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辅助角公式的教学
一、教材中隐藏的辅助角公式模型 1. 辅助角公式在教材中的出现
《高中数学必修4人教A版》教材P132练习第6题以化简的形式出现,使得形如(是明确给出的实数)的4个式子都能化简成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形式,继而教材在P144习题3.2 B组第6题,提出:是否能用表示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本质就是问:形如能否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形式?下面引用教材中的P132练习第6题(2)式,稍作探讨。[1] 例1
化简:(1);(2)
分析:在刚学习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之后,观察(1)式的结构,注意到两个数值比较特殊,容易想到将,,从而拼凑成之和的正弦公式;再者,只需(2)式提个2倍出来便得(1)式,所以可做如下解答. 解: (2)
可见, (1)、(2)式都可以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形式. 那么,一般地,形如是否都可以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形式呢?
二、形如可化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的理论证明
思考辅助角公式在教材的位置,观察非常符合的结构,那么自然而然想到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推理如下: 证明:构造,则有: , ()
即 (为之间的夹角) (I)
由(I)式可得一定可以化成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形式.考虑到三角变换。 则 (II)
说明:构造是考虑到可以利用单位圆的性质,先定再定。 三、确定的值(数形结合)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如示意图1所示,点在单位圆上;则总有一个角且,它的终边经过点.依据必修4中P13右上角的小知识,可设,由三角函数的定义知:[2] 可令 所以
.(其中) (III) 此时对比(II)式可设 .
说明:(III)式与教材必修四P125―P125利用向量法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过程非常符合。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注意到点与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因此一定有一个角且的终边经过点,依据必修4中P13右上角的小
知识,同样可设,由三角函数的定义知: 令 所以
.(其中) (IV) 此时对比(II)式可设 . 四、辅助角的范围
前面论述当中,首先设定了,主要是基于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性质,这为我们的研究带来了便利.在中,通过示意图2可知点的位置决定了角所在的象限,的具体位置由和共同决定,并可由计算出值.
类似地,中,通过示意图1可知点的位置决定了角所在的象限,的具体位置由和共同决定,并可由计算出值.注意:通常. 五、一点实用技巧
实际使用中由于教材对正弦函数着墨较多,学生更喜欢或更习惯选择使用这种形式.但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忽视的象限由确定,而直接套用计算出值,另外考虑到学生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记忆要求.可先对常数的正负进行处理,即将的系数调整成正值后再化简,因为确保的范围限制在区间上,而在该区间上是单调递增的,所以值可以唯一确定,方便运算和的取值。 结语
引入辅助角公式的主要目的是化简三角函数式.在实际中结果是化为正弦还是化为余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也需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