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差问题
活动内容:和差问题 活动目标:
1、了解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研究和差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并准确解答。 2、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理解用假设法将和差问题转化,完整口述思路。 3、优选方法,体会和差问题在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作用。(拓展) 4、营造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探求问题特征与解答方法。(情感) 活动重点: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能较熟练地列方程解\和差问题\。 活动难点: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活动过程: 一、课前游戏
(意图:感知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大数与小数) 写数猜数:
学生选择1-9中的任何一个数,写在卡片上,算出与同桌卡片上数的和与差。 填入统计表中。(同桌学生报数,全班猜数,教师输入,指导学生验证) 教师填写后两列的和与差,和是100,差是20;和是168,差是32。提出质疑:当和与差比较大时,还能猜吗?有必要去寻找方法. 揭示课题:
共同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就能找到大数和小数。我们把这类题型称为和差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和差问题。
二、创境新授
(意图:借助线段图,通过小组探究,理解假设法进行转化的三种方法) 1.情景研究:
理解画形结合图的意思,明确大数是苹果,小数是桔子。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PPT三种方法配合进行分析与汇报。体会三种假设的过程,感悟转化思想。 方法一:假设拿去了4个苹果,还有10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就相等了。就是转化成了小数桔子的两倍。再除以2就算出桔子的个数。
方法二:假设再拿来4个桔子,就有了18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也相等了。就是转化成了大数苹果的两倍。再除以2就算出苹果的个数。
启发: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是和+差,第二种方法是和—差;相同点是都用了假设转化的方法,最后都除以2。
/.
方法三:也可以将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然后将总数14平均分成2份,再用7+2或算出苹果个数,用7-2算出桔子个数。这也是巧妙运用假设,将平均数运用到和差问题的解答中。
完整板书,规范学生对综合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苹果:(14+4)÷2 桔子:(14+4)÷2 苹果:14÷2 +4÷2 =18÷2 =10÷2 =7+2 =9(只) =5(只) =9(只)
桔子:9-4=5(只) 苹果:5+4=9(只) 桔子:7—2=5(只) 或14-9=5(只) 或14-5=9(只) 2.再理解方法:大数—差=小数的2倍,再除以2=小数 小数+差=大数的2倍,再除以2=大数
3.尝试应用:小强和爸爸年龄和45岁,爸爸比小强大25岁,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
(1)读出两个信息与问题,课件展示线段图,学生空画。
(2)理解列式:假设爸爸少25岁就和小强年龄一样,小强和爸爸的年龄和45岁就变成了是45-20=20岁。20岁表示是两个小强的年龄和,再用20除以2算出小强的年龄。知道了小强的年龄,爸爸的年龄又怎样算呢?完整口述假设过程,上台板演,学生欣赏
(3)再次强调求和差问题的方法:解答和差问题你最感欣赏的方法是什么? 生:假设法
生:(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4.巩固方法,准确填数:
回到猜数游戏,用假设法求出大数与小数:和168,差32。和999,差111。 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对第一组选择(和+差)÷2=大数的方法,对后一组选择(和-差)÷2=小数的方法。
三、探究变化
师:生活中还有许多和差问题。
1、小强在本单元测试中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语文和数学各得几分?(一题多变,你能有几种转化的方法。再判断分析。)
猜测语文与数学分数。理解平均分数的意义。
A、数学:(96+8)÷2=104÷2=52(分) 语文:96-52=44(分)
/.
语文:(98-8)÷2=88÷2=44(分) 数学:96-44=52(分) 对方法A进行反思和质疑。寻找错误的原因。
B.数学:96×2=192(分) (192+8)÷2=200÷2=100(分) 语文:192-100=92(分)
语文:96×2=192(分) (192-8)÷2=184÷2=92(分) 数学:192-92=100(分)
C、数学:96+8÷2=96+4=100(分) D、语文:96-8÷2=96-4=92(分) 怎样理解8÷2?
2、认真选择(机动题):大强和小强共有300元去买书,大强给小强50元两人的钱就一样多了,你知道大强和小强各有多少钱?
借助线段图来理解。选择合理的算式。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记忆最深的是什么?评价同学或老师。
学习总结: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问题就是和差问题。解和差问题的策略很多,用假设法将大数转化成小数,(和-差)÷2=小数;或者将小数转化成大数,(和+差)÷2=大数;巧用平均数移多补少等。
五、欣赏变化 1.转化成3个大强 2.转化成3个小强 3.转化成3个爸爸 课堂延伸:
让我们在音乐中带着思考,将假设转化的思想,将优化选择的策略带回家,去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
和倍问题
活动内容:和倍问题 活动目标:
1、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
有效方法。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验转化的策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活动重点: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和倍问题\。 活动难点: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过程: 课前互动游戏(略) 一:谈话导入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你们的认识,我发现你们班的同学聪明大方、反应敏捷,由此带给我深深的感触——那就是一个字:很好!(板书)
(学生惊讶,小声嘀咕,怎么是两个字呀!)
师:我看你们不仅善于倾听,还会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其实学习数学就应该这样,认真倾听,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和交流。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学习态度一起来解决问题!
二、尝试解决,体会方法
师:请看大屏幕。仔细读题,(周末参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儿童多少人? 等学生认真读完题),你能解决吗?把你的解决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列式,师巡视。)
师:你是怎么解决的?谁愿意说说? 生1:456÷2=228(人) (学生质疑,有不同意见。) 生2:456÷3=152(人)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答案,你们同意哪一种呢?同意生2的举手。(三分之二的同学举手)你们是怎么想的?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生:一个儿童、两个大人就是三个人,所以除以3。
/.
生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不是3个人,应该是3……生摸头说不出来。 师:心里的意思说不出来,谁来帮帮他?
生3:因为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所以就是儿童的1加上成人的2就是3。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很多学生摇头)看来你心里很明白,就是说不出来。那这样吧,咱们想个更直观的方法让同学们都明白,那该怎么办呢?(生小声地说:画画?)师:好,那你们画画试试。(生画,师巡视。)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们画的? 生展示。
生一边展示一边解释。 师:为什么用两份表示成人? 生:因为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 师:你们真会读题,理解题的意思。
师:刚才同学们画的都很好,如果老师用一种更简约的方式,用一条小线段表示儿童人数,那成人人数怎么画?
生:画两条和儿童人数那么长的线段。(师板演画)
生:奥!我明白了,三份是456,那么求一段就是456÷3,我刚才错了。 师:你真明白了?怎么这么快就恍然大悟了? 生:看了线路图就明白了。
师:对!画线路图确实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我们先要认真读题,然后画一画,分析他们的关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初次应用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大屏幕。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仔细动脑想一想。
( 周末参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比儿童的2倍多6人,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儿童多少人?)
(学生认真思考,有些同学已经开始讨论,也有个别同学在画图)
师:有的同学马上想到了画图,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又有很多同学在一边画一边写,不一会儿,很多同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谁来说一说?
(生拿着自己的线段图上来展示,画的较规范 )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1:(支支吾吾说不出来)(456-6)÷3 师:一紧张你忘了?还想说吗? (生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