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讲述可以初步了解汽车底盘的知识,对于他的组成及在汽车上的地位与作用有一个了解,并知道汽车底盘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发展趋势。
2、教学重点:汽车底盘的四大系统及作用。 3、教学难点:底盘的发展史及发展趋势。 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手段:面授 PPT 电影 6、教学过程及步骤:(2课时) 一、汽车底盘在汽车中的地位及作用: 1. 底盘是汽车的基础——骨骼
2. 作用:传递动力、支承和安装其他各部件总成。 二、组成:
1. 四大系统:传动系 行驶系 转向系 制动系 2. 各系统的作用:
三、底盘质量优劣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四、汽车底盘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趋势。
五、总结本节内容,对这个学期《底盘》课程的学习提出希望。 六、布置预习作业。
第1章 汽车传动系
第一节 概述
1、教学目的:了解汽车行驶系的基本原理。
0 / 29
2、教学难点:牵引力、行驶阻力、附着力三者的关系;驱动形式及传动系布置形式。
3、教学重点:汽车传动系的作用、组成及分类。 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手段: PPT 电影 图片 6、教学过程及步骤:(2课时) 一、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1.汽车牵引力的产生 2.汽车行驶的阻力 3.汽车行驶的基本条件
二、传动系的作用
将发动机经飞轮输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车轮,并改变扭矩的大小,以适应行驶条件的需要,保证汽车正常行驶。此外,还具有改变车速、倒向行驶、切断动力、差速等功用。 三、传动系的形式 1.按结构和传动介质分
机械式 液力机械式静液式 电力式 2.按传动比变化分 有级传动系 无级传动系 3.按传动比的变换方式分 强制操纵式 自动操纵式
1 / 29
半自动操纵式
四、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1.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FR) 2.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RR) 3.发动机前置、前桥驱动的传动系(FF) 4. 发动机中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MR) 5.全轮的传动系(nWD) 五、总结本节课内容。
7、布置课后作业:课本P6 思考与练习 (一) 1、4 (三) 3
第二节 离合器
1、教学目的:了解离合器的功用、性能要求和类型。 2、教学难点: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3、教学重点:离合器的构造、主要零件的检修、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手段: PPT 实物展示 6、教学过程及步骤:(4课时)
第一、二课时
一、 离合器的概述: 1.离合器的功用
①保证汽车平稳起步②保证传动系换挡时工作平顺③防止传动系过载 2.离合器的性能要求
2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