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于中国历代教育思想家对学习定义的整理以及学习观的比较
前言:在中国古时候,一开始学与习是分开的。“学”是指人的认识活动,主要是各种直接和间接经验的获得;“习”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理解所学内容和巩固知识、技能,有温习、实习、练习之意。学习是学、思、习、行的总称。
一、历代教育思想家对学习的定义:
1.孔子(公前551--前479):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
①在《论语》首篇《学而第一》中就有六处提到学,《学而第一》的十六章可以分成四 个部分,下面是第一部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将“学而时习之”中的“习”理解为实践、实际行动应更合适:将所学的付诸实际行动,才能感到快乐。 ②第二部分共四章,针对“学而时习之”中的“习”进行了讨论:什么是“习”以及怎么“习”。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两章所提及的都是要实实在在去做的事情,不是说一说就可以的。综合以上四章,可见整个第二部分都是在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说明了要注重实际行动的道理。 ③在讨论了“学而时习之”中的“习”之后,第三部分接着就讨论“学而时习之”中的“学”。 在孔子看来,究竟要学习些什么呢?下面的两章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要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从以上两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学而时习之”中的学就是这里的“学文”,学习以《诗》、《书》、《礼》、《易》等六经为代表的古代文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习(狭义的学习);二是读书是次要的事情,首要的事情是要懂得为人处世,为人处世做好了之后有余力再去读书。
④综上所述:孔子所提倡的学习观一共三点: 既要学习,又要将所学的应用于实际行动; 要注重实际行动; 要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2.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①孟子认为学习要循序渐进,学习只能逐渐积累,而不可随便逾越.否则,没有坚实的基础而幻想一步登天,终将会为自己知识的缺陷而后悔的. ②孟子指出学习还要善于思考。他告诫人们:“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他甚至强调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当然不是否定书本知识的作用,而是强调读了书不勤思考和运用是没有效果的.
③孟子主张学习要持之以恒。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晒一天,冻十天。比喻学习时而勤奋,时而懈怠,没有恒心,是学不好的。这就是成语“一曝(曝,同暴)十寒”的来历。
3.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又名荀卿、孙卿,战国时赵国(今山西安泽)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大师。《荀子》一书三十二篇,其中论述学习除了《劝学》,还有《儒效》、《修身》等篇,荀子的学习思想,虽流传两千余年,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者的光芒。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学习,是不可以终止的,只有不间断地去学,踏实积累,持久努力,才能钻研进去,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也才能够成材。
②“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
“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岂不至尊、至富、至严至情举积此哉!”
这两句话是说,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由卑贱到高贵、由愚笨到聪明,由贫穷到富裕,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
③“学,恶乎始,恶乎终?” “其数,则始乎诵《书》,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学莫便乎近其人”
也就是说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圣人就必须诵《书》读《礼》。因此,这里需“博学”的当是《书》《礼》等圣人之书了。荀子还主张“学莫便乎近其人”,由此可见,这种学的凭借就是“近乎其人”,而“近乎其人”唯一的办法就是接近良师,学习其著作即儒家《诗》、《礼》经典。荀子在这里所强调的是人的修养和道德,他勉励人们以贤人君子为榜样,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由此看来,荀子是在通过《劝学》篇,勉励人们努力读《书》诵《礼》,向圣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 ④ 综上所诉,荀子的主要学习观点有: “学不可以已”---树立正确的终生学习观;
“其唯学”——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始乎诵《书》,终乎读《礼》”---重视经典教育和德育教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创新学习方法。
4.朱熹(1130-1200):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重视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其教育主张的一大特点,朱熹去世后,他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成为“朱子读书法”六条,见于《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具体阐述了朱熹的学习观和教育理念。
①“事有大小,理无大小,故教人有秩而不可躐等” “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后传以远者大者”
“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小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 以上三句话共同阐述一个学习观就是:学习要循序渐进。 从三方面来说: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学习的过程应当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次序,由浅入深,由小及大; 循序渐进也包括知识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
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在读书上,就是读通了一本书后再去读另一本书,体现在读一本书上,就是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来读。
②“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自吾之 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也就是说在读书的遍数上要严格要求自己,一点不能偷工减料。书要读到不仅要能背熟,对书中的内容了如指掌,而且在说出书中的内容时,就像自己发自内心所说的话那样。这就是熟读精思的观点。
③“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 朱熹认为,读圣贤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存天理,灭人欲”,并落实到自身。如果学习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或者只是用于教导别人,那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
切己体察,就是要切实地联系自己,来体察圣贤书中的道理,变成激励自己改进提高的动力。
④“立志不定,如何读书?”
“敬字功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
朱熹认为,学习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学者的志向及良好的心态,所以,“居敬持志”作为读书法的最后一条,也是起根本保证的一条。在这里,“敬”是端正态度,就是说,诚心诚意、兢兢业业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读书也不例外。居敬也就是要从内心中严格尊崇礼法,专一有恒,一刻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特别是要排除杂念,不受外界诱惑,所以“敬”又通“静”。心静自然诚,诚心诚意、兢兢业业地去学习,去做事,个人修养也就能顺利提高了。“持志”是要有坚定志向。
⑤综上所诉,朱熹所秉承的学习观有四点比较重要: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5.颜元(1635年~1704年):清初儒家、思想家、教育家,颜李学派创始人。原字易直,更字浑然,号习斋读书。
①他认为学习的内容?宁粗而实,勿妄而虚,他主张应学习恳荒、均田、兴水利、打仗等富国强兵的实际知识。
②他以学医为例来说明一般学习的道理。他说:《黄帝素问》、((金匮玉函》这些医书是帮助人明了医理的,而医病还要依靠诊脉、制药、针灸、摩砭等临床实践。
③颜元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习动”、“实学”、“习行”、“致用”几方面并重,亦即德育、智育、体育三者并重,主张培养文武兼备、经世致用的人才。
④综上所述,颜元的学习观为:强调习行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惟有如此,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否则,不和自己的躬行实践相结合的知识是无用的;
主张读书、讲说必须与“习行”相结合,而且要在“习行”上下更多的功夫,化更大的精力。
6.陶行知(1881-1946):我国近代很有影响的人民教育家,也是著名的民主战士。
其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是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构成。\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核心,它是陶行知的教育方针,又是教育内容。 ①“不耻下问的态度实是一切进步之母。”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学然后知不足,一个人感到不足,他便要向高处追,向深处追,是不会有止境。” 陶行知在学习上主张虚心下问,努力好学。他在《乡村工学团试验初步计划说明书》中写道:“一切人都是我的先生,我的学友,我的学生。七十二行都有资格做先生??先生既多,学问自广。”
②“人的精力有限,“要想把一切问题同时解决,结果必定是一个问题也不能解决,倒 不如按着自己能力,看准一件具体的事,会精聚神的来干他一干。” 在《创造年献诗》里,陶先生生动地将“贪多求全者”形容为“笼统哥哥”“鼯鼠学五技”,指出博学与专一的辩证关系——“博学首要在好一”,鼓励在“择一而壹”的前提下不断学得专也学得博。专一有恒,择一而壹。
③“要风雨无阻,行往不停天天磨,月月磨”,有计划、有方法、视阻力为当然,失败为难免,具百折不回的精神。” 陶先生指出:“做学问是一种长期的战斗工作,所以必须有韧性战斗的精神,才能够战胜许许多多困难,化除种种障碍,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走入新的境界”,即要百折不回,韧性战斗。
④综上所述,陶行知所倡导的学习观:
虚心下问,努力好学; 专一有恒,择一而壹; 百折不回,韧性战斗。
7.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一生除旧布新,锐意改革,其五育并举、教授治校、教育独立等思想均流传深远,影响了不止一代人。“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主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周恩来语)这是对蔡先生的光辉一生的高度概括。
非常重视健全人格教育,提出\五育\并举主张。1912年初在出任教育总长时提出,教育方针为\在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同年2月,他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 中,提出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五项主张。他认为,这种世界观教育是知、情、意、德、智、体诸者的统一体。从现象世界进入实体世界,不能依靠 经验或理论,只能依靠浑然直觉的美感,美感是两个世界的桥梁。他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各级学校、各种社会活动都要进行美育。蔡元培提出的教育思想体系,是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
8.现代各学者:
①乔炳臣,白应东:学习就是在学习实践中获得知识,从而达到知行统一,指导后来的再学习。
②谢德民:所谓学习,就是求知获能。所谓学习活动,就是人们进行的一种以求知获能为其主要目的、特征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是人们求知获能的基本手段。 ③韩世忠:人类的学习是学习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主体意识、行为产生效应的过程。 ④叶瑞祥:学习活动应包括学习的主体、客体和学习活动的结果三个基本要素,即学习就是个体与环境接触而获得经验的活动。
⑤钟祖荣:学习是个人和社会以语言为媒介,通过获得一切必要的新经验,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对付预期的变化,使个人与社会迈向更完美的生存目标的活动。
⑥潘自由《学习论》:学习,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是客观世界在主体中内化并使主体发展的过程。
⑦《大学学习学》,王文博主编:人类的学习是学习的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使客体在主体中内化并使主体意识、行为发生效应的过程。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⑧《学习学概论》,王泽普主编:学习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做人的活动中获得经验,并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知行统一”的活动。
二、关于学习观的比较:
1.孔子的学习观: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学习的定义。学习,包含学与习两个环节,学是指人的认识活动,而习则是指人的实践活动,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知与行的关系,把二者统一起来才构成完整的学习概念。实际上,学习是学、思、习、行的总称,而且中国古代更强调“习”,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尚不发达,人们的学习活动主要表现为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取直接经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将知行关系的立足点放在行而不是放在知的务实精神。
2.荀子的学习观:偏重于终生学习与创新学习,他提倡终身学习,同样他也倡导知行合一,不过由于他支持性恶论,他觉得人学习是为了修正自身的恶。他认为没有付诸于实践的知识必然走向空泛。具体来说就是“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而小人之学则仅仅“入乎耳、出乎口。”君子学习贯穿身心,重在应用,而小人学习只是从耳到口,不求甚解,只图炫耀。从耳到口不过四寸的距离,怎么能够修其自身。所以荀子在《儒效》中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他要求,一个学者只有立志进取,勇于实践,发挥自己学说的社会实用价值,其学说才有意义。“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心动不如行动,只想不做是不会成功的。
3.朱熹的学习观:在古人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他在学习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果说孔子和荀子在学习上是高屋建瓴的宏观表述,那朱熹则微观的告诉莘莘学子们要怎么去做。他主张“读书有三到:问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他认为: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要举一而反三,问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4.陶行知的学习观:最大的突破在于,把老师的身份学生化,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也要不耻下问。中国历代老师的威信是很高的,老师说的一定是正确的,学生不能有所异议。在学习上他倡导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三、结论:
中国历代教育思想家的学习观大同小异,与他们生活的历史背景联系紧密,但是都体现了学习之重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