分析:
1.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主动性不强
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教师继续教育有其必要性,但若要求“自己主动”参加继续教育时,则会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出现问题或困难,他们认为自己的继续教育应是在“单位组织”或“上级命令”下参加的,许多教师在继续教育的意识与参与行为上有着较大的反差。
目前许多教师身兼工作、家务双重负担,工学矛盾较为突出;也有一部分教师对继续教育的目的、意义缺乏深刻认识,认为自己学历在手,可以高枕无忧了,无须再学习。由于他们的头脑中存有这种不正确思想,所以对参加继续教育采取应付的态度,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学习热情。
2.继续教育资金投入不够,培训制度不健全
我校和许多兄弟学校一样,都遇到了教育经费紧缺的情况,有限的资金放在硬件投入或放在教师福利方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如果投入在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上,却是隐性的,常常是看不见的,所以也就导致了学校在资金的投入上出现了重硬件福利,而轻教师培训发展的不合理现象。
在培训制度上,几年前我校存在着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不健全,甚至根本就没有的现状,学校缺乏对教师发展整体的规划,更没有针对性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导致继续教育浮于表面,教师想发展但是苦于没有制度保障。
3.培训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培训的内容与目前教师实际需求脱节
首先表现在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许多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表
现为:内容陈旧,不切合教育实际;实施性弱,与实际教学无法相符;学非所用,个别培训与学校实际教育教学相脱节等。此外教学形式单调。单一的继续教育形式,一方面让受教育者对培训和学习不感兴趣,另一方面与培训者所希望达到的教师教育理念的变革相去甚远,故继续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2006年底,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我校成立了专门负责教师继续教育以及各类培训工作的部门——师训处,本人也有幸成为第一任师训处主任。记得在师训处还未成立时,孙建军校长就告诉了我成立师训处的目的和重要意义:作为一所四星级高中,教师的发展已经变得非常迫切,教师的观念、视野、师德修养和专业素质都已经在制约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在2003—2005三年中,我校教师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的论文总数仅仅只有30多篇,这与我校在无锡市普通高中的地位和形象极为不符。作为曾经在德育处、教学处工作和负责了五年的我也很清楚,仅仅靠德育部门和教学部门来统领学校的师资培训,已经显得力量非常单薄。而且会因为培训力量的分散,导致出现培训目的不明确,培训对象覆盖面狭窄的不利状况。在我校流传着孙校建军校长的一句名言:“一所学校能给教师的最好福利是让教师不断发展而充满竞争力!”2006年底孙校长制定了成立师训处的大胆措施,并明确了师训工作的方向和要求,由师训处统领全校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校也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师训处工作职责》。师训处又积极根据学校发展计划,制订了相应的具体工作措施,大胆的开展了相关工作。下面就对过去一年中,我校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方面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重视青年教师培养,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在过去的2007年,我校开展了两次青年教师大比武和两次青年教师汇报课评比。汇报课主要是针对新工作的青年教师,采用的是自主申报,自己定时间、定课题、定班级,师训处安排评委的形式。而青年教师大比武则包含了现场教学设计竞赛、说课竞赛、课堂教学展示、课件评比和限时解题竞赛等多种方式。比赛、评比和比赛后的及时点评反馈,极大的促进了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能力上的快速成长。2007年我校招聘了十七位新教师,学校及时安排骨干教师传、帮、带,并通过师徒结对,采取每月考核,定期点评等措施,使他们较快适应了工作环境,胜任本职工作,同时举办了新教师座谈会、新教师个别访谈、新教师教学论坛,促进新教师学习规范,用标准引领课堂。
学校现有的大批青年教师,他们青春勃发,知识面广,具有了一定教学实践经验,具有强烈进取心和发展欲望,是我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备资源。工作三年内的青年教师正处于教学生涯成长最快速的时期,师训处成立了青年教师培训班,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
编制符合我校实际的培训教材《希望在青年教师身上》、《感悟教师人生》等,定期组织他们学习,交流,师训处又邀请了一些校内外的名师给他们开设讲座,极大的促进了这部分教师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的更新。对工作三年内青年教师,学校都安排了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开展指导,每学期的“优秀师徒”评选也极大的鼓励了骨干教师的指导热情。每个月,师训处还组织这部分青年教师开展专业能力检测,通过两个小时的高考解题和事后的点评反馈,提高了青年教师对本专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向的了解把握,提高了他们在开展实际教学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07年上半年,师训处通过个人申报、选拔考试和行政逐个审核,在50多名工作在4—8年内的青年教师中选拔了18位青年教师组成青年骨干教师成长班,这批青年教师已经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的也已经成长为学校的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但是教育教学理论的不足、观念的陈旧制约了他们进一步的成长。为此,在2007年暑期,师训处组织他们外出进行了集中培训,包括讲座、论坛、读书沙龙、自身职业规划交流等形式,使他们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自己的进一步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下学期还在成长班内举行了系列性的录像课研讨活动,提高了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师训处也根据他们的发展需要,制定了青年骨干教师学期考核办法,用科学的制度和合理的培训办法,促进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进一步提升和发展。2007年底,我校评选了校“十佳”青年教师,既是肯定了一部分成绩突出、业务拔尖的青年教师,也在全校掀起了赶、追、超的良好风气,树立了榜样和典型。
(二)重视骨干教师的培训,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我校有着一支乐于奉献,勤业敬业的骨干教师队伍,他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上默默耕耘,并发挥着他们的示范性,他们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为了进一步提高这部分骨干教师队伍的素养,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特别重视骨干教师在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方面的再培训。2007年,在师训处的组织下,开展了两次骨干教师展示周活动,通过说课展示、课堂教学展示、骨干教师讲座等形式,进一步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12月,学校邀请了5位特级教师与我校的骨干教师开展同台竞技活动,同上一节课,通过全程录像的分析,我校骨干教师也认识到了与名师的差距,为自身的成长明确了方向。2007年,我校先后组织了三批骨干教师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取经,并在学习杜郎口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课改实验课展示活动。目前我校有多个班级已经实施了“兵教兵”合作学习,并已初见成效。在过去的一年中,师训部门先后安排了数批骨干教师走出国门,赴日本、新加坡、加拿大学习交流,拓展视野,另有数十批、上百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