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指导企业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三)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要用最先进的标准对所有在建核电站进行安全评估,存在隐患的要坚决整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要立即停止建设。(四)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会议明确指出:调整完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
截止2011年12月,中国完成了对已经运行的1314个反应堆和27个在建机组的检查报告。国际核安全局组织了院士、专家对中国在建、已建核电机组进行了检查,结论是安全情况是可控的。《核安全规划》已由环保部审查通过,正进入下一个程序,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
尽管如此,中国核电发展预期已被调低。根据2007年公布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至2020年,核电装机总量将达到4000万千万;2010年,这一目标又被调高至8600万千万。但是,2011年,中国核电发电装机容量仅突破1000万千万,政策调整后,很难实现2010年设定的目标。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魏昭锋表示,中国的核电发展思路由“大力”发展改为“安全高效”发展。2020年规划装机目标有可能调低至少1000万千万。核电在中国第一次能源比例中也将下调。目前核电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为1.12%,尽管长期来看仍会有一定幅度增长,但不会超过3%。
五、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确保能源安全的可行性方案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应坚持执行依靠国内保障能源安全的方针,大力发展自身有潜力的能源产业项目;加快能源储备建设,提高本国抗风险能力;继续实施“走出去“政策,推动能源领域国际合作的发展。
4.大力发展非常规能源产业,依靠自身保障能源安全
目前,中国天然气消费占总体能源消费的比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绝大部分天然气消耗都能自给,4%的供给从中亚进口,另有11%来液化天然气进口。尽管中国常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并不丰富,但非常规能源储量丰富,开采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中国的油页岩开发利用已有80年历史。2009年9月起,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开始研究制定鼓励页岩气勘探和开发利用的政策。2004年—2006年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估结果显示,全国页岩油资源476.4亿吨,可采页岩油159.7亿吨;页岩油可回收资源119.3亿吨。页岩油遍布中国20个省和自治区的47个盆地和80个含矿区,主要分布在松辽、鄂尔多斯、准噶尔、柴达木、伦坡拉、羌塘、茂名。大杨树、抚顺等9个盆地。与常规石油资源相比,页岩油可回收资源相当于全国石油可采资源的56.5%。而且,中国油页岩资源品质较好。中国每年在开采煤炭过程中产生近千万吨油页岩,仅抚顺西露天矿油页岩每年排气量就达到800万吨。2008年国内开采页岩油约40万吨,其中抚顺矿业集团油页岩炼油厂是目前运行的最大油页岩提炼厂,年产量达35万吨。
16
据美媒体预测,中国利用油页岩开采的天然气在20年内可能达到天然气总
量的1/4。中石油统计,中国的页岩气资源可能多达45万亿立方米,比BP《世界能源统计评论》中俄罗斯2009年的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还多。中联公司与美国格瑞克公司于2003年起合作开发柿庄南项目;中联公司与美国萨摩亚能源公司合作开发潘庄项目。2009年11月,中石油与壳牌合作开发首个页岩气项目“富顺---永川区域页岩气项目”。2009年11月,中美双方签署了关于在页岩气领域合作的备忘录。2010年10月,中海油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将购入美切萨皮克公司鹰滩页岩油项目33.3%的权益。2011年5月,中国首次就页岩气项目进行招标。中国政府将加快开发非常规天然气,力争到2020年左右占到天然气目标年产量(2000亿立方米)的三成。为获得页岩气开发技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已和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开展合作,中石化将与BP合作。
近年来,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初显国际竞争力。其中,风力发展最快,已经连续3年实现翻倍增长。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涉及的多个领域均位居世界前列;截至2009年底,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达到1758万千瓦和23万千瓦,相比2000年分别增长了51倍和7.7倍。其中,太阳能并网发电达到135兆瓦。中国太阳能制造能力和太阳能利用面积已经达到世界第一,风电连续几年成倍增长,从累计装机来来看,位于美国、德国之后,居世界第三。
中国应充分利用在上述领域的优势和潜力,立足国内解决能源需求问题。通过提高国内供给能力,来满足能源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2.加快石油储备体系建设
中国应加快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建设。首先,石油储备体系可以防止石油短期供应不足或中断,通过储备石油的销售和吸纳,达到稳定油价的目的。其次,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后,当油价降低时及时吸纳补充石油储备缺口,在油价过高时可以释放储备石油,通过低吸高抛,降低因油价升高给中国能源采购带来的损失。第三,在人为炒作、石油投机时,石油储备可以起到维持正常政治经济秩序的作用,为国内经济调节争取时间,并对炒作行为起到威慑作用。
根据发改委等部门的初步规划,中国将用15年时间分3期完成石油储备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预计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首批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有4个,分别在镇海、岱山、黄岛和大连。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国内石油公司受国家委托,负责工程总体建设,2008年底,四个基地已完工并储油,储油成本平均为58美元/桶。全国储备能力达到30天左右。第二批石油储备基地已部分建成,面对西亚北非的动荡局势,更应加快石油储备建设,保证实现在2020年达到国际能源署规定的9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指标。 3.利用金融危机的机遇,推动国际能源合作的开展
不少国家对中国国际能源合作一直持质疑态度,并不断施加压力,制造麻烦。而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为中国提供了机遇。危机使能源资源面临严峻的经济和
17
财政形势,迫使不少产能国调整或放宽能源产业的对外合作政策,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吸引国际投资。西方大国忙于应对国内问题,对外影响能力也相对收缩。从2008年至今,中国企业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例如,2009年中国公司在国际油气市场上成功实施11起收购,交易金额近160亿美元。其中,2009年6月中石化以总价值88亿美元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成为迄今为止中国石油企业金额最大的跨国油气并购。在此基础上,2010年中国公司海外并购再接再厉,并购金额接近300亿美元,占全球同期交易金额的20%。2010年中国公司海外并购一大特征是并购以非常规业务为主,深水、非常规天然气和油砂资产占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金额的80%以上。
在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创造性地使用了“贷款换能源”的方式。2009年以来,中石油、中石化、国家开发银行先后和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安哥拉、哈萨克斯坦分别签署了250亿美元、100亿美元、120亿美元、10亿美元、50亿美元的一系列贷款换石油(或石油资产)的协议,每年可获得7000万吨原油保证。这种国际能源合作模式是一种实现“双赢”的成功范例,在为产能国提供所需资金,缓解其融资压力的同时,有利于促进中国未来油气进口多元化和供应安全,应继续推广。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