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过程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异质性研究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要加强民办高校内涵建设,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高校。因此,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民办大学,已经是我国民办高校的紧迫任务。
随着我国民办大学的发展逐渐进入战略转型期,能否培养出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增值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衡量民办大学办学水平的关键因素。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单一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激烈市场竞争中企业的需求,因此民办大学如何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现阶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题是改革和发展,产学研结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研的重要途径,因此,校企合作是民办大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有效途径,校企合作模式作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根本出路,在民办大学提升办学水平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本课题认为,在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建设过程中,校企合作是提升其办学水平的重要环节之一,有必要对民办大学的校企合作发展模式进行针对性的系统研究。这是因为,目前我国各类高校都在使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但由于各类高校所处地域不同,其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能力和合作的企业资源等因素不尽相同,相应建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太相同,民办大学与高职高专、公办大学在服务社会的功能上存在差异,如何办出民办大学自己的特色,独特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无疑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选题将研究范围界定在我国民办大学独特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课题组成员所处的民办院校为例,摸索出立足于本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所处院校的办学水平,并希望在此基础上将有效的民办大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推广,为建立高水平的民办大学提出一些建议。
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在国外也已经经历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典型模式。比如美国的“半工半读模式”,美国的《国防教育法》中有条文指出,美国设置有应用型专业的学校,可依据开设专业需求与相应公司企业合作教学并签订合同,明确权力和义务。这种校企合作,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还有德国的“二元立法制”,通过国家立法形式使校企合作制度化,政府制定一系列法律来监控校企合作。澳大利亚的校企合作模式也被称为“继续与技术教育学院”,在该合作模式中政府发挥指导作用,学校与行业、企业均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在设置课程时重视实用性与专业性,将课堂教学与教学工作妥善结合在一起。还有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该模式也被称为“三明治”学制,也是世界上较早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之一,主要特点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严格的分配,在不同时间进行不同课程的学习,非常细致的将学习过程与社会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将人才的培养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学毕业后,学生需要到公司实习一年;第二阶段,学生回到学校进行两到三年的课程学习;第三阶段,学生在公司进行一年的社会实践。上述各种模式都是国外比较成功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但由于国情不同,并不能直接拿来在我国进行使用,对我国民办大学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借鉴作用也非常有限。
我国教育中的校企合作虽然发展多年,但在实践上却存在观念落后,意识不够、制度法规有待加强,企业缺乏积极性,师资队伍不强,尚未建立完备的职业资格制度等现实问题。尤其我国一些民办大学,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还在沿袭传统高校讲授的教学模式,这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急需民办大学进行教学模式的调整,“校企合作”模式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就在于,响应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意见,针对民办
大学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探索民办大学走向高水平办学的校企合作发展模式,引导民办大学找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于:(1)找出民办大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异质性;(2)探索针对我国民办大学有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民办大学办学水平;(3)研究结果具有地区推广性。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纵观国内外校企合作教育的发展历程,校企合作教育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本课题主要理论依据有多元智能理论的人才培养观,实用主义教育论的实践主导观,终身教育思想的生涯发展观,构建主义理论的技能学习观和威斯康星理论的社会服务观。主要理论简要论述如下:多元智能理论的人才培养观认为人的智力结构包括9个方面,即语言、逻辑、空间、肢体、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和生存智能,而人不能在这9个方面全面发展,往往只有其中一两个方面发展优秀,因此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智能组合是不一样的,智能组合不一样也就意味着必须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实用主义教育论的实践主导观认为教育就是让学生掌握一种生存的工具,一种达到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工具,这是一种为了生活的典型实用主义。终身教育思想的生涯发展观认为要关注个体的生涯发展,打破学习和工作之间的界限,让学习成为个体终身连续的事情。构建主义理论的技能学习观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来主动构建知识,人的认知结构式一个知识系统,是个人经验与客观世界互动并建构的结果。威斯康星理论的社会服务观认为大学教育要融入社会经济发展,走出象牙塔,树立服务社会的观念。 正是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本课题认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民办大学提升办学水平、服务当地经济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针对民办大学,探索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围绕这一目标,本课题将研究以下三个内容:(1)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过程中校企合作与龙头学科建设互动问题;(2)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过程中校企合作塑造办学特色的路径分析;(3)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过程中校企合作提升人才素质的促进机制。而且本课题的研究均立足于课题申请者所在的民办大学,研究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1)较新的研究视角,对民办大学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异质性研究,找出适合提升民办大学办学水平的校企合作模式(2)较新的研究内容。本课题突出在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的过程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发挥的异质性作用,从龙头学科的建设互动,到对办学特色的塑造作用,以及人才素质的提升三个方面进行其异质性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框架。首先提出我国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的迫切要求,其次分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我国民办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民办大学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区域经济、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获得的企业资源等因素的不同具有异质性,提出对民办大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异质性进行研究,进而促进我国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建设。在对问题分析对基础上,本课题主要从(1)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过程中校企合作与龙头学科建设互动问题;(2)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过程中校企合作塑造办学特色的路径分析;(3)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过程中校企合作提升人才素质的促进机制这三个方面来研究民办大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异质性。 本课题主要运用案例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方法,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即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理论研究指导实践操作,并用实践经验对理论研究进行修正。本课题还将使用调研方法,收集我国5所首次获得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民办大学的校企合作模式,并对其模式进行分析学习。
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础,本课题研究团队对于专业建设中的校企
合作模式有一定研究,且研究团队中各位老师都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并在所处的民办大学教学改革中走在前列,主持学校龙头专业的教学改革任务,更能发现关键问题。因此,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将对知名的民办大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研和总结,查阅相关资料,依据课题申请者所处的民办大学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过程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异质性,并分析该异质性的特点和来源,而课题的研究目的就在于该异质性在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分别从该异质性对龙头学科的建设,对办学特色的塑造和对提升人才素质的促进三个方面来分别进行研究,最终形成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