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庸》“诚”说解读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庸》“诚”说解读

《中庸》作为儒家的重要典籍,历来受到当政者的极大重视,注释者不绝,官方推荐的作为科举考试法定的注释本,或者众多的民间注释本,对其中的各种观念作出各式各样的解释。本文仅就其中提到的“诚”,考察几个重要的解释者的不同解读。

一、《中庸》之“诚”说

“诚”是《中庸》篇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作者将之作为全文之枢纽,进行了反复的论述。历来对它的诠释莫衷一是。在此,笔者拟对之加以梳理蠡测,以图发覆其内在之意蕴。 《中庸》认为,“诚者,天之道也”[P36],“诚”是天道之本然属性。它与天俱来,“自成” [P39]无依,超越万有,具有绝对的合理性与至上性,天地万有莫不以之为本。天地万物在产生之时,便具有了这种天然的本性。它作为万物生化的终极依据流行于万物之中,生生不息,从不间断,与万物相伴终身,“不可须臾离也”[P20]。进而言之,天地之间不存在不具有此性的物体,“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P39]说的正是此义。

既然“诚”涵泳万物,贯穿万有之始终,那就是说,万有不论以何种形式存在,都具有同样的质性,都是天道的一种体现。但问题是,万有本性既然是完全一致的,那么为什么又会有

圣人、常人这样的区分呢?《中庸》认为,虽然万物之中都具有完全同一的“诚”存在,但并非都能做到对本性“诚”的完全体认,对“诚”能做到完全体认的就是圣人,能体认部分“诚”的就是常人。也就是说,万物的分别并非因其内在属性存有差异,而是源于个体对自身内在属性的体认程度不同所致。在《中庸》看来,天地万有之中,能自觉做到对天道之“诚”完全体认的,除了其自身之外,就只有圣人了。圣人对“诚”的体认至简至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P36]。 同时,《中庸》还认为,天道之自然本质的“诚”,并非是死寂的,它具有自觉的功能,也就是说,万有一旦达成对其自身内在“诚”的完全体认,这种内在的本性就会自觉地显发出来,所谓“自诚明,谓之性”[P37]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由此看来,这种本性的自觉也是“诚”题之应有之义。《中庸》作为儒家的重要典籍,其理论的最终归宿是要落到人身上的,而圣人在儒家思想中又是理想人格的体现,故《中庸》以圣人为例,对这种“至诚”之性的自觉显发做了解说: >首先,“诚”能尽性。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P38]

天命之谓性”[P20],圣人能够完全体认天道的“诚”,故其能极尽天赋的本性;既然能够极尽天赋的本性,就能够兴养立教,

极尽众人的本性,于是称“修道之谓教”[P20];既然众人天赋的本性能够得到发挥,那么众人就能够樽节爱养万物,以极尽万物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均是合乎天命之性,顺万有之本性而行,亦就合乎天道,故又言“率性之谓道”[P20]。 其次,至“诚”能化。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P38]。

要做到“化”,很不容易,只有圣人才能够如此。这个“化”的过程就是要圣人通过实施启发和诱导,让常人努力去做,即“诚之者,人之道也”[P36],最终就可以达成对全体“诚”的体认,正所谓“自明诚,谓之教”[P37];达到对全体“诚”的体认,就能积中发外,形于四体;形于四体,就能容止显著;容止显著,就能光辉四照,灿烂光明;灿烂光明,就可以将其付诸于行动;有了行动,就可以改变自身(最终成圣)。 又次,“诚”可前知。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P38]

由于圣人实现了对“诚”的完全体认,故而就可以达到与天冥一的至高境界,圣人一旦进入与天融一的玄妙状态,便能以超凡的智能观照万有,由此,万有兴亡祸福之机微便可了然于心,一有所感,则如响斯应,极其神妙,所以至诚如神,

《中庸》“诚”说解读

《中庸》“诚”说解读《中庸》作为儒家的重要典籍,历来受到当政者的极大重视,注释者不绝,官方推荐的作为科举考试法定的注释本,或者众多的民间注释本,对其中的各种观念作出各式各样的解释。本文仅就其中提到的“诚”,考察几个重要的解释者的不同解读。一、《中庸》之“诚”说“诚”是《中庸》篇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作者将之作为全文之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kivi8c8h710e609m87w9sc9l3ppnv019z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