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
数字法记忆遥感技术(RS)知识点
“3”个组成部分: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信息传输处理系统。 “1”个工作原理:地表物体的电磁波谱特征。
“4”步工作过程:获取信息、记录传输、处理分析、用户应用。 “2”个应用: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测。
遥感技术及应用
一、遥感 1.概念
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
2.类型
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遥感可以分为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 3.工作过程
目标电磁影像胶片 地面 处理
――→传感器――→――→用户应用 数据磁带物体波接收站分析4.遥感影像
(1)组成:像元,是遥感影像上的最小单元。
(2)空间分辨率(分辨率):一个像元所代表的地面实际尺寸,分辨率数值越小,分辨率就越高。
(3)类型:黑白、彩色(真彩色、假彩色)。
1
二、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作用 1.应用领域
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调查、农作物的估产、全球气候变化的观测、灾害监测、重大工程的建设等。
2.在资源普查中的优势
可以全面系统地提供资源状况,而且还能对信息进行及时更新。 三、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1.遥感在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1)原理:被污染水体具有独特的区别于清洁水体的光谱特征。 (2)内容:研究和预测同一流域水体污染历史和污染趋势。 (3)意义:为水资源保护规划提供准确信息。 2.遥感在沙尘暴监测中的应用
(1)遥感卫星的特点:监测范围广、时效快、精度高、连续性强。 (2)监测内容:沙尘暴的起源、移动和扩散过程。
问题探究
自2018年3月7日以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持续遭受强降雪,导致贾洛镇部分行政村及远牧点发生雪灾灾害,造成部分牦牛、马、羊死亡。截至3月9日9时统计,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近700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近300万元,党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指导民众救灾,在指导救灾中,遥感技术尽展其长。
思考探究: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有哪些优势? 提示:监测范围广、时效快、精度高、连续性强等。 知识升华
一、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生物资源、水资源等是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重要应用领域。 应用 领域 矿产 资源 具体内容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 备注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生物 资源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 二、遥感与环境和灾害监测
2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将不仅为人们提供信息资源,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交往方式,而且在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有助于灾害的预防、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应用 领域 环境 监测 灾害 监测 方法技巧
遥感图像判断的基本方法
看颜色 看形态 看与周边地物的关系 根据颜色可以判断该地物是属于水文要素还是人工要素 根据地物形态——面状或线状,大致可以确定是水文要素中的湖泊或河流,还是人工要素中的城市、村庄或道路 一般与河流相连的是湖泊,与道路相连的是村庄或城镇 通过多次或逐月逐年对同一地区遥感图像叠加可以反映出看叠加 地物时间变化特点、如城市的扩张,海岸线侵蚀变化、湖泊的消长等 不同地物对同一波段的电磁波的反射率是不同的;相同地物看光谱 在不同的波段反射率也不同。光谱反射率差别越大,越容易区分 典题印证 [典例] 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思维流程]
具体内容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沙尘暴等 备注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有利于防灾减灾
[答案] A
3
[对点训练]
对点练 遥感技术及应用
2017年9月29日12时2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发射升空,遥感三十号卫星采用多星组网模式,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据此完成1~3题。
1.遥感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
A.传感器 B.地面接收站 C.太阳能电池 D.计算机系统
2.“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工作原理的主要环节是( ) A.目标物——传感器——成果——遥感地面系统 B.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 C.收集——传输——电磁波 D.电磁波——收集——传输 3.遥感卫星主要的应用领域有( )
①科学试验 ②定位导航 ③国土资源普查 ④交通流量管理 ⑤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解析:1.A 2.D 3.B 第1题,根据教材知识,很容易得出答案。第2题,B项是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而该题只问“遥感卫星”的主要工作环节,故选D项。第3题,定位导航和交通流量管理分别是GPS和GIS的功能。
近几年,新疆建设兵团在中科院的帮助下成功地利用无人遥控直升机对所属农场的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了防治,大大提高了其准确度和工作效率。据此回答4~5题。
4.工程技术人员指挥无人遥控直升机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RS ②GPS ③GI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新疆采用了卫星遥感技术,是因为( ) ①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会有一定变化
4
②卫星遥感分辨率高,可拍摄到清晰的照片 ③卫星遥感探测的范围广,连续性强
④卫星遥感智能化高,在治虫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4.A 5.C 第4题,遥控直升机的位置使用GPS,进行遥控作业需使用遥感技术。第5题,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会有一定变化;卫星遥感探测的范围广,连续性强。
6.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这种运载工具采用的是________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物体的分辨率是较________(填“高”或“低”)的。
(2)在A图中,航空摄影采用________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目的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B图中,传感器接收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它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___,在这个遥感过程中,传感器之所以能够对地面物体进行分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的运载工具是飞机,按照分类应属航空摄影遥感。遥感主要是对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进行记录,原理是不同地物所产生的电磁波不同。
答案:(1)飞机 航空摄影 高
(2)重叠摄影(拍摄) 使地面摄像范围内事物无遗漏,再用拼接方式制成完整的区域图片
(3)地面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 地面接收太阳辐射或大气散射的光能产生地面辐射 不同物体、不同环境,地物反射或产生的电磁波是不同的,传感器对其可以识别
5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教案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