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4 监 测 项 目

4.1 一 般 规 定

4.1.1 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4.1.2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包括:

1 支护结构; 2 地下水状况;

3 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 4 周边建筑;

5 周边管线及设施; 6 周边重要的道路; 7 其他应监测的对象。

4.1.3 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应与基坑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相匹配。应抓住关键部位,做到重点观测、项目配套,形成有效的、完整的监测系统。

4.2 仪 器 监 测

4.2.1 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应根据表4.2.1进行选择。

表4.2.1 建筑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表

基坑类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监测项目 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 应测 应测 应测 围护墙(边坡)顶部竖向位移 应测 应测 应测 深层水平位移 应测 应测 宜测 立柱竖向位移 应测 宜测 宜测 围护墙内力 宜测 可测 可测 支撑内力 应测 宜测 可测 立柱内力 可测 可测 可测 锚杆内力 应测 宜测 可测 土钉内力 宜测 可测 可测 坑底隆起(回弹) 宜测 可测 可测 围护墙侧向土压力 宜测 可测 可测 孔隙水压力 宜测 可测 可测 地下水位 应测 应测 应测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 宜测 可测 可测

6

周边地表竖向位移 竖向位移 周边建筑 倾斜 水平位移 周边建筑、地表裂缝 周边管线变形 应测 应测 应测 应测 应测 应测 应测 应测 宜测 宜测 应测 应测 宜测 应测 可测 可测 应测 应测 注:基坑类别的划分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执行。

4.2.2 当基坑周边有地铁、隧道或其它对位移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及设施时,监测项目应与有关管理部门或单位协商确定。

4.3 巡 视 检 查

4.3.1 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每天均应进行巡视检查。 4.3.2 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宜包括以下内容:

1 支护结构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2)冠梁、围檩、支撑有无裂缝出现; 3)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 4)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

5)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 6)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 2 施工工况

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3)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 4)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3 周边环境

1)周边管道有无破损、泄漏情况; 2)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

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4)邻近基坑及建筑的施工变化情况。 4 监测设施

1)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 2)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3)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5 根据设计要求或当地经验确定的其他巡视检查内容。

4.3.3 巡视检查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

4.3.4 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巡视检查情况应做好记录。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4.3.5 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建设方及其他相关单位。

7

5 监 测 点 布 置

5.1 一 般 规 定

5.1.1 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监测点应布置在内力及变形关键特征点上,并应满足监控要求。

5.1.2 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应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

5.1.3 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

5.2 基 坑 及 支 护 结 构

5.2.1 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水平和竖向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3个。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宜为共用点,监测点宜设置在围护墙顶或基坑坡顶上。

5.2.2 围护墙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孔宜布置在基坑周边的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间距宜为20~5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1个。

用测斜仪观测深层水平位移时,当测斜管埋设在围护墙体内,测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围护墙的深度;当测斜管埋设在土体中,测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1.5倍,并应大于围护墙的深度。以测斜管底为固定起算点时,管底应嵌入到稳定的土体中。

5.2.3 围护墙内力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变形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数量和横向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竖直方向监测点应布置在弯矩极值处,竖向间距宜为2~4m。 5.2.4 支撑内力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监测点宜设置在支撑内力较大或在整个支撑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杆件上;

2 每层支撑的内力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各层支撑的监测点位置宜在竖向保持一致; 3 根据选择的测试仪器特点,钢支撑的监测截面宜布置在两支点间1/3部位或支撑的端头;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布置在两支点间1/3部位,并避开节点位置。

4 每个监测点截面内传感器的设置数量及布置应满足不同传感器测试要求。

5.2.5 立柱的竖向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部、多根支撑交汇处、地质条件复杂处的立柱上。监测点不应少于立柱总根数的5%,逆作法施工的基坑不应少于10%,并均不应少于3根。立柱的内力监测点宜布置在受力较大的立柱上,位置宜设在坑底以上各层立柱下部的1/3部位。

5.2.6 锚杆的内力监测点应选择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位置,基坑每边中部、阳角处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区段宜布置监测点。每层锚杆的内力监测点数量应为该层锚杆总数的1~3%,并不应少于3根。各层监测点位置在竖向上宜保持一致。每根杆体上的测试点宜设置在锚头附近和受力有代表性的位置。

5.2.7 土钉的内力监测点应选择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位置,基坑每边中部、阳角处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区段宜布置监测点。监测点数量和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各层监测点位置

8

在竖向上宜保持一致。每根杆体上的测试点应设置在受力有代表性的位置。 5.2.8 坑底隆起(回弹)监测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监测点宜按纵向或横向剖面布置,剖面宜选择在基坑的中央以及其他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剖面数量不应少于2个;

2 同一剖面上监测点横向间距宜为10~30m,数量不应少于3个。 5.2.9 围护墙侧向土压力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土质条件变化较大或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

2 平面布置上基坑每边不宜少于2个监测点。在竖向布置上,监测点间距宜为2~5m,下部宜加密;

3 当按土层分布情况布设时,每层应至少布设1个测点,且布置在各层土的中部。 5.2.10 孔隙水压力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受力、变形较大或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竖向布置宜在水压力变化影响深度范围内按土层分布情况布设,竖向间距宜为2~5m,数量不宜少于3个。

5.2.11 地下水位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基坑内地下水位当采用深井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央和两相邻降水井的中间部位;当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央和周边拐角处,监测点数量视具体情况确定;

2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或两者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宜为20~50m。相邻建筑、重要的管线或管线密集处应布置水位监测点;如有止水帷幕,宜布置在止水帷幕的外侧约2m处。

3 水位观测管的管底埋置深度应在最低设计水位或最低允许地下水位之下3~5m。承压水水位监测管的滤管应埋置在所测的承压含水层中。

4 回灌井点观测井应设置在回灌井点与被保护对象之间。

5.3 基 坑 周 边 环 境

5.3.1 从基坑边缘以外1~3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周边环境应作为监测对象。必要时尚应扩大监测范围。

5.3.2 位于重要保护对象安全保护区范围内的监测点的布置,尚应满足相关部门的技术要求。

5.3.3 建筑的竖向位移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筑四角、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且每侧不少于3个监测点; 2 不同地基或基础的分界处; 3 不同结构的分界处;

4 变形缝、抗震缝或严重开裂处的两侧; 5 新、旧建筑或高、低建筑交接处的两侧;

6 烟囱、水塔和大型储仓罐等高耸构筑物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每一构筑物不应少于4点。

5.3.4 建筑水平位移监测点应布置在建筑的外墙墙角、外墙中间部位的墙上或柱上、裂缝两侧以及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一侧墙体的监测点不宜少于3点。

5.3.5 建筑倾斜监测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监测点宜布置在建筑角点、变形缝两侧的承重柱或墙上;

9

2 监测点应沿主体顶部、底部上下对应布设,上、下监测点应布置在同一竖直线上。 3 当由基础的差异沉降推算建筑倾斜时,监测点的布置同建筑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布置。 5.3.6 建筑裂缝、地表裂缝监测点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裂缝进行布置,当原有裂缝增大或出现新裂缝时,应及时增设监测点。每一条裂缝的测点至少设2组,测点宜设置在裂缝的最宽处及裂缝末端。

5.3.7 管线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根据管线修建年份、类型、材料、尺寸及现状等情况,确定监测点设置;

2 监测点宜布置在管线的节点、转角点和变形曲率较大的部位,监测点平面间距宜为15~25m,并宜延伸至基坑边缘以外1~3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管线。

3 上水、煤气、暖气等压力管线宜设置直接监测点,在无法埋设直接监测点的部位,方可设置间接监测点。

5.3.8 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监测剖面宜设在坑边中部或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并与坑边垂直,监测剖面数量视具体情况确定。每个监测剖面上的监测点数量不宜少于5个。

5.3.9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孔应布置在靠近被保护对象且有代表性的部位,数量视具体情况确定。测点在竖向上宜设置在各层土的界面上,也可等间距设置。测点深度、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0

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1]

4监测项目4.1一般规定4.1.1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4.1.2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包括:1支护结构;2地下水状况;3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4周边建筑;5周边管线及设施;6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ksdx4wz0v9x6b742rz56u75f0b43501d9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