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可编辑
教学设计 方案
课 题: 单相桥式全波整流电路 学 校: 华北机电学校 教 师: 原 凌 燕
9
Word可编辑
《单相桥式全波整流电路》教学设计方案
一、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接触到的电子产品和电器设备越来越多,这些电子系统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稳定的直流电源。除了在某些特定场合下采用太阳能电池或化学电池作电源(如手机、MP3/MP4、小型扩音器等)外,多数电路往往由将电网220V/380V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稳压电源来供电(如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视机、电动车充电器、手机充电器、家庭影院等)。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必须经过整流电路。
半波整流的大量使用一般在前二十、三十年,只是为了少使用二极管(因为当时元器件较贵),现在仅在特殊情况下(如简易电吹风低温挡)使用半波整流,目前电子产品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桥式全波整流电路。
二、课题分析
1、《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电气、机电和电子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是课程最基本的实训项目,整流电路作为直流稳压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学习在实训操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单相桥式全波整流电路在目前的实际电路中应用相当广泛,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
3、目前“互联网+”的理念正影响和带动着教育体系做出变革,而今年“蓝墨云班课”的开发和推广作为进行这场变革的有力武器,为本次课程讲授增加了新型的教学手段,使得传统意义的多媒体教学锦上添花。
9
Word可编辑
三、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学场所及设备 教学场所:多媒体教室。
辅助设备:教师和学生各准备智能手机1台,手机上需提前下载“蓝墨云班课”客户端APP,并加入由任课教师创建的班课。
2、教学软环境要求
提供开放校园网、WIFI或个人热点。
四、学情分析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对就业者的要求
本次课授课对象是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二年级学生。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面广,社会需求量大。由于背景的重要变化,企业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有关调查材料,本专业毕业生除了从事电气设备和机电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与维修;电气机电类产品的营销与售后服务;生产一线管理人员外,还适合电气、机电产品生产现场的工艺实施、仪器仪表的配置、检测、调试与维修;工程项目的电气电子设备施工、维护和技术服务的岗位。所以,按照就业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电子技术方面相应的理论基础和一定动手能力,能分析和解决简单的技术问题。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学生特点
从知识结构层面看: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对二极管在整流电路中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有一定了解。经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一步了解桥式全波整流电路、识读实际应用电路并分析解决简单故障有很大帮助。
从性格特点层面看: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入校成绩通常较低,他们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律能力普遍较差,缺乏学习能动性,对新内容怀有“恐惧”心理,对于纯理论教学更是“敬而远之”。
但是,中职学生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意识和参与精神,对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知识很有兴趣。他们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到
9
Word可编辑
来,他们更依赖网络,能从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得大量的知识,但目前大多数学校都禁止学生带手机进课堂。
五、教学策略
中职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考大学、而是学技能,考查学生不是单纯看分数、而是看能力。针对本课题重点和难点,同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专业课上得生动、有趣、高效,我选择和设计了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原则与教学策略,将内容安排为2个学时完成,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情境”对课题的作用、强调“协作”学习、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
在“教”与“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如下策略: 1、教法设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题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支持下的问题教学法,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提出问题、分析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主要第1课时完成),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主要第2课时完成),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为培养技能奠定理论基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体形式由“课堂板书+多媒体课件+分组讨论+头脑风暴”的教学体系构成。
(1)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以其独有的画面生动、色彩鲜明、直观高效,在课堂教学中施展出独特的魅力。在教学中,我将自制的PPT课件引入课堂,像一条无形的链条,从课程开始到结束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多方面地辅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多种优越功能。通过教师进行PPT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获得清晰、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对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高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效果十分显著。
(2)课堂板书
在教学条件逐步改善、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板书”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途径。课堂板书对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影响是直接的,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课堂板书,能够清楚地领会教学内容的思路和结构,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牢固地保持对知识的记忆,为以后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将传统板书和现代教学媒体呈现方式有机结合,互相取长补短,是非常好的教学方式。
9
Word可编辑
(3)讨论式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讨论式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和情感的过程。通过让学生分组合作对某一内容进行讨论,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促进了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来说,伴随着探究发现过程,或是伴随着问题解决过程,会将一些同学的思维导向一个新的领域,出现一些新的视角,使学生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加,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努力回归教育的本源,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学习,资源共享。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
(4)引入“蓝墨云班课”头脑风暴
在网络支持下,各讨论小组可以通过蓝墨云班课“头脑风暴”活动,利用手机将讨论结果及时、多次反复上传给教师,省去了大量汇报阐述的时间。讨论过程中,教师根据各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同步点评,重在鼓励,指出不足,提出建议,激发学生内能,提出更完美的结论。
2、学法设计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课题教给学生的是围绕“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深化问题”的学习方法。
(1)问题学习法
带着问题去听课,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目的明确,这既是有意学习的要求,也是发现学习的必要条件。
(2)合作讨论法
用分组讨论的学习方式,来营造一个学生之间互动、老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问题以及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从合作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3)反思学习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利用“得寸进尺”的问题深化,教给学生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深入进行思考,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如果只是单纯记忆一些知识,而不通过思考加以消化,这只能是抽象的理解,抓不住事物要领。
(4)观察法
在教师演示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能启发思维、扩大感性认识、养成观察习惯,形成观察的灵敏性。
9
《单相桥式全波整流电路》教学设计可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