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2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练案[22] 必修二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2讲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选择题

1.(2019·湖北宜昌调研)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墓葬出土了10余吨五铢钱、115公斤马蹄金等金器,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这反映出西汉 ( C )

A.宗法制遭到破坏 C.官营手工业发达

B.王国经济实力雄厚 D.货币体制重大变革

[解析] 根据“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联系所学知识,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它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非常精美,判断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发达,故C项正确;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从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宗法制遭到破坏,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了墓葬出土的珍贵文物信息,无法体现王国经济实力雄厚,排除B项;秦朝统一全国货币为圆形方孔钱,五铢钱仍然属于圆形方孔钱,无法体现货币体制重大变革,排除D项。

2.(2019·湖北黄冈质检)唐代,向中央入贡丝织品的巴蜀州郡有20多个,入贡的丝织品中仅“绫”这一类,就有宜州的“细绫”,遂州的“樗蒲绫”,彭州和汉州的“交梭绫”,梓州和嘉州的“水波绫”“鸟头绫”,阆州的“重莲绫”。这说明巴蜀地区( A )

A.丝织品形成地域特色 C.纺织品劳动分工细密

B.丝织品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D.丝织品地域发展水平不均衡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不同州郡进贡的“绫”品种不同,具有地域特色,故A项正确。入贡的丝织品是给中央政府用的,并不是民众的主要衣料,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看不出丝织业中的分工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各地进贡的绫的质量差异,故D项错误。

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3.(2018·太原模拟)造纸业在唐代达到新水平,宣州产的宣纸,洁白柔软,为书画家所钟爱;浙东产的藤纸,坚固耐用,颇受欢迎;益州产的麻纸,品种多样,美观精致,多用于皇帝诏敕和官府文书。这反映了( B )

A.南方文化水平的提升 C.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

B.手工业的地区特色明显 D.社会需求决定生产样式

[解析] 材料中“宣州产的宣纸”“浙东产的藤纸”“益州产的麻纸”类型不同,作用也不同,说明当时造纸业地区特色比较明显,故B项正确;材料说明是造纸业发展,不是文化水平的提高,故A项错误;材料中属于私营手工业,不是官营手工业,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地区特色,故D项错误。

4.(2018·天水一中)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南朝开始推行的“轮番上役”的制度被北朝所采用,大致每个工匠每年服役2个月,在此基础上,南北朝又差不多推行了雇佣工匠的制度。这表明( B )

A.官营手工业地位被民营所取代 C.国家分裂阻碍手工业发展进步

B.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D.民族融合加强推动了政策调整

[解析] 从“轮番上役”的形式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国家对工匠采取的不是完全服役,而是有一定的雇佣成分,这表明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结论;C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D选项分析错误,民族融合不是政策调整的最主要的原因。

5.(2018·苏北四市一模)《旧五代史·食货志》有诏令言明:“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B )

A.铜镜只能在东京铸造和销售 C.商品交易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B.官营产品可以流向民间市场 D.铜镜收入成为政府主要财源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紧扣材料分析解答即可。根据“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可知允许官营的产品被人贩卖到民间市场,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排除A项;C、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6.(2018·烟台模拟)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勝(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 B ) 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 C.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

B.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解析] 据材料信息“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分析可知,题干体现了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B项正确;民间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是在明朝,排除A项;C、D两项明显与材料不符,排除。

7.(2018·广东深圳调研)《明宣宗实录》卷21记载,宣德元年(1426年)命工部“凡工匠户有二丁、三丁者留一丁,四丁、五丁者留二丁,六丁以上者留三丁”,在官营手工业作坊,从事技术工作。在匠籍制废除以前,服役于官府的工匠逃亡,或“治罪”、或“令有司械赴京师”,强迫从事生产。明朝政府的这些措施目的是( A )

A.确保官营手工业劳动人手 C.保障对手工业者的专制统治

B.落实“重农抑商”政策 D.确保官营手工业技术优势

[解析] 材料中“服役于官府的工匠逃亡”将受到惩罚,“强迫从事生产”确保官营手工业劳动人手,故A项正确;材料中政府采取措施重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与“抑商”不符,材料也没有体现出“重农”,故B项错误;材料中“在匠籍制废除以前”,说明匠籍制度已经开始废除,这与对手工业者的专制统治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服役于官府的工匠逃亡”,确保官营手工业劳动人手而非技术优势,故D项错误。

8.(2018·贵州黔东南州联考)一首描述嘉陵江水磨作坊的宋诗写道:“激水为皑嘉陵民,构高穴深良苦辛,十里之间凡共此,麦入面出虚无人。彼氓居险所产薄,世世食此江之滨。朝廷遣使兴水利,嗟尔平轮与侧轮。”宋词这一描述表明此时( D )

A.生产中人力的作用渐弱 C.纺织业分布于江河附近

B.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D.手工业已使用自动化技术

[解析] 水磨作坊靠的是水力,不是人力,故A项错误;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紧密与诗的内容水磨作坊的自动化技术不符,故B项错误;宋诗描写的水磨作坊是磨面的,不是纺织业,故C项错误;宋诗是对水磨作坊自动化技术的描写“麦入面出虚无人”,故D项正确。

9.(2018·安徽十校联盟联考)黄道婆之前,闽广棉花已引入乌泥泾种植。然自黄道婆“做造擀、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这个先前贫困之乡很快走上了家给人足的发展之路。乌泥泾前后变化主要得益于( C )

A.优良棉种的引入种植 C.先进棉纺技术的推广

B.政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D.乌泥泾人的勤劳创造

3

2020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2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练案[22]必修二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2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选择题1.(2019·湖北宜昌调研)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墓葬出土了10余吨五铢钱、115公斤马蹄金等金器,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这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kzhv19p7v0wk4t3v4f03ibqw7s1q700tj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