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楞严经表解 白圣大师编著 慧律法师校订 下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阿那律陀——此言“无贪”。无目而见。 。无耳能闻。 证明跋难陀龙—此言“善欢喜” (洹河)—此言“天堂来河”。非鼻闻香。 知不殑伽河 循根骄梵钵提——此言“牛呞”(即牛舌)。异舌知味。。无身觉触。 文 舜若多——此言“虚空”摩诃迦叶—此言“大龟氏”(大饮光)。无意乃知。 由明暗等 由明暗二种妄尘,互相形显。 见 二种相形 精 于妙圆中 于妙明湛圆性中,一念不觉,由无明晦昧,真妄和黏湛发见 合,因此黏起湛然之体,发明见精—即八识见分。 见精映色——即见精对映色尘。 根胜结色成根——揽取色尘,结外色而成四大之胜义根。 结义根元目为此根主浮尘根之本元,名为清净四大所成。 之根 清净四大 此根微细,唯天眼可见。 由 因名眼体——因依胜义根,而成此浮尘根,名为肉眼之体。 。 浮如蒲萄朵——形如葡萄朵相似(即眼珠子) 尘浮根四尘——此浮尘根乃四尘(色香味触)所成。流——如怒涛之赴壑。 根 流逸奔色—对于色尘 逸——如纵火之烧山。奔——如骏马之驰坡。 随拔一根——随汝于六根中,选拔一根,作下手工夫(努力用去,如猫捕鼠,心心无间)。 脱黏脱黏——即离尘——脱离所黏妄尘——解尘结破色阴。 入内伏 内伏—即照性—回光返照自性(闻所闻尽)—解根结破受阴。 一伏归元真—渐次增进,伏归本元一真之心——解觉空二结,破想行二阴。 解发本明耀—发现本有妙明光耀之性,即净极光通六 达,寂灭现前境界——解灭结破识阴。 耀性发明—本有明耀之性,一经发明,体露真常,妙用皆现。 诸除五黏诸余五种,黏尘之根,亦应随此拔脱之根,应拔圆脱 圆满齐脱矣。(即一根返源,六根解脱也) 黏湛发见——即明暗等十二妄尘,黏起湛然之体,发为见闻等六精之用。 黏妄发光—即湛然精明之体,黏取明暗等尘,妄发见闻等耳(此是根结之由)。 不由前尘 情发本所起知见 界明耀 明不循根示回脱寄根发明 妙 根尘 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明外不由明暗等十二 此脱按未脱尘时为妄知妄见 尘,所起知见等六精 尘也 已脱尘时为真知真见。 从此明照之用,内不循浮尘二根。 此内脱根尘也。 无论寄托何根,均能显发明照之即六根合作一根,一根开作六根用,一一互用自在也。

1

汤——喻内莹发光,即智慧心光。 如冰——喻浮尘世界,变化相。 汤诸水——喻上知觉(本源心体)。 销幻水随寒风 本元真心,随无明风动时,无碍成冰则成冰栋 碍,则成浮尘世界诸变化相。 喻 用汤销冰今已修证,心光融销,碍成无碍,还归水体 所有诸变化相,应念化成无碍知觉根尘既销 (上举闭眼的文) 凡夫根尘未销之人,见性器 界 云何觉明 尚不藉缘,况进修之人,根尘既已销融,能觉妙 不成圆妙 云何本觉妙明体上,不成圆通妙用哉? 菩 提——离烦恼所成的究竟智德。 涅 槃——离生死所证的究竟断德。 真真者无妄——一真一切真,无法不遣故 乃天然之性德也。 七如 如者不异——一如一切如,无法不立故 常佛 性—即本觉真心,生佛皆具,迷时没于五蕴身中,诸佛悟证,法法皆是也。 住。善能别诸法相。 果 庵摩罗识—此云“无垢识”亦云“白净识”空如来藏—诸佛所证一真本体,究竟清净唯一真心,更无他物。 转八识所成大圆镜智,普照万法,而无分别,此与无垢,大圆同由八识转成,唯识所谓“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镜智 尘刹中”。(庵摩罗识是无著,大圆镜智是无分别)。 湛—第二显见不动。 根性精—第六显见不杂。 四义 圆—第七显见无碍。常—第三显见不灭。 颠倒颠倒—即六识 以识由根现故根为虚妄颠倒所因前云 所因 所因—即六根 烦恼根本,颠倒之处,即此也。 又颠倒为诸妄所因即迷真认妄之惑也。 真倒现前——即疑根性为断灭乃真颠倒,惜乎阿难不知也。

2

若弃生灭—若弃生灭识心与生灭妄尘而不用(即脱黏工夫—此当解尘结的境界)。 守于真常—守于真实常住根性(即反照自性内伏元真工夫—此当解根、觉、空三结境界)。 常光现前—常住真心本有光明,开发显现(即发本明耀—此当解灭结境界)。 由常光现前,遍融诸法,唯一真心,故十八界诸法,应时销落。 根尘识心 即前文所谓“耀性发明,诸余五黏,应拔圆脱……应念化成,守应时销落 无上知觉”。 常成识情(有情)所想相虚妄之尘觉 为垢 境,乃法眼(智)中尘 (即上根尘识) 想相(无情)能分别取境之情为尘 根,乃法眼中垢 二俱远离——由常光现前,则二俱远离矣。 重释前义, 则汝法眼 尘垢既已远离,则汝法眼(中道智眼)当下清明。 即结示前文。 应时清净 即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位当圆教初住。 云何不成 从此,带果行因,中中流入妙觉果海,无上知觉 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弃生灭 解尘结——破见惑。 守真常 又常光现前 解根结——破思惑。 根尘识销 一解 离 想相之尘——解觉结 破尘沙惑。 识情之垢——解空结 法眼清明——解灭结——破无明惑。 闻佛开示,暂时悟解, ㈠约闻修 至修习处,依旧糊涂。 隔分别惑除,犹如安日, 日㈡约除惑 俱生仍在,则如发日。 虐 以得果时,暂似解脱, ㈢约证果 入生死时,依然被缚。 金手摩顶六种震动—表授此无上顶法,六结将解。 放光微尘如来从顶放光—表诸佛皆授称体起用之无上顶法。 现瑞 彼光来灌如来顶者—表佛佛道同,一门超出也。 涅安乐——是乐德 槃解脱——是我德 四寂静——是净德 德 妙常——是常德 交㈠喻根尘相依,无自立性。 芦㈡喻根尘同源,一体不分。 喻 ㈢喻根尘虚妄,空有俱非。

3

知即本具真知真见,乃性本二觉,妙重知见立知 见 明明妙之真体也。 释即无明本 立妄知妄见,即妄立所明于觉体之上,缚知 即变为能明之无明也。 脱 无知见无见 如能了知,本具真知真见,无容再立知见。本觉常住之涅槃也。 二 斯即涅槃 斯即清净本心,知见—乃众生本具之真性也。 ⑴凡夫迷六根之性又 立乃立空有为有而长沦分段 皆不达空有俱非之知 二知见也 ⑵二乘晦六根之性旨,故即无明本也。 为空而未出变易 ㈠自在 宗—有为法是空。 ㈡炽盛 此含㈠有为三因—从缘生故。 薄伽梵㈢端严 六种支比量 —(佛) ㈣名称 义故 偈同—如空华。 喻 颂异—如真如。 ㈤吉祥 不翻 净 睛—喻妙心。 文 宗—无为法不实。 ㈥尊贵 ㈡无为三劳发 劳—喻无明。 因—无起灭故。 支比量 目劳目睛—喻妄见。 同—如幻化。 喻 狂华—喻十界(生死涅槃等空华)六结。 喻 异—如虚空。 湛精明—喻如来藏。 阿陀那识——此云“执持”。 此云“重颂” 祇夜 阿毘达摩——此云“无比法”。 又云“应颂”——应长行而颂也。 涅槃僧———此云“里衣”。 此云“讽颂” 伽陀 僧伽黎———此云“大衣”。 又云“孤起颂” 言妄显诸真 是有为法,真是无为法。以对妄所显之真,乃真外真妄同二妄 有妄,此真亦是妄矣。故曰:真妄同二妄。 犹非真非真非字又贯真(无为)与非真(有为妄法),以真性绝待,云何见所见 犹非真与非真,云何是(有)能见之根与所见之尘耶? 中间无实性 根尘同源相倚,中间无有真实独立之性,故若交芦,虽重是故若交芦 有二相,实无二体。 颂结解同所因 颂结解惟在六根,六根结即是凡夫,六根解即是圣人,“结解同所因(依)圣凡无二路”。 文 圣凡无二路 故曰:汝观交中性 重释根尘同源,以观交芦之性,空有俱非,即知根尘之空有二俱非 性,亦非实有也。 重释缚脱无二,迷即迷之为有,晦即晦之为空,此句乃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迷晦即无明 若立空有二种知见,即是缚,是凡夫,是生死,若发明发明便解脱 非有非空之理,此句乃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若不立空有二种知见,即是发明,即是解,是圣人,是涅槃。是知迷晦发,惟是六根,更非他物。

4

孤起颂文 解结因次第此句开后,绾中以示伦次科。 六解一亦亡 根选择圆通 此句开后,冥授以选本根科。 入流成正觉 陀那微第八阿赖耶识,乃二根本中之真本,其体微细难知,二乘细识 不能究其源,等觉未能窥其际也。 习气成习气即无明种子,展转薰习,妄上加妄,渐起诸结,而成暴流 生死暴流矣。 以此识是真妄和合,其体全真,参有无明之妄,若说是真,真非真恐迷 恐其迷妄为真,而起增上慢心,若说是妄,恐其迷真为妄,我常不开演 反致向外驰求,故于权小常不开演也。 此二句颂结缚之源,上自心是能见相,下自心是所见相,自心取自心 以众生不悟见相二分惟是一心,妄以能见取于所见,遂本非幻成幻法 来无幻法中,妄成一切幻法——如现前身心世界,人相法相,纷然杂陈,此中取字乃是结缚之源。 不取无非幻 若能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须要返妄归真时,只要自非幻尚不生 心不取自心,即可矣。如能做到不取工夫,当下即是本元幻法云何立 真性。非幻之法尚且不生,所有幻法从何而立耶? 是名妙莲花是华果同时,显此圆通法门,是因赅果海,果彻因源。 莲花 金刚王金刚是表般若智照,无惑不断,无真不显。王者解脱自在宝觉 义。即以金刚智断除无明,证得宝觉真心也。 三摩提此云“等持”,即定慧平等任持义,亦即入流照性,从根解结法门。以此法门,从性起修,修即无修故曰如幻,如幻三摩提 依此而修,弹指即可超出无学果位(小乘以四果为无学,弹指超无学 大乘以佛果为无学,此句大小皆通),前云得循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即此义也。 此阿毘达摩 此从根解结法门,是最胜无比之法,十方诸佛如来,亦是十方婆伽梵 依此圆通一路,证入涅槃之门也。 一路涅槃门 宝叠华——如来藏一真本体。 缉织成巾——如来藏随缘而成阿赖耶识。 次第绾结——由赖耶识体,变起见相,以至根尘等六结。 毕竟同中 六根未结之先,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本无同异,原本一六,生毕竟异 既结之后,见相俄兴,根尘分立,故有同异,遂成一六。 一六同一——见相根尘望赖耶而言,则为同为异。赖耶对见相根尘而论,则

为一为六。

5

楞严经表解 白圣大师编著 慧律法师校订 下 - 图文

阿那律陀——此言“无贪”。无目而见。。无耳能闻。证明跋难陀龙—此言“善欢喜”(洹河)—此言“天堂来河”。非鼻闻香。知不殑伽河循根骄梵钵提——此言“牛呞”(即牛舌)。异舌知味。。无身觉触。文舜若多——此言“虚空”摩诃迦叶—此言“大龟氏”(大饮光)。无意乃知。由明暗等由明暗二种妄尘,互相形显。见二种相形精于妙圆中于妙明湛圆性中,一念不觉,由无明晦昧,真妄和黏湛发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lfxo5dl1u20sz53257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