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
第一课时
【学习导言】
“学而优则仕”规定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科举是横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则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天翻地覆的变化着实让人吃惊,更有甚者,中举了,人却疯了,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理清思路,分析范进的前后变化及性格特征。
课前尝试:读读课文、读读资料、查查写写、读读想想、评改订正 【读读课文】
读通课文,我知道全文共有( )小节。 【读读资料】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是分科举人的意思。清代规定:凡参加正式科举考试之前必须参加童试,童试参加者称儒生或童生(不管年龄大小),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县学的称生员,俗称秀才,这是得功名的起点。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考试时间在秋季。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参加者是举人,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的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科举考试明朝以后主要考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内容是阐释孔孟之道。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风貌。
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安徽全椒人。 【查查写写】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抄两遍。
中举( ) 作揖( )商酌( ) 拙病( ) 相公( ) ..... 兀自( ) 带挈( )名讳( ) 桑梓( )啐在嘴上( ) .....
【读读想想】
读完小说,想一想,简略地谈谈我对小说的初步印象(可以谈范进这个人物,可以谈科举制度,也可以谈小说的创作构思等)。
【评改订正】
1
自己检查、评改、订正。(或同桌互相检查、评改)
课内对话:读读课文、读读品品 【读读课文】
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 【读读品品】
中举前
1. 范进的社会地位与经济状况如何呢?(在课本上划出,再将它整理归纳)
2.在这种情形下,范进仍偷偷地参加了乡试。这说明了什么呢?想一想,记在下面。
中举后
1.范进中举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课本上划出,再将它整理归纳。
2.找出范进对胡屠户的态度变化的词句。这说明了什么呢?想一想,记在下面。
发疯时
1. 赏读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品读描写方法)
2.范进中举发疯意味深长。仔细体味,把这深长的意味写在下面。
课后反审:完成作业、评改订正
完成语文作业本P67—68第1-5题。
19 范进中举 第二课时
2
【学习导言】
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讽刺艺术。讽刺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比、夸张、反语以及直接写实等。让我们以胡屠户为例来赏析本文的讽刺艺术,并思考小说的主题。
课前尝试:读读课文、做做练练、评改订正 【读读课文】
熟读课文,重点细读课文对胡屠户描写部分。 【做做练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才去不到两个时候。 ( ) ....②你没奈何,权变一权变。( ) ..
③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 ..④父子见教的是。( ) ..
2.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屠户把银子 (拿 捏 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 (舒 伸 张)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 (收 缩 放)了回去,往腰里 (揣 塞 放)……
3. “在下”是对自己的谦称,试着写出下列词语表达的称谓。
①阁下:_________ ②足下:__________ ③愚:___________ ④生: 【评改订正】
自己检查、评改、订正。(或同桌互相检查、评改)
课内对话:读读品品、想想写写 【读读品品】
仔细探究小说的讽刺艺术 1.对比手法
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找出相关语句。想一想,胡屠户的性格特征。
2.夸张手法
列举夸张手法的运用和艺术效果。
3.细节描写
细节1:张乡绅到访(分析典型的描写方法,人物性格特征)
3
细节2:胡屠户赚银(分析典型的描写方法,人物性格特征)
【想想写写】
1.联系胡屠户、众乡邻和张乡绅对范进的态度变化,想想这些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众生相?
2.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我的看法。
课后反审:完成作业、评改订正
课外阅读《儒林外史。》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