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7 页
基础保分常练(十四)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小说创作中会牵涉主题的一元论、二元论甚至多元论的问题,从小说本身来讲,其所要表现的,有时确实也是发散性的。这种发散性使小说的主题意蕴丰富,________。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将多重意义整合在一篇作品里,会使主题显得________,也使得读者在接受过程中________。
A.耐人寻味 光怪陆离 莫衷一是 B.耐人寻味 扑朔迷离 无所适从 C.回味无穷 光怪陆离 无所适从 D.回味无穷 扑朔迷离 莫衷一是
解析:选B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回味无穷: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根据语境,选“耐人寻味”更恰当。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语境说的是小说主题融合多重意义带来一个问题,应该强调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故应选“扑朔迷离”。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按哪个办法做才好。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语境强调的是读者不知接受哪一个主题,因此应用“无所适从”。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金山和焦山本来都是江中的岛屿,如今金山与北固山一样和陆地相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里的好处是静中寓动,幽深中见雄伟
②山巅的郑板桥读书处——别峰庵也是游人流连的地方 ③朝暾月色,断崖石壁,以及晓风涛声,都曾博得古人赞美 ④焦山在江中,面对象山,背负大江,漫山修竹,终年常青
⑤而今吾人登临此山,望滔滔大江东去,巨轮渔艇往来,则又有一番意境 ⑥而山寺中的明代木结构建筑与石坊,山间的摩崖石刻,更为此山生色不少 A.④③⑥①②⑤ B.④③⑤①⑥② C.⑤①④③⑥② D.⑤①④②③⑥
解析:选B 解答此题,首先要综观语段,总体把握语段描写的主体是焦山,重在突出
第 2 页 共 7 页
焦山的特色。其次要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排序,如从横线前语句的内容可以推测下面当写焦山,故排除了C、D两项。再分析④③后接⑥还是接⑤。③中写到了“古人”,⑤中写到了“而今吾人”,③⑤应放一起。故选B。
3.下列括号中对联用途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种杏成林,怀仁益寿(医院联)
滋兰树蕙,种李栽桃(花店联) B.落处惊风雨,挥来泣鬼神(笔店联)
看书狂欲脱,得志喜频弹(帽店联) C.鹤影随云杳,鹃声带月寒(挽联)
大椿常不老,丛桂最宜秋(寿联) D.一联佳句随流水,百合香车动画桥(婚联)
与阶前兰桂齐芳,应堂上椿萱并茂(宅第联)
解析:选A A项,由“杏”“林”“益寿”可以看出是医院联;“兰”“蕙”是香草,在古代常比喻贤者,“桃”“李”指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因此此联是形容学校的,不能用于花店,花店是出售花卉的,不是种植花卉的。B项,“落处惊风雨”化用了诗句“笔落惊风雨”,因此是笔店联;此联前一句借用了唐代张旭脱帽露顶,以头濡墨而书的典故,后一句中的“弹”可以联想到成语“弹冠相庆”以及《渔父》中的“新沐者必弹冠”,因此是帽店联。C项,“鹤”“杳”常用在挽联中;“椿”即椿树,是长寿的象征,因此是寿联。D项,“百合”“香车”“画桥”常用在结婚场合;“兰桂齐芳”常比喻家中子弟有出息,“椿萱并茂”常比喻父母长寿,再联系“阶前”和“堂上”,可以看出是宅第联。综合分析,选A。
4.下面这段话中,画线词语表达都得体的一组是(3分)( )
先生乃三湘大儒,得知我祖籍湘潭,常①叨陪末座,相谈甚欢。我毕业后,特地前往②拜见周先生,并③惠赠先生命我画的斗方小品。一日午后,先生翩然④莅临寒斋,品茗小坐。我适有对联新裱,遂张挂素壁,谨求⑤雅教。先生凝视良久,未发一言。我正待⑥移席请益,先生颔首微笑,端茶闻香,低首品茗。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第 3 页 共 7 页
解析:选C ①叨陪:谦辞,叨光陪侍。末座:席中最后的座位。“叨陪末座”是受人宴请的客气话。使用不得体。②拜见:敬辞,拜会;会见(从客人方面说)。使用得体。③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使用不得体。④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寒斋: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使用得体。⑤雅教:敬辞,称对方的指教。使用得体。⑥移席请益:离开自己的座位去向别人请教咨询,形容谦逊真挚地向别人请教。使用得体。
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2)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3)朝搴阰之木兰兮, 。(屈原《离骚》) (4)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5)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6)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7)辘辘远听, 。(杜牧《阿房宫赋》) (8) ,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答案:(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辩乎荣辱之境 (3)夕揽洲之宿莽 (4)地崩山摧壮士死 (5)渚清沙白鸟飞回 (6)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7)杳不知其所之也 (8)此情可待成追忆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6~8题。
竹文化传统与古典文学
竹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文化符号,其审美内涵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萌芽孕育期、形成发展期、繁盛期和成熟延续期。
早在远古时代,竹就已经作为一种生产和生活用具参与到人们的日常活动中,为人们所熟知,且被熟练掌握与运用。《弹歌》中唱道:“断竹续竹,飞土逐。”根据现存的古书籍判断,《弹歌》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咏竹的作品。两汉时期,真正咏竹的诗句出现了,咏竹诗的胚胎开始形成,如《汉乐府·白头吟》中的“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但是,竹在此类诗歌中并不是以艺术符号的形象出现的,而是作为艺术中的符号出现的。因此,两汉时期是竹文学文化符号的萌芽孕育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被称为竹文学文化符号的形成发展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咏竹文学作品
第 4 页 共 7 页
当属南北朝时期诗人谢朓的《秋竹曲》和《咏竹》。《秋竹曲》中说“欲求枣下吹,别有江南枝。但能凌白雪,贞心荫曲池”,表面上歌颂竹在严寒大雪中挺立不屈、忠贞不渝的品行,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忠直刚正、不屈不挠的情操。《咏竹》中的“但恨从风箨,根株长别离”,用笋箨与竹茎的分离来表达人间的别离之情。从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中,竹作为诗歌的中心意象融贯全文,但是对竹的描写叙述略显呆板和生硬,议论多于抒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咏竹文学中,竹仍然没有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竹文学文化符号。
唐宋时期,中国文学史上的咏竹诗空前繁荣,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鼎盛状态。考证《古今图书集成》所编录的诗歌,咏竹者达九十五人之多。在唐代的咏竹文学中,竹与作者的情感融会贯通,表达审美情怀。如杜甫的《苦竹》,借竹的清高坚定来颂扬地位卑微的高洁之士,抒发对怀才寒士的赞颂之情。在宋代的咏竹文学中,竹的形象特征和意蕴刻画都惟妙惟肖,但在意蕴交融和情感表达上却不如唐代。宋代的咏竹诗,以理趣为特征。如苏轼的《霜筠亭》曰:“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要看凛禀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此诗借竹傲骨凌霜的秉性来说明人应具有刚正不阿、不畏艰难的品质。唐宋时期的咏竹文学体裁丰富,除了诗歌,还有表、记、赋等咏竹名作。因而,唐宋时期是竹文学文化符号的繁盛期。
从元代至近现代,咏竹文学进入了一个“瓜熟蒂落”的延续期。这一时期的咏竹文学创作相对于唐宋时期已大大衰弱。它虽然不像唐宋时期那样“枝繁叶茂”,但也有名作出现,如元代虞集的《高竹临水上》、明代王世贞的《竹里馆记》、清代郑燮的《竹石》等。
(有删改)
6.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汉乐府·白头吟》中的“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是两汉时期真正咏竹的诗句,它标志着咏竹诗的胚胎开始形成。
B.谢朓的《咏竹》是魏晋南北朝时咏竹文学的代表作品,其中的“但恨从风箨,根株长别离”,用笋箨与竹茎的分离来表达人间的别离之情。
C.北宋苏轼《霜筠亭》“解箨新篁不自持……须待秋风粉落时”充满理趣,表现了作者刚正不阿、不畏艰难的高尚品质。
D.清代郑燮的《竹石》,在形象特征、意蕴刻画、审美情怀等方面,虽然不如唐宋时期的诗作,但依然称得上是好诗。
第 5 页 共 7 页
解析:选B A项,原文中只是拿《汉乐府·白头吟》举例说明两汉时期真正咏竹的作品出现了,并不能说它“标志着咏竹诗的胚胎开始形成”。C项,“表现了作者刚正不阿、不畏艰难的高尚品质”错误,《霜筠亭》以理趣为特征,说明人应具有刚正不阿、不畏艰难的品质,而非表现作者的品质。D项,原文中说的“咏竹文学创作相对于唐宋时期已大大衰弱”指的是元代至近现代这一时期咏竹文学的整体状况,并没有具体到某一篇作品。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早在远古时代,竹就为人们所熟知,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竹作为一种生产和生活用具被人们熟练运用。
B.唐宋时期,中国文学史上的咏竹诗达到鼎盛状态,《古今图书集成》中咏竹者达九十五人可以证明这一点。
C.唐代的咏竹文学,多借竹的清高坚定来颂扬虽地位卑微但品格高洁的怀才寒士,竹与作者的情感融会贯通。
D.唐宋时期,除了有诗歌对竹吟咏外,还出现了一些表、记、赋等咏竹名作,可见竹文学在当时已进入了繁盛期。
解析:选C “唐代的咏竹文学,多借……寒士”说法不当,文中只说杜甫的《苦竹》是这样。
8.中国竹文学文化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请分别概括其特点。(6分)
答: 解析:首先,要明确竹文学文化符号的四个发展阶段,文中首段已指出;其次,在各个阶段相对应的段落中筛选出关键信息;最后,进行整合概括,分点作答。
参考答案:萌芽孕育期,竹作为艺术中的符号出现;形成发展期,竹作为诗歌的中心意象,融贯全文,但对竹的描写叙述略显呆板、生硬;繁盛期,咏竹诗空前繁荣(唐时竹与作者情感融会贯通,宋时竹的形象特征和意蕴刻画惟妙惟肖),咏竹文学体裁丰富;成熟延续期,不如唐宋“枝繁叶茂”,但也有名作出现。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9~11题。
与书本不同,互联网已被普遍视为个人记忆的替代物,而非补充品。这种情况源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