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1.“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光荣革命’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其“收效”主要体现在( )
A.恢复了召开议会的传统 B.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D.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2.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由多数党领袖组阁 ②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③首相是内阁政府首脑 ④掌握司法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浩特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则材料说明( )
A.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B.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作用 C.在英国拥有实权的是上下两院 D.英国没有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
4.以下哪一情景最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 A.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 B.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 C.国王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 D.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
5.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从此代议制政府掌握了国家的实权
6.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7.下图是英国《权利法案》的部分条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等。 A.国王“统而不治” B.议会权力的扩大 C.内阁对议会负责 D.责任内阁制形成
8.英国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0%民众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 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C.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 D.英王大权在握地位重要
9.英国著名宪法学家戴雪说:“议会根据英国宪法有制定或者废除任何法律的权力;更进一步说……英国法律不承认任何人或机构有推翻或废止议会立法的权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议会的权力不断增强 B.体现了英国议会主权原则 C.英国议会的权力不受制约 D.责任内阁制在英国形成
10.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年,1803~1806年)。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最能说明( )
A.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C.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
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11.质询制度起源于英国,由请愿权发展而来,是指在国会开会时,国会议员针对内阁的施政方针、施政报告或其他重要事项,向内阁总理或者内阁组成人员提出质问或疑问。该制度说明首相( )
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首相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首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
12.到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根源是( )
A.工业革命的发展 B.国王权力受限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13.18世纪初,英国国王乔治一世因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1714年以后,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这表明,英国国王( )
A.逐步放弃行政权 B.征税权受限制 C.被迫交出财政权 D.立法权被剥夺 二、非选择题(18分)
14.英国最早确立了宪政,以议会改革为标志的民主进程却历经了两个多世纪,最终实现了其宪政的高度民主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留给我国宪政的最重要的不足,就是代表权的不平等。……一个国家的立法机关中的代表权是宪政自由的根基,也是合法政府的根基,没有它,政府等同于暴君。……因此,凡是热爱祖国,感激“光荣革命”的人,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精诚团结,努力使之得到改革。
——[英]理查德·普赖斯《关于爱国的演说》
(1789年11月)
材料二 (根据1832年议会改革法)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取消市镇人口在2 000人以下的111席,减少市镇人口2 000~4 000人的30个选区的议席各1席……这些议席(重新)分配情况为:……另将65席授予新兴的工业城市,有22个大城市各得2席,21个中等城市各得1席。……1833年,新议会法实行后的第一次议会选举结果表明:总人口超过1 044万的英国各郡选区选出了189名议员,而人口只有581.6万的城镇选区却选出了364名议员。……在1833年新议会中,贵族子弟仍有217人,全部或部分代表地主利益的议员共有444人。
——张怀印《十九世纪英国宪政改革研究》
材料三 《1867年人民代表制度法案》规定:有一定资产的成年男子(21岁)获得选举权。 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
1918年议会通过《国民参政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国民参政(男女选举平等)法》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1948年《人民代表法》取消了1918、1928年两法中关于有产者投票权的限定。 1969年《人民代表法》规定十八岁以上男女公民都有选举权。
——据钱乘旦《英国通史》整理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光荣革命”的不满及其要求。(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下院议席调整的主要依据,并分析1833年英国下院议员来源变化的主要原因。它有没有完全解决普赖斯的不满?为什么?(8分)
_高一人民版必修1历史一课一练:7.1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