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尪痹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1.发病特点:多与气候变化有关,或感冒后诱发。
3.关节、肌肉、筋骨等部位疼痛(酸痛、胀痛)或肿胀,局部畏寒或发热。 3.理化检查:抗“O”增高,血沉增快。
4.性别与年龄特点:好发于青壮年,女多于男,约25~31。 (2)西医诊断标准:
1.急性风湿关节炎
(1)全身表现:身体困重,发热(38~C以上),出汗,心悸。
(2)关节表现:四肢或大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均限在大关节或游走发作。肿胀的关节在急性炎症过后可消失。
(3)心脏病变:约一半以上患者可伴有心肌炎、心内膜炎和心包炎,心电图可发现有改变(期前收缩、房颤、传导阻滞、P—R问期延长、心律不齐等)。
(4)皮肤发斑:青年患者常伴有环形红斑、结节性红斑和皮下小结,以四肢内侧、躯干为常见。
2.慢性风湿关节炎
(1)晨僵持续至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 (2)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 (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 (5)有皮下结节;
(6)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 (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 2.证候诊断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常见证候:
1.风寒湿阻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自汗恶风,或痛有定处,得温痛减,遇寒痛增,或酸楚沉重,麻木不仁,苔白,脉弦紧或濡、或浮。
2.热邪阻痹证:关节红肿热痛,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
3.痰瘀互结证:关节漫肿,僵硬变形,活动不便,痛有定处,或痛如针刺,口燥,舌质紫暗,苔腻,脉涩或弦或滑。
4.肝肾亏虚证:病程较长,关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腰膝酸痛,头晕耳鸣,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5.阴虚内热证: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口干欲饮,小便短黄,大
学习资料#
1
便干结,皮肤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6.肾阳虚证:关节肿大,僵硬冷痛,恶寒,四肢厥冷,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7.阴阳两虚证:关节肿大,僵硬疼痛,畏冷肢凉,眩晕耳鸣,体瘦神疲,五心烦热,腰脊酸软,舌淡少津,脉弱而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基础治疗
1.急性发作期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注意保护受累关节。 2.低嘌呤饮食,禁酒限烟。
3.馀足够的水,每日2000ml以上。 (2)、医辨证论治:
1.风寒湿阻证:祛风化湿、散寒宣痹。尪痹汤加减。 2.热邪阻痹证:疏风清热祛湿。白虎加桂枝汤加味。 3.痰瘀互结证:祛痰化瘀。小活络丹加减。
4.肝肾亏虚证:滋补肝肾、祛风宣痹。虎潜丸加减。 5.阴虚内热证:滋阴清热。知柏地黄汤加减。 6.肾阳虚证:温补肾阳。金匮肾气丸加减。 7.阴阳两虚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减。 (3)、滴注中药注射液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如丹参酮、血栓通、舒血宁、灯盏细辛等。 (4)、外治法:
1、中药薰洗:根据病情症候予以祛风活血,消肿止痛,舒筋伤骨,通利关节等重要汤剂。熏洗
2、中药敷贴:根据病情予以消炎止痛膏药制计,用于关节红肿热痛者。急性期冷敷于患处。
3、TDP照射:可促进炎症吸收,及协助药物透皮吸收,照射20分钟,一天1-2次。用于迁延期及间歇期。
4、中频脉冲电治疗:可改善疼痛肢体的活动,促进炎症吸收,增加萎缩肌肉弹性,每次20分钟,一天1-2次。用于迁延期或间歇期。
5、针灸治疗:急性期宜针不宜灸,迁延期及间歇期可针灸并用。
取穴:主穴:第1组: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第2组:曲池。配穴:第1组:内踝侧取太溪、太白、大墩。外踝侧取昆仑、丘虚、足临泣。第2组:合谷。
6、其他治疗:如超短波、蜡疗、穴位注射、封闭、浮针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尪痹和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
2.患者已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维持原剂量,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可进入本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学习资料#
2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
(3)ESR、CRP、RF、IgA、IgG、IgM,C3、C4、CH50 (4)AKA、APF、CCP (5)抗核抗体谱 (6)心电图
(7)双手、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组织非特异性抗核抗体谱、抗中性 粒细胞抗体、抗心磷脂抗体、HLA-B27、电解质、肌酶谱、血脂、血尿酸、乙肝五项、 抗结核抗体、尿沉渣分析、大便潜血、主要受累关节X线片、心脏彩超、腹部超声、骨 密度、CT、MRI、关节超声以及其他合并系统损害的相关检查等。 (八)出院标准
1.病情好转,主要症状有所改善。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3.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二级预防方案。 (九)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 加,严重者可退出本路径。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 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学习资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