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概述小学教育心理学笔记(最全).doc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5、认知结构的特点;6、学习策略的水平 二、促进教学:

1、精选教材(双基教育);2、合力编排教学内容;3、合力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

一、含义和分类

定义: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①陈述性知识 1、用语言直接陈述的知识 获得 保持 提取

2、 程序性知识(技能) 具体过程和步骤 陈述 程序化 自动化 二、知识的表征

1、陈述性知识的表征①命题和命题网络②表象

2、程序性知识的表征①产生式②产生式系统③大块的知识 三、类型

1、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①符号学习 单个符号的意义 包括事实性知识的学习

②概念学习 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 ③命题学习 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2、与原认知结构关系①下位学习 派生类学习 ②上位学习 相关类属学习

③并列结合学习

四、过程 获得、保持、提取

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

一、知识直观

1、分类 ①直观②模象③言语

2、性质 模象直观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3、如何提高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①强度律②差异律③活动律④组合律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二、知识的概括

1、如何概括:正例:包含着概念的本质特征的例证 反例:包含着还年的非本质特征的例证 2 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三、概念的学习

1、定义:人脑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 包括:内涵、外延

2、科学概念的掌握:①以感性经验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②合理运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③充分利用变式;④正确运用语言表达⑤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之中

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

一、保持与分类

1、记忆系统:①瞬时记忆 1秒以内 容量大 图像记忆为主 选择性注意 ②短时记忆 1分钟以内 5~9个组块 听觉编码 复述

③长实记忆 永久存在 意义编码(表象、语义) 分类储存 2、遗忘:① 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艾宾浩斯)

② 影响遗忘效果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过度学习

(3)识记的方法(4)时间因素(5)情绪和动机

③ 遗忘的学说(1)痕迹衰退说(桑代克);(2)干扰说(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3)同化说(奥苏贝尔)(4)动机说或压抑说(弗洛伊德)(5)信息提取失败说 3、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重视复习方法,防治知识遗忘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合力安排复习时间

④复习方式多样化⑤尝试回忆和反复识记相结合

最新课件 二、知识提取

1、再认:直接间接 有意无意 2、回忆

第四节 记忆概述

一、概念 记忆是对一定对象的保持和再现

二、品质 1、记忆的准确性2、记忆的准备性3、记忆的快捷性4、记忆的持久性(快准久准) 三、分类 1、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 形象、逻辑、情绪、动作 2、信息加工与储存的内容 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 3、长时记忆 情景记忆,语义记忆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第一节 技能的一般概述

一、概念 1、练习 2、合乎法则 3、活动方式

二、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1、技能是知识的基础;2、知识又反过来影响技能的获得 三、分类 1、操作技能;2、心智技能

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一、定义 学习而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二、特点 1、客观性2、外显性3、展开性

三、形成阶段(冯忠良)1、操作定向①品质②结构③控制④效能 2、操作模仿3、操作整合4、操作熟练 四、培训要求1、示范和讲解

2、学生练习 练习曲线①开始进步快 ②中间有高原期 ③后期进步慢 ④总趋势进步,暂时退步 3、有效地反馈4、稳定清晰的动觉

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

一、概述

1、含义:学习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2、特点: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二、形成阶段

冯忠良形成阶段①原型定向②原型操作③原型内化 三、培训要求

1、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3、适应培养阶段要求,正确使用言语

第八章 学习策略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一、定义: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二、特点:①操作与监控②外显与内隐③主动与迁移

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

一、认知策略(对外的)

1、复述策略(机械记忆) ①利用随意识记或有意识记;②及时复习、分散复习、过度学习;

③多钟感官参与,排除相互干扰;④整体识记和不分识记结合,复习形式多样化; ⑤划线;⑥朗读、默读、抄写、默写

2、精细加工策略(理解) ①记忆术 位置记忆法、缩减编歌诀、谐音联想法、首字连词法、形象联想法 ②做笔记 ③提问

④生成性学习 数学应用题画图帮助理解 ⑤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3、组织策略(结构)①归类策略 ②纲要策略 主题纲要法:提纲 符号纲要法;流程图、关系图、层次网络图 二、元认知策略(对内的)

1、定义:对认知的认识,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最新课件 2、包括 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

3、元认知策略 ①计划策略 ②监控策略 ③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1、时间管理①统筹安排时间②高效利用最佳时间③合理利用零碎时间 2、环境管理 3、努力管理 4、学业求助策略

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

一、训练原则(煮花生特见效)

1、主体性:学生2、内化性:逐步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3、生成性: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 4、特定性:因材施教5、有效监控:对自己使用学习策略效果监控6、个人效能感:培养自信 二、训练学习策略的教学 1、元认知 2、教学反馈 3、教学时间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一节 问题解决概述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的含义

1、问题①定义:给定信息的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克服

②三要素:初始状态、目标状态、障碍 ③ 分类:有结构的问题、无结构的问题

2、问题解决①定义: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认知操作

②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1、发现问题:首要环节 2、理解问题:形成问题的表征3、提出假设:关键步骤4、检验假设:直接和间接经验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

1、算法策略:指对一个问题的所有解决途径都一一加以尝试

2、启发式策略:①手段-目的分析法 将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为若干子状态 更加迂回曲折 ②爬山发 ③逆推法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情境

2、定势与功能固着①定势:重复先前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②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3、 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4、 已有知识经验 5、情绪与动机

五、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学习知识、积累策略、通过练习、形成习惯

第二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

一、定义以及与创造性思维的区别:

1、个体产生的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 2、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合,但核心是发散思维 二、特征

1、思维独特性 2、多种思维的结合,因发散思维为核心 3、发散思维的特征(创造性的特征):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 4、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 5灵感状态 三、过程

1、准备期2、酝酿期3、豁朗期4、验证期 四、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环境:民主氛围

2、智力:和创造性的关系 ①其基本关系表现为: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②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③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④两者并非线性关系

最新课件 3、 个性:①幽默感、抱负水平、容忍模糊与错误

②幻想,强烈的好奇心,独立性 五、创造性的培养(必须要背)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③ 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4、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① 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

④头脑风暴训练 特点 畅所欲言、鼓励标新立异、重视数量、提出改进意见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态度和品德概述

一、态度的实质及结构

1、定义: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一种内部准备状态 2、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核心)、行为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及结构

1、定义: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品德和道德有差别(品德个人的、道德是社会的)

2、成分(三因素说) (1)、道德认识 既是核心成分又是基础 (2)、道德情感 三个部分 ①直觉的②想象的③伦理的 (3)、道德意志 (4)、道德行为 是衡量道德高低的标准 关键性 三、态度和品德的关系

1、联系①内部心理状态②都由知情行三部分组成 2、区别①范围不同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第二节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1、皮亚杰:方式:对偶故事法

(1)阶段(两阶段)①他律(10岁以前)以行为结果判断,没有自身道德体系 ②自律(10岁以后)以行为原则判断,有自身道德体系 (四阶段)①自我中心阶段②权威阶段③可逆性阶段④公正阶段 2、柯尔伯格:研究方式:道德两难故事法 三水平、六阶段:(1)前习俗水平(9岁以前)①惩罚与服从定向、②相对功力取向 (2)习俗水平(9~20岁)③寻求认可取向、④遵守法规取向

(3)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的部分人)⑤社会契约取向、⑥普遍伦理取向 二、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形象性、过渡性、协调性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一、过程:

1、依从:分为①从众,个体在群体压力下采取和群体中绝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 ②服从,在权威命令下,放弃自己的意见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特点: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情境性

2、认同:①实质:对榜样的模仿 ②特点: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 3、内化:高度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条件

1、外部条件: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①认知失调(费斯廷格)先决条件 ②态度定势 ③道德认知水平

最新课件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一、培养方式

1、有效地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与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二、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1、含义:①过错行为;②不良品德行为:一贯性、严重性、有意性、倾向性 2、矫正的基本方法 知情意行,人际关系,因材施教

①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②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③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识;④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毅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⑤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意义和标准

1、健康的含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道德健康

2、心理健康的定义和特点:①定义:良好的、持续的一种心理状态与过程 ②特点:无心理疾病、积极地发展状态、最佳状态 3、人的心理健康三个级别①一般常态 ②轻度失调 ③严重病态 4、标准:①准确的知觉②良好的人格③自知,自尊,自我接纳

④自我调控能力⑤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生活和工作高效率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

1、多动综合症:①定义: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 ②特征: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 2、学习困难:学习困难不是由于智商低下引起的

3、儿童焦虑症和考试焦虑: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4、儿童厌学症:又称学习抑郁症:①定义: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②表现:情绪消极、悲伤;消极的认知倾向;动机缺失;躯体疲劳、失眠等 5、儿童恐怖症:①是对特定的无实际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的惧怕; ②学生中较常见的是社交恐惧

6、儿童强迫行为:①强迫性计数②强迫性洗手③强迫性自我检查④刻板的仪式性动作 可分为强迫性行为和强迫性思维 三、心理健康和学校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①意义: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日常教学的补充

②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③途径:社会、家庭、学校

2、学校心理健康 ①途径:心理健康课,学科教学,团队活动,个别辅导,小组辅导 ②内容:学习,人格方面 生活,生涯方面

第二节 心理评估

一、含义:根据心理学的方法搜集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评鉴,确定其性质分类诊断的过程 二、参考框架:1、疾病模式;2、健康模式

三、方法:1、标准化方法(心理测验)①人格测验②能力测验

2、非标准化方法:①评估性性会谈,是最常用的方法,专用技术有倾听、鼓励、询问、反映、澄清、面质 ②观察法 ③自述法

第三节 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

1、定义①在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②运用心理学专门知识③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心理素质 2、目标①学会调适②寻求发展

3、原则①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相结合②尊重与理解学生,学生主动性③个别化对待,整体性发展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最新课件

概述小学教育心理学笔记(最全).doc

5、认知结构的特点;6、学习策略的水平二、促进教学:1、精选教材(双基教育);2、合力编排教学内容;3、合力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第六章知识的学习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一、含义和分类定义: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①陈述性知识1、用语言直接陈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kzel00wup4ncj33s2bw8iiwn4795r0189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