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试论地震科普研究与科普产品创作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试论地震科普研究与科普产品创作

作者:张芝霞 杨帆 罗彬 谢迪菲

来源:《城市与减灾》 2014年第2期

陕西省地震局 张芝霞 杨帆 罗彬 谢迪菲

近年来,地震频发、损失严重,多种震害现象及抗震经验不仅为破解地震科学难题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也对地震科普研究和科普产品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通过总结震害经验、开展地震科普研究,破解地震灾害防御、应急自救与互救等地震科普宣教产品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满足群众需求、适合新传播媒介的科普宣教产品,再通过有效的科普宣传,普及地震科学知识,是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与技能的重要途径。

地震科普研究现状及需求

地震科普研究人才匮乏,研究工作滞后。受地震科学的诸多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及其学科研究领域特殊性的影响,地震科普研究活跃度与积极性严重不足,导致地震科普研究与地震监测预报及地震科学技术研究相比相对滞后。另外,有人认为是在地震科研方面能力不足或者是缺乏从事地震监测预报研究才华的人才去搞科普研究,在科研成果认定、职称评审等管理政策导向上的偏颇,导致从事地震科普研究的人才匮乏。

地震科普研究因不入主流,缺乏经费来源。地震灾害是小概率事件,地震成因与机理研究进展缓慢,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亟须在地震监测台网、地震预警系统等领域有所突

破……面对地震科学存在的诸多课题,地震科普研究显得不入主流,也就自然而然地被边缘化,地震科普研究课题立项难,缺乏研究经费来源。

地震科普研究对象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用通俗而准确的科普语言表达地震科学所有内容和现状确实有相当的难度;其次是我国地域辽阔、地震地质构造复杂,建筑物类型也千差万别,不同区域地震灾害的差异性大、规律性不强,也增加了地震科普研究的难度;再就是地震灾害突发性强、危害大、受影响人群范围广,人们往往有“谈震色变”的恐震心理,地震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第一要务是抢险救援、安置灾民和恢复重建,对与地震科普研究至关重要的地震灾害现象、应急自救与互救、避险与救援经验、房屋建筑抗震安全性能等的调查研究往往被忽视了,在地震灾害区域、灾难现场获取第一手生动素材、开展科普研究的最好时机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遗忘、被搁浅了。比如,汶川地震后,由于发震断裂特殊的破裂过程而引发的震中区周边地区显著差异性震害特征。比如,为什么唐山地震后被救出幸存者多瘫痪而汶川地震后被救出的幸存者多截肢?远离震中数百千米的陕西,因震死亡的125 人中就有48 人因围墙倒塌压埋致死?为什么汶川地震时远离震中区600千米外的陕西多地围墙会在地震中倒塌?是否单体建筑破坏严重?如何判定近震与远震?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到底怎样?什么样的地震应

急避险方式最有效?如何发挥新型地震抢险救援装备作用等等?这些都是亟待科普研究的内容。

科普研究与重大科学研究、工程项目成果脱节。近年来,地震系统实施完成了一大批科学研究、工程项目,有的科学研究和项目成果科技创新含量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这些成果目前还没有通过地震科普研究转化成科普资源,并创作为科普宣传产品,导致当前的防震减灾科普产品中缺乏科技成果中包涵的新理论、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产品内容老化、传播形式单一,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知识的需求。

地震科普作品现状及需求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美国等视地震灾害防御如国防,地震科普作品极其丰富,不仅有大量适合学生、家庭、企业、实验室、博物馆等针对性很强的科普书籍,还有互动式的

地震体验中心、车载地震体验室、好莱坞影城中的震灾模拟场、科技馆、科普影视片(如“日本的沉没”),形成了“全民教化,以体验与互动的形式,形成了吸引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提高防震意识”的格局。

科普产品不能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阅读与信息获取方式变化的需求。我国地震科普作品归结起来存在“几多几少”的问题:长篇的、平铺直叙的、说教类多,内容雷同的小册子多,系统的、系列的、图文并茂的少,动漫的、形象生动有特色的少;展板图片式静态的多,视频的、互动体验的少;普适性的多,针对性的少。有人认为科普产品就是把地震科学的相关名词“翻译”成通俗的语言。尽管地震科研工作与地震科普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方法与成果形式完全不同。实践表明,开展扎实的科普研究工作,是创作地震科普精品的根本基础所在,没有科普研究成果的支撑,科普精品创作将无从谈起。

另外不同的作品对同一地震学问题或者概念还存在不同的或者差异较大的论述与解释,例如对于“浅源地震”震源深度,有的说是60 千米,有的是70 千米;对“震级增加一级,能量增加多少倍?”;“教室里安全还是楼道、楼梯上安全?”;“地震来临时,到底应该是逃还是躲?”;“地震安全三角区究竟是哪些地方?”;“什么样的房子最安全抗震?”;“如何选择安全抗震房屋?”;“地震预报与地震预警的区别是什么?地震预警的减灾效益如何评

价?”;“地震发生时,是不是总是纵波(P 波)先到,感觉上下振动,然后横波(S 波)到,感觉左右或前后水平方向振动?”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与描述往往是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有误导之嫌。

地震应急避险科普知识存在局限性。汶川8.0 级特大地震后,以前特别是唐山大震中总结的“就地避震”原则受到质疑,因为在极震区,地震烈度远远超过了房屋的抗震设防烈度,房屋倒塌在所难免的情形之下,这一避震逃生经验已经完全不适合了。有报道称一名在三楼的女学生在清楚地判断教室要向有水泥的操场一侧倒塌后,果断地向另一侧松软的农田跳下去,不仅自己安全脱险了,还救出了老师和几位同学,显然,在极震区、在房屋建筑还不能达到一定抗震安全性能的条件下,“就地避震”的原则就不那么有效了。所以总结不同震害经验,开展地震应急避险专题科普研究就显得更加迫切。

随着现代信息传播媒介与方式的快速发展,既为运用视频动画方式展示并解释地震科学现象提供了技术支撑条件,也对地震科普研究和科普作品创作提出了新课题,要求地震科普研究成果和科普产品既具有科学性、也要适应新传播媒介的传播特性。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城乡建筑物特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高层、多层、立体及建筑物密集化程度等特征正在形成,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这也对地震科普研究、地震科普作品及地震科普宣传活动形式产生了多层次、多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需求。

为此,不仅亟须地震科普研究新成果来澄清科普传统产品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同时也需要地震科普研究顺应时代需求,开展多层面的地震科普研究工作,适应宣传媒介的变化与传播需求,为各类地震科普作品创作提供准确的、丰富的科普创作基础与资源,所以,笔者认为开展地震科普研究已势在必行。

开展科普研究是创作科普精品的根本

近年来我国地震活动进入新的活跃期,不同震级、不同地域、不同发震时间、不同民俗建筑等状态下的地震灾害特征;广大震区民众在地震中体验、经历及其避震逃生经验等等,为开展地震科普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世人关注,国家安全已涉及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公共安全等方面。防震减灾则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安全文化、预防文化已经成为衡量政府效能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日本的9.0 级特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与核事故灾害,给日本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性后果,同时,我们看到了日本国民在重大灾难面前始终保持着的高度冷静与严格自律状态,即使是在免费供应的超市,也不见惊恐、无序与贪婪,反而到处可见镇定、有序与礼让。可以说这是日本多年来地震预防文化即地震科普宣传潜移默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社会性灾害预防文化的表现。全社会对地震安全和防震减灾问题高度关注,为维护公共安全和构建灾害预防文化,总结震害经验、深入开展地震科普研究的时机已经成熟,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应顺势而为,广泛开展地震科普研究与地震科普产品创作,为广大社会公众奉献更多喜闻乐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产品。

开展重大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实施成果的科普研究

随着一系列地震科学研究新成果的出现,一批国家级、省级地震相关重大项目的实施,以及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地震监测预报、抗震设防、应急救援中的应用,亟须通过地震科普研究将这些新的地震科学研究、项目实施成果及新理论、方法和技术转化为科普教育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普产品的创作。比如,空间技术在地震科学研究中的应用、GPS 技术在监测预报中的价值、地震预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活断层研究成果的应用、减隔震技术的应用等等。通过地震科普研究将这些地震科学研究及重大项目成果等转化为科普资源,可以成为创作地震科普宣教产品的素材,不断丰富地震科普宣传内容。

探讨与建议

震害现象与抗震经验是地震科普研究的根本所在,地震科学研究与项目实施成果是地震科普研究的重要资源,开展地震科普研究是科普产品创作的基础与源泉所在。因此,离开科普研究成果支撑的科普产品将是无源之水,地震科普研究对象既有地震科学本身发展与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又有地震灾害事件中的人及其相关事物的关联反应等等。有针对地开展地震科普研究,才能够将地震科学事件与地震灾害现象、抗震避险经验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得出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地震科普研究成果,为地震科普产品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首先,总结大震后不同地区的抗震避险经验。比如,经历了1556 年陕西华县8 级特大地震的陕西籍进士秦可大,不仅对当时地震全过程进行了详细记载,还总结了抗震避灾的经验,秦可大在《地震记》中写到“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翼完卵。力不办者,预择空隙之处,审趋避可也”,这个方法很有效,在多次大地震中验证此法是有效的避震逃生方法。另外他提出“因计居民之家,当勉置合厢楼板,内竖壮木、壮榻”,这也或许成为关中地区房屋设厢楼并竖粗大立柱的原因吧。因此,总结地震灾害中丰富的抗震经验,是地震科普研究的重要选题。

其次,重视科普研究与重大科学研究与重大项目实施同步推进。建议在重大科学研究和大型科技工程项目中增设科普资源研究分项和科普贡献率的考核指标,构建科技创新带动科学普及、科学普及推动科学创新的项目管理机制,改变以往重视成果验收、轻成果普及的现状,使科研、项目成果直接服务于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和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通过科普宣传教育为防震减灾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第三,广泛收集并研究震前、震中和震后不同区域人的感受、动植物变化及各类自然现象。例如关于大震前地光、地声等的记录,在声像记录设备不发达时期,例如唐山大地震时,不同的人描述的印象大相径庭,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已经可以为处于震区不同区域的人如实记录

试论地震科普研究与科普产品创作

试论地震科普研究与科普产品创作作者:张芝霞杨帆罗彬谢迪菲来源:《城市与减灾》2014年第2期陕西省地震局张芝霞杨帆罗彬谢迪菲近年来,地震频发、损失严重,多种震害现象及抗震经验不仅为破解地震科学难题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也对地震科普研究和科普产品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通过总结震害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kra04a6wt6c4rp7oypx5gf8x599ez00sx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