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领域核心价值的大班科探区活动创设
【背景分析】
2019学年第一学期,我们大班组借助徐汇区院校合作“学习”项目园,结合园本大班组教研,开展了“基于幼儿学习特点的个别化学习科探区活动创设”的实践研究,我们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从教育价值观上转变教师们从以往“为幼儿设计”逐渐变为“为支持幼儿学习和发展创设”。通过区学习研修组和大教研的引领和学习,上学期我园教师们通过研修项目达成的共识与获得的经验有:
1、对个别化学习活动科探区价值的再认识
2、对幼儿学习特点与在科探区中常见行为表现进行梳理归纳 3、对科探区活动创设如何体现“有趣”和“有益”的思考 ? “有趣”——如何创设能引发幼儿“快乐地玩” ? “有益”——如何创设能支持幼儿“有意义地学” 总结与反思上学期的研修工作,我们对“有趣”的理解还停留浅表层,即通过新异美观的场景、材料刺激幼儿感官激发兴奋感,这样引发的有趣是短暂的,需要继续思考如何激发幼儿学习的内在兴趣,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随着实践的深入,当前影响个别化学习区角活动“有益”“有效”开展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们对科学领域的学科知识和素养比较缺乏,既没有全面了解领域核心概念,也不清楚科学领域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关键经验,无法高质量的实施融合各领域学习的综合主题课程,真正“有效”的推动幼儿学习与发展。
存在问题与现状:
目前,我园教师在大班科探区活动创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1、多随意拼凑,少均衡有序
现象:
“科探区有哪些内容可以玩?”是教师们在创设科探区时遇到的首要难题,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翻阅区角活动类参考书籍、网络搜索关键词、迁移外出学习内容的方式决定近阶段科探区玩什么。
成因:
现有主题课程的综合与整合,能促使幼儿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但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极高。教师自身缺少学前科学教育方面的学科知识,对大班科学教育涵盖哪些方面的基本内容不了解,科探领域内容选择较难兼顾全面均衡,不利于幼儿科学关键经验地积累和有序发展。
2、多任务式操作,少自主探究 现象:
“科探区究竟要让幼儿获得什么?”在科探区中,教师知道要让幼儿在做中学,在动手操作中探索体验。教师们会投放一些科学小实验或制作类的半成品材料,对其中的难点部分提供相应的分解图,让大班幼儿探索;教师们会设置问题与任务,并提供精心设计的记录表,让幼儿有目的的进行操作实验与记录。
成因:
教师们对《指南》科学领域的价值取向没有深入理解,对适宜大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关键经验也不太了解,创设的科探区活动偏离了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价值。
3、多重视结果,少关注过程 现象:
“今天你成功了吗?”根据观察统计,这句话是教师们在科探区
指导时常用指导语,同时这个观点也反应在教师们思考科探区的活动目标、玩法、材料时,会比较多的思考提供怎样的材料能帮助幼儿成功达成活动预设目标,使幼儿获得科学知识。
成因:
依然是教师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没有理解与内化,探究的结果如何?是否成功?并不是教育的唯一目标,教师在创设科探区活动时同样不能以让幼儿成功作为首要创设依据。
从上述我园教师们亟需要破解的问题与困惑出发,本学期我园区院校合作项目的研修专题将聚焦大班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科探区,试通过项目驱动,团队共研的方式,实践探索如何基于科学领域核心价值,创设支持幼儿快乐玩、有意义学的大班科探区活动。
【研修专题】
基于科学领域核心价值的大班科探区活动创设 【研修目标】
1、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为指引,深入解读科学领域的核心价值,学习研修并梳理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大班幼儿学习与发展关键经验,激发教师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提高我园教师科学领域专业素养。
2、在教研修实践中探寻基于科学领域核心价值,创设大班科探区活动的方法与策略,并积累相关经验,推动教师提升思辨力与课程实施能力,同时收集相关案例以丰富优化我园课程资源库,提升大班幼儿学习活动的内涵与品质。
【研修内容】
1、学习并理解科学领域教育内涵
2、研讨大班科学探究关键经验,梳理形成大班科学教育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