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幼儿园教师结构化面试真题及指导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幼儿园结构化面试指导及真题解析

结构化面试,也称标准化面试、结构化问答,是根据所制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特定的问题、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严格遵循特定程序,通过测评人员与被试者进行语言交流,对被试者进行评价的标准化过程。简而言之,结构化就是考官抛出问题,考生进行作答。

那对于结构化的问题应该怎么作答呢?在这里我们一般将题目分为职业认知类、保教活动类和综合分析类。其中主要以保教活动类问题的考查为主,因此考生要做重点备考。在这里以保教活动为例,介绍结构化答题思路。

保教活动类包括保育和教育两个方面,其侧重考查的是考生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从入园到离园),对幼儿进行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能力。

答题思路:指出问题,表明形式——分析原因——解决问题(近期、远期) (1)指出问题,表明形式:

先提出观点,明确提出你的价值判断或将现象的本质点明。通过仔细分析题干中的信息,指出题干中幼儿的问题,表明问题的形式。 (2)分析原因:

在进行问题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主体分析法”。一般来说,幼儿在保教活动出现的问题,可以从幼儿、教师、家长、幼儿园、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通常来说,要考虑幼儿自身的特点、教师的教育方式以及家长的教养方式等三个方面。 (3)解决措施:

在提出解决措施的时候,首先要结合上面分析的问题原因,针对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对症下药。其次,在针对原因提出的解决措施,应该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着眼于现在,二是考虑长远。先解决当前紧急的问题,再想办法防止长远问题的发生。最后,在解决措施上,可以补充上一条万能措施——家园共育。 注意:

(1)在阐述解决措施上,一定要具体,切记说一些空话套话。

(2)在内容表述上,用上更显条理的“首先、其次、最后”或者“第一、第二、第三”。先解决当前紧急的问题,再想办法防止长远问题的发生。最后再总结,回到题目本身、升华主题。 例题:吃早饭的时候,强强把蛋黄偷偷扔到了地上,作为教师,你怎么办? 【答案解析】

1.指出问题,表明形式:这是一种饮食习惯问题,应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吃早饭的时候,强强小朋友把蛋黄偷偷扔地上,这是一种挑食行为。作为教师,我会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分析原因

幼儿把蛋黄扔在地上,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1)幼儿本身不喜欢吃蛋黄。(2)家长可能对孩子的错误引导,不喜欢吃的东西就扔掉。(3)教师可能在日常活动中没有注重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 3.解决问题

首先,我会与强强的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强强在家的饮食习惯。并建议其家长,为强强做好榜样,在家中建立良好的饮食常规,主动给强强示范吃蛋黄,让强强面对蛋黄时不至于恐惧或逃避。

其次,在幼儿园中,我会开展一次与“鸡蛋的营养价值”相关的活动,通过播放鸡蛋自述自身价值视频的形式,帮助幼儿们认识到鸡蛋对我们身体成长的价值。

最后,当强强开始尝试吃蛋黄时,我会鼓励他。让他尝试一点一点的品尝蛋黄。相信在家园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引导,强强会喜欢吃蛋黄的。

所以作为教师,我在保教过程中要善于思考,正确分析幼儿的行为,并耐心引导,顺应幼儿

的个体差异和独特的需求,允许幼儿在自身水平上不断尝试和体验。 备注:

1.注意题干中角色定位(作为幼儿园教师,你会怎么办?),在作答的时候可以采用第一人称“我”。

2.在解决问题上,一定要落实到实处。比如:“我会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改为“我会开展一次与“鸡蛋的营养价值”相关的活动,通过播放鸡蛋自述自身价值视频的形式,帮助幼儿们认识到鸡蛋对我们身体成长的价值。” 【真题重现】

1、你的同事小郑在教育幼儿的时候总是脾气很暴躁,你作为他的同事,你怎么办?

【思路点拨】这道题是处理同事关系的。同事是可能犯错的,但是是可以挽救的,要帮助同 事,同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参考答案】

(态度)小郑在教育幼儿的时候总是脾气很暴躁,作为他的同事,我会积极的与小郑进行 沟通交流,并对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明这样的危害,帮助他寻找原因,共同促进幼儿 的发展。

(原因、化解)首先,帮他分析这样做的不良后果。如果幼儿教师脾气很暴躁,不但不 会有好的教育效果,还会对幼儿成长造成很多不良影响。其次,引导他学会一些控制自己情 绪的方法,比如想发火的时候先数十秒,或者在生活中尝试做运动或者唱歌的形式宣泄不良 情绪。第三,可以推荐给他一些幼儿教育著作,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正确的教育 幼儿的方法。

(避免)总之,教师的情绪如何,对其教育工作及日常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因此,我会积极帮助我的同事要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使自己保持快乐, 有一个良好的心境面对工作,更好地发挥自己,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作和生活情绪化。 2、一个突发状况,课上一个小朋友忽然上讲台喊了“好好上课”的话,你会怎么做?(幼儿)

【思路点拨】这道题的关键点在于“突发状况”和“好好上课”,在回答时,不仅要对小朋友

进行表扬,还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这个小朋友认识到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

(分析情况、确定任务)幼儿有其独特的年龄心理特征、身体发展水平和行为方式。他 们好奇、好动,情感容易冲动,爱模仿,自制力差等等,在活动过程中,什么突发状况都有 可能发生。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冷静处理。

(解决问题)首先,我会微笑的望着他,等待他下一步的动作。如果他喊完就跑回座位, 那么我当着其他小朋友的面表扬他,赞扬他有勇气走上讲台,站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说话。同 时我也借此机会鼓励平时害羞的小朋友也要勇于走上讲台,树立自信心。如果喊完他依然站 在讲台上,那么我会询问他,是不是有什么节目要表演给大家看,如果是,我会和其他小朋 友鼓掌欢迎他的表现。如果不是,我会表扬他上课的态度,并请他回到位置上,然后继续活 动。当然,无论哪种情况,我也会告诉小朋友们这么做虽然值得表扬,但是方式是不对的。 没有经过老师同意就随意在课堂上乱走动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其次,我会在活动结束后找这位小朋友进行交谈,找原因。如果小朋友是想模仿老师而进行这个行为,那么我会对他进行教导,告诉他正确的方式,并邀请他下次给小朋友组织一 次活动,也当一回“小老师”。如果小朋友是因为觉得课堂太吵了所以进行这个行为,那么我会向小朋友道歉,同时反思自己的课堂是否秩序需要调整。同时,我会告诉小朋友,以后再遇到这样的状况,可以通过举手跟老师说,老师一定当场帮他解决。

(总结提高)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要用自己的 爱心去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3、 个小朋友抢玩具作为老师你怎么办?(幼儿)

【思路点拨】幼儿的应急应变类试题,也应从分析问题、确定任务、解决问题及总结提高四 个方面进行回答,但不同在于总结提高时,不能一味的自我反思,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对 幼儿进行教育。 【参考答案】

(分析情况)幼儿园小朋友在玩耍时争抢玩具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应引起幼儿教 师的重视,关注幼儿生活的细节,从细节处着手,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遇到这种 情况,我会采取以下措施:

(确定任务、解决问题) 首先,我会立刻制止两个小朋友争抢玩具的行为,让两个孩子 分别说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要抢玩具。了解清楚原委以后,让孩子想一想只有一个玩具, 两个人都想玩应该怎么办,引导孩子说出轮流玩或者一起玩,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矛盾的方 法。

(总结提高)事后,为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进行自我反思,

看是否给孩子提供的玩具数量不足,年龄小的幼儿喜欢模仿,看别人玩什么自己也要玩什么, 所以给幼儿提供的玩具应该是一式多份的。第二,为幼儿树立模仿的榜样。比如,当有的孩 子听了对方的请求仍然不能把玩具给同伴玩时,老师则应以和幼儿平等的身份,去帮助幼儿 进一步商量共同游戏的方法,如:“咱俩一起玩吧”、“你先玩,过一会儿再给我们玩”等等, 让幼儿从简单地进行模仿,逐渐变为自己成功交往经验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孩子负面的行 为自然会得到相应的改善。第三,家园合作。对于小年龄的孩子认识水平低、理解能力差的 特点,在生活中,成人要提醒孩子去使用这样的语言,并帮助他感受成功,让幼儿在潜意识 中产生抢玩具不对的印象。

总之,我会从关心爱护幼儿的角度出发,公平对待幼儿,引导他们认识到争抢别人的玩 具不正确的,小朋友们之间应该相互帮助,相互爱护,学会分享,更好的促进他们的成长。 4、在游戏中有一位小朋友直接说出了答案,作为老师你如何对待这位小朋友?(幼儿) 【思路点拨】答题的关键在于“游戏”和“直接说出答案”,回答时,要以不打击幼儿的积极 性为前提来开展。 【参考答案】

(分析情况)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活泼好动,乐于表达他们的想法,常常不 举手就回答问题,在游戏中直接说出了答案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教师,我们要正确看待这 一现象和这位小朋友。

(确定任务)我不会因为他直接说出了答案而对他做出批评或惩罚。为了不影响幼儿的 积极性,我首先会表扬这位小朋友很快的答出这一问题,但同时,用委婉的方式告诉他如果 想回答问题时,应先举手,得到老师的同意才能回答,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解决问题)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会及时进行反思:在课堂上引导幼儿养

成发言举手的习惯。采取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到在游戏中要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中, 如果想回答问题时,应先举手,得到老师的同意才能发言,不要随意抢答,这样既不礼貌, 也会影响幼儿教师的上课与小伙伴们的学习。另外老师要和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孩子,不仅 在游戏中要遵守游戏规则,而且在生活中遵守规划,真正做到家园合一。

(总结提高)综上所述,3‐6 岁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黄金时期,还是培养文明礼仪与良 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奠基时期。因此在幼儿园活动中要逐渐引导幼儿养成学会倾听、积极动脑 与发言举手的良好习惯。不能因为小朋友一时违反了规则就对他进行批评和惩罚,而应通过

与家长的配合共同培养小朋友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5、如果幼儿粗心你怎么办?

【思路点拨】回答这个题的时候要注意分析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参考答案】

(态度认识)粗心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不只是孩子身上有这种毛病,许多成年人也避免不了。一般说来,粗心大意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这和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是离不开的。作为教师,对于粗心的孩子,不能粗暴对待,应该耐心的帮助其解决。

(具体措施)首先,要找一找孩子形成粗心习惯的客观原因,因为习惯都是环境造成的, 要改变习惯,自然要从改变环境着手。例如可能是孩子的视觉记忆和辨识能力较弱;或者家 长不细心,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马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或者家长对孩子太溺爱、纵 容孩子缺乏责任心,做什么都心不在焉。

其次,培养孩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如果孩子从小 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做事 丢三落四、马马虎虎就会成为“家常便饭”。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如写毛 笔字,缝纽扣等,这些都能锻炼孩子的细心程度。

再次,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多表扬鼓励幼儿。家长要改善家庭环境,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因为有了责任心,他自然能够小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件事情,避免马虎。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扫地、洗碗、整理自己的 玩具等)。做的好了,家长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做的不好,应给予批评,让他重新再做一次。家长要让孩子正视粗心的坏处,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细心的好处,必要时可以让孩子承担因为“粗心”所导致的后果。

(总结提升)总之,幼儿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既有其自身的发展的特点也是受 外部环境所影响,需要父母、幼儿教师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6、有位小朋友给你取绰号,你怎么办?(幼儿)

【思路点拨】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题目,考查幼儿教师基本素质,以及应急应变的能力。要 分析幼儿的心理,谨慎处理。 【参考答案】

(态度认识)小朋友给老师取绰号,可能是不同原因导致的,我认为应该分情况对待。 (分情况对待)首先如果孩子给我起的“绰号”没有恶意,透着由衷的亲切和尊重,这 实则是一种昵称而非那种不雅的“外号”,我会欣然接受。幼儿园的孩子会喜欢这种称呼,并 因此拉近和老师的距离,师生像伙伴一样亲切玩耍,那样才能真正地融为一体,真正寓教于 乐,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如果是不好的绰号或者是跟大人学的具有讽刺意味的绰号,那么我会对孩子进行

循循善诱的教育和引导。毕竟,在这个阶段,幼儿园的孩子一切都处于启蒙阶段,对于美丑、 善恶、好坏等认识模糊,我会教育孩子尊重老师,向其说明老师很伤心,然后问他如果别人 也给你起了不好的外号你会觉得怎么样?引导他学会换位思考。

第三,接下来我会设计相关的活动,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讨论如果给你起一个外 号你愿意么?如果你不愿意你会怎么做?通过集体讨论引导幼儿学习,同时鼓励那些文明用 语的幼儿,树立正面榜样,积极引导幼儿向其学习。

另外也要和家长联系,通过家园合作,发挥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给予幼儿正确 指导,教育孩子尊重老师、与老师做朋友,虽然他们老师起“绰号”也许不是因讨厌老师, 或者纯粹恶作剧地起不雅“绰号”来中伤或讥讽老师,这样容易伤害老师的自尊,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也是一种坏习惯。

(总结提升)相信通过以上的方式有助于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养成文明沟通和与人为善的好习惯。

7、如果幼儿不愿意参加你的体育活动,你怎么办?(幼儿)

【思路点拨】这个问题要从幼儿的心理和兴趣入手,对自己的体育活动进行反思。

(态度认识)在幼儿园中有些幼儿不愿意参加老师组织的活动,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 象,当我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会采取以下措施引导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原因分析+具体措施)首先积极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拉近与幼儿的关系,了解幼儿为 什么不愿意参加我的体育活动。是我的活动不能够激起幼儿的兴趣,或者幼儿健康的问题, 比如今天身体不舒服、感冒了等等,还是因为幼儿胆小、害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如果是我组织的体育活动内容不能够激起幼儿的兴趣,那么我会尽量多通过幼儿感兴趣 的游戏活动来开展体育活动,使体育活动富于游戏色彩以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如果是我个人原因,幼儿比较害怕老师,那么我会改变自身的严肃的表情,用柔和的语 气,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中,以此来感染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中。毕竟幼儿善于模仿尤 其善于模仿老师,因此老师参与游戏的程度直接影响孩子参与的积极性。 8、对现在流行的男幼师现象你怎么看?

【思路点拨】这个问题的回答要注意全面性,既要看到优势,又要看到看到问题,当然总体 来说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答案】

(背景分析)在我国长期以来,幼儿教育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女性的职业,因此幼儿教 师性别结构严重失衡,对于现在出现的男幼师现象,我认为应该辩证看待。

(分层论证)一方面,男幼儿教师有其职业优势:第一,其体力和精力优于女幼儿教师, 能提高幼儿园的工作效率。第二,男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同于女幼儿教师,能扩大幼儿的 知识来源。第三,男幼儿教师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有助于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性格。 另一方面,虽然男幼师有很多优势,但是也有一些劣势,比如有些男幼师可能不像女幼 师那样细心和耐心;由于幼儿教师的职业待遇和社会地位比较低,男幼师又常常不被世人理 解和认可,从而导致在这个职业上的稳定性较差。

(观点归纳)总之,在当前学前教育中,儿童从出生到入幼儿园,一直被女性所包围,幼 儿的个性、品质的培养都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为弥补其不足所以当前幼儿园需要补充一批男 幼师,从而促成了当前流行的男幼师现象,但是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 济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幼师行列中。 9、幼儿园教授学生珠算和识字你怎么看?(幼儿)

【思路点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按照分析现象,表明立场,提出对策的思路进行回答。 【参考答案】

(性质判定)幼儿园教授学生珠算和识字,在有些幼儿园的确是存在的。对于这种现象 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论证分析+态度表达)一方面,过早地让孩子接触比较抽象或者复杂的知识,可能会起 到揠苗助长的反效果,孩子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这种超前 教育是不提倡的。但另一方面,如果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知 不觉的学会了识字或者珠算,那其实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一定要考虑幼儿本身的兴趣和需 要。

(策略+总结)针对以上这种情况,家长和幼儿园需要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的理念,认识 到幼儿园教育的启蒙性和奠基性,要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 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10、幼儿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在历年的结构化面试题目中,经常会有“你正在上课,有两个幼儿打起来了。此时,你怎么办?”“上课时,有幼儿在下面交头接耳,不参与老师的活动。你怎么办?”等这类问题,这些题目都反映了幼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考查考生如何通过提高课堂的趣味性等,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和活动中来。

第一,多鼓励和表扬,少批评,有助于幼儿提高注意力。

鼓励和表扬是教育的一把“金钥匙”,可以保护幼儿的自尊心,激发幼儿的上进心。教师要善于运用这把“金钥匙”,当幼儿完成一件事情时,对幼儿及时进行表扬,幼儿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和快乐感,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

第二,创设良好的环境,有助于防止幼儿分散注意力。

幼儿因为年龄特点,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很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教师要了解哪些外界因素对幼儿会形成刺激,尽量减少分散幼儿注意力的事物或行为的出现。如在组织幼儿看书时,切忌大声呼喊幼儿姓名,否则会使全班幼儿的注意力分散;当操作能力强的幼儿完成任务后,可安排他们做些安静的活动,避免在教室内走来走去,影响其他幼儿的注意力。 第三,根据幼儿的兴趣点选择教育内容,有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当幼儿对事物感兴趣时,才会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保持较高的注意力。如幼儿都喜欢娃娃屋活动,教师就可以安排稍长时间让幼儿做这样的活动,便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11、有的小朋友没有午睡的习惯,你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分享几点解题技巧: 1、问题归类,理清思路

结构化问题基本上在职业认知、保教实践、综合分析的范畴之内。而“有的小朋友没有午睡的习惯,你该怎么办?”是属于保教实践中的幼儿保育类问题,接着理清答题思路。如先明确概括出问题,接着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相应的办法。 2、明确概括问题

午睡是幼儿园一日常规中重要环节之一,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智力发展、身体健 康、学习状况,没有午睡的习惯是不良睡眠习惯的表现。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应当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3、分析问题的成因

成因分析可以从主体的角度进行论述,如幼儿自身、家庭、幼儿园睡眠环境。

(1)幼儿自身:幼儿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高级神经活动抑制功能不够完善,易兴奋,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可能导致其不想睡午觉。

(2)家庭:家长对幼儿作息时间的安排存在不合理性,随着幼儿自身想睡就睡、想玩就玩,没有养成常规的作息时间安排。

(3)幼儿园睡眠环境:有些幼儿对声音、光线比较敏感,教师可能没有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4、提出解决措施

措施的提出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上是从三个主体角度提出的原因,但幼儿自我意识发展尚未完善难以意识自身问题的存在,所以幼儿身上存在的问题一般由成人引导进行解决的。因此,可以从以下主体角度提出解决措施: (1)家长角度

合理安排幼儿睡眠时间,早睡早起,午休时间与幼儿园统一步调,帮助幼儿建立午休常规。家长应该及时督促幼儿睡觉和起床,尤其是在周六和周日。家长应要求幼儿进行午睡,这样可以避免幼儿周一过分疲劳。

(2)教师角度

①为幼儿营造一个安静、舒适、温馨的睡眠环境; ②使用爱抚和鼓励的方法使个别幼儿尽快入睡; ③培养幼儿仰睡或右侧睡的正确睡姿,教育活动中渗透正确睡姿的掌握,在幼儿睡前给予提醒和纠正。

最后,由于“有的小朋友没有午睡的习惯,你该怎么办?”的问题中问的是“怎么办”的问题,所以要把着重点放在解决问题的措施上,成因分析一般情况下可以不说。也就是说,结构化问题的回答需要抓住问题的中心点,答题要切点。

12、您觉得在幼儿园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1、问题归类,理清思路

大多数人看到“您觉得在幼儿园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个问题,在头脑中第一反应就是幼儿的入园焦虑、幼儿的饮食生活习惯、教师的教学机智等问题。如果不加以整合就这样回答会显得作答较零散,不系统。因此,我们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归类的角度有很多,例如从幼儿保育、幼儿教育、人际关系、应急应变等进行归类,也可从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以及家园合作等进行归类。在此,我们从幼儿保育、幼儿教育、人际关系、应急应变等问题进行归类。

2、明确问题,具体阐述 (1)幼儿保育:保育工作是幼儿园工作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保育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在入园焦虑方面,幼儿对于幼儿园环境非常陌生,经常用哭闹等方式来表达心中的不安;在饮食习惯方面,幼儿会出现偏食、挑食、暴饮暴食等现象;在睡眠习惯方面,可能会出现幼儿不睡、晚睡、入睡困难等问题;在如厕盥洗方面,出现如厕后不会整理衣裤、便后没有掌握正确的擦拭方法、在卫生间玩耍等问题,而新手教师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困难。

(2)幼儿教育:教育教学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主要途径,在此工作中会遇到诸如此类的困难,例如: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前,教师对于环境的布置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创造与幼儿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活动目标不符合的问题;在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幼儿的行为问题,如幼儿多动症、攻击性行为、破坏等,以及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较为单调、重复、不能促进幼儿对于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3)人际关系:人际关系问题可以分为三类,即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管理者、教师与幼儿家长。教师与教师之间由于年龄、兴趣、能力、气质、学历、学科等方面的差异,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例如恶性竞争、工作误解等问题;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之间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可能会产生教师不认同管理者的决定等问题;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由于对幼儿的了解和要求存在,差异、对幼儿的情感投入标准不一致、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方法或理念不一致,发生矛盾冲突。

(4)应急应变:教师在开展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例如幼儿发烧、骨折,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因此教师应在之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和课余时间,多于老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能够更好地应对解决在幼儿园中出现的问题。

13、如果你是主班老师,与配班老师合作过程中发生一些不同的意见,工作不能如期顺利开展,您怎么办? 一、题型分析

首先,我们要理清它属于哪一类型的题目。

对于这道题目而言,属于人际关系类题目。人际关系类题目其通常会围绕教师与同事、教师与家长、教师与领导的关系来进行命题。这类题目往往会设置一个具体的人际矛盾情境,问考生如何解决问题。考生首先需要理清的是它属于人际关系当中的哪一类,即明确自己与谁(同事)之间关系。

然后,抓住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核心点,即“主班老师,与配班老师合作过程中发生一些不同的意见,工作不能如期顺利开展”,对于这一类的矛盾,考生需要进行简单的思考与分析。 二、答题思路

分析点拨:

(一)提出问题:表明态度+原因/目标 1.表明态度:

考生要在开篇直接表明态度,即我一定不会置之不理,会主动与配班老师沟通、化解矛盾,向考官展示出作为幼儿教师顾全大局的态度。

作为主班老师一定要有顾全大局的意识,先把矛盾放一边,主动与配班老师进行良好沟通,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主。 2.原因:

具体说明,为什么要主动沟通,让考官明确了解教师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因为幼儿园班内教师之间配合的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好坏、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若是我们教师之间没法相互信任、相互帮助,不仅没办法要搞好班级各项工作,也会影响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3.目标:

将态度再次明确。

所以,我一定会主动与配班老师心平气和沟通。 (二)解决问题

考生在解决问题同事间的矛盾时都知道要主动沟通,但是答此类题目时,难就难在不知如何沟通,沟通什么,导致内容广泛,缺乏亮点,但是,考官更想听到的是你沟通到什么。如果我们找不到出现矛盾的原因就很难就进行针对性解决,所以推荐考生在阐述此类解决策略时可以根据具体原因来答具体策略,同时可以加入一些例子,体现考生的工作经验。 1.自我反思。

我会深入思考我与配班老师产生分歧的原因,反思自己的问题,会不会是我思考问题不全面,或者是没有换位思考充分理解同事的立场,或者是我们的分工不合理,又或者是沟通方式不正确。 2.主动沟通。

接下来,我会主动找到配班与其沟通,在沟通中我会表明自己的问题。

(1)若是第一种,思考问题不全面。我会告诉配班老师,我们之间只是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但是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能够做好本职工作,促进幼儿的发展,主动与他道歉希望他能谅解我之前的不足,大家先一起努力完成好目前的工作;

(2)若是第二种,没有换位思考导致配班老师觉得分工不合理。那么我会与配班老师沟通,两人商讨着安排好班上的工作,合理安排分工、有效合作。平时会主动承担任务,不斤斤计较,除了要“以身作则”,勇于承担责任之外,也会学着分解任务,促使整个团体能通力合作,才能尽善尽美地完成好班务工作。通过主动沟通,一定会让配班老师明白,班内教师之间真正的合作不是工作不分彼此,或界限太清,而是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前提下,在分工的基础上,每个人都优质高效地

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班级总体工作目标下,互助互补,才谈得上是成功的合作。这样,工作才不会因职责不明而遗漏,也不会因界限太清而延误;

(3)若是第三种,沟通方式不恰当。我会先和配班老师道歉,表明我本无恶意,以后自己在沟通时一定会注意; 3.提升自我。

以后的工作中,在处理班级工作时不独断专行,会多听其他老师的建议。如对于班级孩子的表现是进步了?落后了?最近有什么反常表现?对某某小朋友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激励他?等等一系列的事情,会及时与配班老师沟通,交流意见和看法,这样既加强了老师之间融洽的关系,又有利于幼儿的教育和班级的管理,我相信主班教师坦诚地对待配班教师,经常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体谅,注意沟通方式技巧,如对别人的不足,用先扬后抑的方式提出,可能的话可以用开玩笑的语气提醒,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这样班级就有凝聚力、向心力,班级管理工作也就自然上来了。

14、你是本班幼儿的教师,幼儿总是喜欢粘着你,你会怎么做? 一、题型分析

首先,我们要理清它属于哪一类型的题目。

对于这道题目而言,属于保教实践类型的题目。保育类的题型和幼儿的一日生活有关,包括幼儿的饮食、睡眠、卫生、入园等;教育类的题型一般包括幼儿的性格情绪、人际交往、行为习惯等方面。这类题目往往会设置一个具体的情境,问考生作为教师如何解决问题。 二、答题思路 分析点拨:

(一)明确问题:表明态度+影响+目标 1.表明态度:

考生要在开篇直接表明态度,体现专业化问题,即幼儿园孩子出现粘人现象很正常,是安全感缺乏的体现,作为教师的我不会斥责孩子。

幼儿总是喜欢粘着我,说明孩子喜欢我。在幼儿园尤其是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孩子黏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展,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教师没必要生气或斥责幼儿。 2.影响:

简单说明,幼儿若是长期粘着教师的一些不良影响。

但若是幼儿长期粘着老师,不仅会不利于教师日常工作的开展,难以做到关注全体幼儿,没办法及时发现其他孩子的问题,同时还会影响该名孩子的社会化,使他难以和他人、其他小朋友交往了,不利于他的社会性发展。 3.目标:

将态度再次明确,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

作为幼儿教师我应当理解他们,然后给予耐心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培养孩子对于老师正确的依恋。 (二)解决问题

在回答保教类结构化问题的时候,先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进行解决,而且要将解决当前问题放在第一位,采取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个性化教育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家园合作的教育方式,帮助幼儿解决缺乏安全感的问题。 1.当前策略

首先,当孩子黏着我时,我不会刻意拒绝,会及时给予满足(抱抱她、摸摸他的头)给他足够的安全感;

2.分析原因,提出长远策略

孩子之所以粘人,可能是胆小较小、或者是幼儿对新环境的不适应、缺乏安全感。

(1)我会经常抱抱他,和他说话,让孩子懂得老师是爱他的,虽然不会时时抱着他、牵着他,但是要让他感受到自己被爱包围着;

(2)我会带他去参观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同时组织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来分散他的注意力,引导活泼开朗的幼儿带着他一起玩耍,体验和同伴交往的快乐;

(3)之后如用话语、表情、动作等表现出对孩子独立性的赞许,可以用语言暗示孩子“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看起来真开心”,给孩子一个拥抱等,以此激励孩子更加大胆独立地去探索,采取渐进式的方式减少孩子的黏人频率;

(4)最后,我会和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告知家长孩子在园的情况,并询问家长孩子在家是否有较为频繁的粘人现象,如果有,建议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的粘人表现出不耐烦,甚至用一些方法来处罚孩子,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如果因为这就去处罚他,就会让他对自己产生极大的怀疑,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情,同时也会缺乏安全感,从而影响到他心理的健康发展。建议家长在家多亲近孩子、多抱抱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同时创设条件,多带孩子去户外玩一玩,创设交往的机会,尤其是同龄的小朋友,让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学会与人交往,提高其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

我相信,通过以上的方法一定可以让孩子变得独立。

15、结构化面试中关于家访的问题

家访是家校合作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与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的宝贵机会,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一。在结构化面试中,命题人会围绕班主任的家访工作,设置一定的问题,让考生谈看法或者给定考生班主任的身份,让考生去处理问题,判断考生是否具备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第一,把握好家访时机。

教师可以在新接手一个班级,或者当学生遇到困难、成绩下滑、情绪出现异常时进行家访,有的放矢地与学生和其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此外,当学生生病时,教师可以以家访形式进行探望,收获也会很大。 第二,家访时谈话要讲艺术性。

教师与学生和家长谈话时,要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并委婉地指出学生的缺点,可以给学生在家长面前留下面子,既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也可以使谈话气氛轻松、活跃。 第三,家访要面向全体学生。

家访不应仅仅局限在出了问题之后,也不要局限在“后进生”身上,家访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样做,一是可以摆脱家访总是访问“后进生”的印象,二是可以克服学生对家访的恐惧和反感,消除家长的紧张感,摆脱掉家访就是“告状”的帽子。 第四,要做好家访记录,及时反馈。

家访后,教师要对家访过程、家访达到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并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等,及时向家长反馈。同时,要根据通过家访了解到的情况,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考生掌握了以上所提到的家访诀窍,在回答相关的问题时,就会切中要害,表现出色。

16、正确看待幼儿行为,体现辩证思维

命题人经常会设置如“幼儿画黑太阳,你怎么看?”“幼儿画方形轮胎,你怎么看?”等这样的题目,来考查考生对幼儿行为的理解是否深刻、到位和全面,进而达到考查考生专业素养的目的。

1.题目特点

这类题目题干设置的内容往往表述的幼儿行为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也不符合大众固有的认知,甚至看上去是不可思议的。例如,让学生画太阳的时候,有的小朋友画的是黑色的太阳和紫色的太阳,你怎么看? 2.考查目的

命题人之所以会命制这种题目,一是考查考生的教育理念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考生的思维理念是否适合担任幼儿教师;二是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考生看待某个教师行为或幼儿行为问题的角度是否全面和深刻。 3.作答建议

考生在回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审题,做到立意准确。因为考生的观点能够展现出考生的价值理念、教育观、儿童观等,会折射出考生未来在保教工作中的保教理念及思维。以此题为例,部分考生可能会提出如下观点:

不合理观点1:幼儿画黑色的太阳说明幼儿没有正确认识太阳的颜色,教师应该积极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

不合理观点2:幼儿画黑色的太阳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不必大惊小怪,等幼儿长大后自然就会正确认识物体的颜色。

上述两种观点是非此即彼的表现,有些极端,对幼儿的行为认识的不够全面。面对幼儿的这种行为,考生要理性看待,全面认识。

合理观点:幼儿画黑色的太阳看上去是幼儿画错了颜色,但实际上是幼儿大胆想象和自由发挥的一种表现。幼儿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幼儿的这种行为,对幼儿进行鼓励的同时,也要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总之,在回答此类问题时,考生要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看待和分析问题,进而彰显出自己科学、合理的育儿理念。

17、小朋友在活动区扔玩具,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1.表明观点:如果小朋友在活动区扔玩具,这属于幼儿的行为规范问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孩子改变不良行为。

2.分析成因:首先是考虑幼儿自身是否有什么需求想要表达,比如游戏时与同伴之间是否产生冲突,发脾气才乱扔玩具。

其次在活动区是否存在非常多幼儿不需要或者不喜欢的玩具,而幼儿难以在其中选择出自己需要的,那么会导致他把多余的玩具乱扔。

再次考虑的是幼儿与同伴之间是否有模仿的现象。幼儿园是一个集体,幼儿在游戏时经常是与同伴一同进行的,如果幼儿看到同伴有扔玩具的行为,他就会进行模仿。

最后是考虑教师以及家长对幼儿出现该行为时的态度,是否有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及在生活过程中成人的示范,比如有无物归原位的习惯。

3.提出建议: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在游戏时我会细心观察幼儿游戏时与同伴之间是否产生冲突,发脾气才乱扔玩具。如果是,那么我会引导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产生扔玩具这样的过激行为。

其次我会跟幼儿进行沟通,明白幼儿这样做的原因,是否是不喜欢或者不需要这些玩具。沟通非常重要,唯有这样才能使我们避免先入为主而忽略倾听幼儿真实想法的现象。如果是,我会调整活动区的材料,投放真正适合幼儿的玩具。

再次看看小朋友们是不是都没有放好玩具的习惯,大家都在乱扔,形成了相互之间的模仿行为。如果是,那么我会针对这个现象开展类似《送玩具宝宝回家》这样的活动,引导幼儿明白游戏时的规则,比如轻拿轻放,物归原位。另外,我会和这个幼儿一起商量,共同制订几条“规矩”以及

标上便于记忆的有趣标记,让幼儿具有规则意识和实现有意记忆。

最后我会与家长沟通,当幼儿出现这样的行为时,我们不能置之不理,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让幼儿把玩具放好后再离开,幼儿整理后我们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强化这样的行为,直至养成好的习惯。也会在平日工作中做好榜样,对教室的物品进行整理和归为,潜移默化影响幼儿的行为。

以上是我的作答,谢谢各位考官的聆听。 18、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1.内容上:提前教授小学知识。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 2.方法上:注重讲授与灌输。不注重通过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去获取经验和知识。 (二)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1.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一方面,幼儿的学习应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超前教育会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阻碍智力发展;另一方面,违背幼儿的天性,导致其产生畏难、厌学情绪。 2.加重家长的焦虑和压力。加重家长经济压力的同时,加剧教育心理焦虑,使家长思想上更加认为必须对幼儿进行超前教育。 (三)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 1.家长跟风、功利化的心理; 2.小学教学\零起点\政策落实难;

3.对违规办园办班行为的监管力度不够;

4.部分幼儿园及幼师一是科学保教理念及能力不足,二是迎合家长,把教授孩子更多知识作为核心竞争力。

(四)去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举措

1.落实规定。各级幼儿园要严格落实与积极配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

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①教育部门及幼儿园要广泛宣传科学育儿理念,引导全社会,尤其是家长们放手让幼儿在玩中学、享受童年;②教育主管部门需加强对于幼儿园园长、师资的培训。 3.提升科学保教能力。幼儿园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在日常教学中注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注重幼儿兴趣、习惯的养成、智力的开发。

4.加强监督管理。①各地政府要将去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专项整治工作责任到人,对违规行为要责令限期整改;②对幼儿园、培训机构年检一票否决,并进行追责;③教育主管部门可号召家长和社会各界进行监督举报。

19、如何帮助角色游戏中的“弱势幼儿” 一、什么是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通过角色扮演锻炼幼儿的表达、协作等能力,但是在保教实践中经常出现\不合群\的幼儿,他们不知道自己如何融入角色、如何与其他角色相处等,幼儿教师需要帮助这部分\弱势幼儿\,让他们享受到角色游戏的乐趣。因此, 二、帮助角色游戏中\弱势幼儿\的措施 1.定制游戏规则。

(1)根据游戏及平时幼儿表现制定游戏规则,游戏规则要兼顾到每个幼儿,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游戏并有充分表现的机会。

(2)游戏规则制定要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一定,表述要简单准确,便于幼儿理解。

(3)鼓励幼儿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尤其是教内向的幼儿,应主动询问其想法及角色意愿。 2.及时介入。

(1)角色游戏中,教师绝不能\置身事外\,让幼儿处于自由活动状态,而是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并做好记录。

(2)对于不与他人交流,且游戏中漫无目的或参与不积极的幼儿,应及时介入,如上前询问,可以用\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等句式询问,并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 3.支持强带弱。

(1)游戏分组时,要兼顾幼儿的表达能力、积极程度等,进行差异化分组。

(2)对平时表达积极地幼儿给予\带队\鼓励,让其带领\弱势幼儿\共同参与游戏。 4.鼓励幼儿参与评价

游戏结束后,鼓励幼儿评价自己及他人的表现,诱导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对于\弱势幼儿\需要教师点名让其发言,给予\弱势幼儿\表现的机会。

20、如何理解学前教育“坚持游戏化,拒绝小学化”这句话?

近年来,小学化的现象日趋严重,幼儿园和家长都重视儿童的学习,甚至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将算数、写字等内容纳入课程,这也正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需求,但他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小学化的危害,所以\坚持游戏化,拒绝小学化\迫不及待。 我们要坚持游戏化,《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幼儿来说,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消遣,还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和技能,丰富儿童的知识,激发想象力,游戏也可以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儿童在游戏过程中的心理氛围是宽松、自由的,可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游戏中的审美活动也有利于发展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游戏适应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需要,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很大的价值。

同时,我们要拒绝小学化,1996 年 1 月原国家教委会在一些省份学前班教育的试点的基础上,颁发了《学前班工作评估指导要点(试行)》。其中明确规定,学前班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五至六岁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创设良好环境,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为培养一代新人打下良好基础。\学前班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注重发展幼儿的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求幼儿学习拼音、书写汉字、学做算术题(笔算)。\学前班教育小学化会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学化倾向出现的原因可能有:受当代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还有就是幼儿教师自身教育能力不足和幼小衔接机制的不完善,使幼儿过早面临升学压力。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各地教育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出台措施规范学前教育,淡化其浓重的应试功利色彩,让幼儿教育回归本位。

(2)幼儿园遵循教育规律,转变教育理念,将教学重点从学习外语、拼音、识字转向重点培养孩子真善美的价值观、与人相处的能力、创造力与想象力等。

(3)家长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潜在危害,改变以往的功利和焦虑心态,真正还孩子一个宽松、快乐的生活环境。

(4)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教育观念的提升,即明确幼儿教育需要什么,要做什么;教育方法的改进,即通过更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提 高教学效率。

(5)完善幼小衔接机制,避免幼儿面临升学压力。

总之,无论从幼儿园还是家长方面,都应该认真贯彻《纲要》和《指南》的思想,坚持游戏化,拒绝小学化,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1、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自己吃饭,在家却要追着喂?

孩子在幼儿园自己吃饭,在家中却要追着喂,这是幼儿保育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家长对此很无奈,也找不出具体原因在哪里,这样就会导致亲子关系发生变化,也不利于幼儿膳食的吸收以及身体的正常发育。幼儿在幼儿园中和家里吃饭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具体原因如下: 1.家长的溺爱。

现在孩子都是家中宝,是父母的心头肉,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对于孩子各个方面都尽量达到孩子的要求,而不考虑事情的结果。对于孩子吃饭问题同样如此,在家里,父母没有对孩子吃饭问题作出具体的要求,比如:吃饭不挑食,吃饭过程中尽量少说话,安静吃饭,每天饭量要达到基本要求,不能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吃多少吃多少。父母对孩子吃饭问题的暂时姑且让步,家长和幼儿园的要求不一样,是造成孩子在家里吃饭要家长追着喂的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2.父母与幼儿教师言行不一致。

环境会影响孩子的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榜样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不知不觉的。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在教导孩子时吃饭要不挑食、不偏食、安静吃饭,自己却在生活中挑食,这造成了言语和行为的不一致,对孩子的引导也就大打折扣。 3.无关刺激的干扰造成幼儿注意的分散。

幼儿的注意是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容易被新异的、多变的或强烈的刺激物所吸引,加之注意的稳定性较低,容易受无关刺激的干扰。在家中,孩子的注意容易被周围的玩具或者其他事物所吸引,导致了注意的分散,使他们不能将注意力放在饭菜上,同时,幼儿的自控能力差,也是他们注意不能集中到饭菜的一个主要原因。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可以具体这样做: 1.家长提出明确要求。

家长可以在饭前循循善诱告诉幼儿吃饭的注意事项,如:饭前要洗手,吃饭时要尽量不说话,不挑食、不偏食,菜饭结合。除了要在孩子吃饭前提要求,在平时生活中,也要进行渗透教育,进行生活化教育,让幼儿逐步养成吃饭的好习惯。 2.父母要当幼儿生活的好榜样。

由于幼儿好模仿,父母不仅要告诉幼儿怎么做,还要以身作则,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言行一致,做幼儿生活的榜样。 3.吸引幼儿兴趣

家长可以将饭菜做的富有造型,这样就会足够吸引幼儿兴趣,比如:将幼儿不愿意吃的菜变花样来做。除了吸引幼儿兴趣,父母在幼儿进餐前,要将无关刺激拿到幼儿看不到的地方,防止幼儿注意分散。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

22、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结构化面试中,考官会将这一知识点设置成题目,以此来考查考生是否对这一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是否具备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所以,考生在备考时应对这这一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以便在考场上从容应对。

第一,创造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环境条件。

1.为幼儿提供创造性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为幼儿设置可供活动的自然角、美工角、认知角等,给

幼儿安排足够的时间,使其能通过摸摸、玩玩、画画等动手体验活动,激发起求知欲望、创造欲望。

2.为幼儿提供创造性活动的材料。如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纸杯子、塑料杯子、玻璃杯子等材料,以便幼儿观察和操作各种杯子在装满水后的不同。并注意定期增添新的活动材料,为开发幼儿的创造力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 第二,为幼儿提供手脑并用的机会。

手脑并用,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协调发展。教师要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和区域教学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如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设计活动区,并根据幼儿的需要常换常新。 第三,创造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心理环境。

有了以上物质环境的保障,营造创造性的心理环境也很重要。一是消除阻碍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比如,草率否定幼儿的想法,不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等;二是尊重幼儿不同寻常的提问和想法,并给予幼儿认真的解答,同时引导幼儿以自己的思考方式来看待貌似普通的问题,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三是为幼儿的自发性学习提供机会,让幼儿有机会去探索他感兴趣的事物。 23、幼儿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在幼儿教师招聘结构化面试中,命题者常常会考查“幼儿在幼儿园不会自己吃饭,怎么办?”“班里有个幼儿经常找你告状,怎么办?”此类问题,而此类问题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幼儿缺乏一定的独立性。

1.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教师应要求幼儿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学会独立。如学着自己吃饭、穿衣、睡觉、收拾玩具等,让幼儿有一种小主人的感觉,在活动过程中享受独立做事的乐趣。同时,还要对幼儿做出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为幼儿的独立自主发展创造民主、宽松、愉快的氛围。

2.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教师要将对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渗透到每次教育活动中,如:在选择游戏的时候,让幼儿自己去选择游戏角色、游戏环节和游戏方式,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有选择、探索和表达的权利;当孩子们发生矛盾时,不要作为权威者来批判谁对谁错,而是去引导幼儿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当幼儿向老师发问时,要注意启发幼儿自己动脑来找寻问题的答案。 3.通过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让家长了解培养孩子学会独立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配合,并建议家长放手让幼儿去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只有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才能真正提高幼儿的独立能力,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总之,教师应该循序渐进、耐心引导幼儿,多给幼儿自己去尝试体验的机会,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并在这过程中积极鼓励幼儿的每一次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使他们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去独立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24、如何应对幼儿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比较常见的问题行为之一,也是被很多家长和老师忽视的问题,在家长的眼中,孩子们的攻击性行为往往会被认为是小孩子的淘气行为。但恰恰是这种忽视,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带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此,给各位考生就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详细的解读。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在幼儿园中,特别是年纪小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尤为明显,一般表现为咬伤其他小朋友,推搡或踢打其他小朋友。稍大一点的幼儿会采取语言上辱骂加行为上的攻击。另外,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男孩的攻击性比女孩更突出,男孩受到攻击后,会急切地去报复对方,如果任其发展到成年,这种攻击性行为就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 二、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1.幼儿自身的原因

由于幼儿的身心发育不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会管控自己的情绪,也不会与人相处与交往,想

得到某个东西或者自己认为是自己的东西被他人占有的时候,就会用攻击性行为去反抗。 2.家庭原因

在幼儿时期,家长的娇宠放纵,导致孩子占有欲旺盛,稍不如意就以“攻击”的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趣的地步。 三、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攻击是宣泄紧张、不满情绪的消极方式,对幼儿良好的性格养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有着极大的危害,必须予以纠正,通过早期合理的教育预防或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

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引导教育。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面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应正确看待,给予幼儿更多的包容与温暖,积极引导幼儿正确发泄情绪。例如,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同时,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以此来引导幼儿通过从事此类活动来转移注意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互相交流与分享对幼儿进行教育。例如,让没带玩具的幼儿和带玩具的幼儿一起玩,体验分享的快乐,并合理分配材料和场地,维持一个稳定的环境和秩序。

另一方面,与家长形成合力。教师要引导家积极改进育儿的观念和方式,引导幼儿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会分享,并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培养幼儿正确交往的态度,教会幼儿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对幼儿的无理要求绝不姑息迁就。 综上所述,在面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相关问题时,考生可以借鉴上述内容充实自己的答题内容,选取适合的语句或者内容作为答案的一部分。 25、如何应对幼儿好胜心强的问题

在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中,由于幼儿具有较强的好胜心而引发的行为问题是比较常见的。因此,在幼儿教师结构化面试中会经常出现与幼儿好奇心有关的题目,以此来考查考生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考生在备考时应对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有充分的了解,以便在考场中很好地应对。下面,通过举例给大家进行讲解。

题目:小明在做游戏时,必须得第一,如果不是第一名,他就嚎啕大哭。作为老师,你怎么办? 分析:小明处处爱争第一,是幼儿好胜心强的表现。好胜心强还有其他的表现,比如,有的幼儿好面子,渴望鲜花和掌声,如果没有赞许的声音,幼儿会觉得丢了面子、很受挫折,从而发脾气。 所以,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考生应将如何引导幼儿正确对待输赢作为解决问题的目标,结合实践经验给出具体可行解决办法。 在遇到题目中的情境时,考生要注意在答题时不要出现阻止、指示和批评教育等解决问题的方式,因为这样虽然暂时解决了幼儿哭闹和不高兴的问题,但是根本问题还是未得到解决,会使幼儿的这种行为继续下去,不利于幼儿良好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反之,老师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来安抚幼儿的情绪,无条件地接受幼儿的情绪,尝试着和幼儿沟通,给他鼓励,如告诉他:“老师知道你没有拿到第一名很伤心,虽然没有拿到第一名,但是你很努力的完成所有的任务,还是做得很棒。”或者给幼儿一个拥抱和微笑,让幼儿知道失败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在解决完当下的问题之后,还要进一步分析幼儿好胜心强的原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防止此问题反复出现。一般来说,幼儿好胜心强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不能正确对待输赢,三是受到父母的影响。

针对这些原因,考生可以加入老师如何在保教中注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正确面对挫折这部分内容。比如,在平时的活动中,老师要适时多一些赞美和掌声,给予幼儿鼓励,满足幼儿的虚荣心,让孩子在成功中收获更多自信,并在失败时引导幼儿面对自己的不足。还可以通过家园合作来引导幼儿正确对待输赢和挫折,如可以提出“建议家长学会接纳孩子的感受,不训斥不批判,引导孩子接纳自己的缺点,学会欣赏别人,不要过度赞美孩子”的建议。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总结得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即一方面表明自己处理此问题的态度、目标

或原则等。另一方面阐述具体的解决办法,如,合理引导、寓教于乐、家园共育等。希望以上的介绍对大家的考试以及将来的保教工作都有所帮助。

26、作为幼儿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现在有很多的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以“小皇帝”“小公主”的角色成长着,大多数的家长都会采取“保姆式”的养育方式来对待孩子,所以当幼儿入园后,往往会呈现出对家长的过度依赖、安全感缺失以及意志薄弱等问题。那么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让幼儿能够自理、自立。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1.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独立性的培养

在幼儿园中,很多幼儿教师为了省事,往往会替幼儿包办许多事情,这样必然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注重从生活细节入手,提高幼儿的基本生活技能。比如,用餐时让幼儿自己盛饭、吃饭、洗碗;午睡前后让幼儿自己收拾床铺,学习自己穿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和辅助工作。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吃饭、穿衣等事情自编成儿歌,也可以在幼儿中间开展“谁是生活小能手”的比赛活动,以此更好地鼓励幼儿养成独立生活的好习惯。 2.在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要适当放手,不要过度保护

3-6岁是人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幼儿往往有较为显著的特点,即好奇、好想、好问、好动。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的特点主动引导其积极思考,使其在实践中逐渐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同时,当幼儿提出问题时,教师可以先给幼儿创造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和挑战困难的机会,并在必要时给予帮助。此外,在集体活动中,对于幼儿想玩的游戏、想要扮演的角色和想要参与的游戏环节等,都应该由他们自己决定,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有表达、选择、探索的自由,教师应该少加干涉,以此让幼儿得到自我锻炼和体验的机会。 3.家园共育,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共同培养幼儿独立性

教师要时刻与家长沟通,传递保教理念,并且让家长相信幼儿通过平时的历练能够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同时,也要尊重幼儿,尊重一个完整生命的成长过程。家长和教师应循循善诱、耐心引导,鼓励幼儿进步,帮其树立信心,使幼儿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总之,陈鹤琴先生说过:“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终身受其累。”未来是属于孩子们的,孩子们的未来由他们自己去主宰,自己去创造。 27、如何对待题目中“天真、好奇”的幼儿

幼儿与中小学的学生有着不同之处,他们对事物是懵懂的,是天真无邪的,而且他们难以判断是非,常常会提问一些好笑的问题。而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承担着培养祖国花朵的重任,一定要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 1.摆正心态,尊重幼儿

幼儿教师一定要理性看待幼儿的好奇行为,虽然有时幼儿的提问会有些“刁钻”,但那是幼儿真实的想法,也是他们希望得到科学答案的表现。幼儿教师一定要正确认识这是幼儿的行为特点,不能嘲笑幼儿。

2.面带微笑,鼓励幼儿

面对提出问题的幼儿,幼儿教师要面带微笑,不可对幼儿表现出不耐烦或者愤怒等负面情绪,而是要积极回应幼儿。微笑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温暖和爱,所以幼儿教师要面带微笑,并肯定幼儿大胆提问的精神和行为,引导其他幼儿也要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 3.耐心解答,回应幼儿

幼儿教师要正面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不可随意转移话题,或者忽略幼儿的问题,不作回答,这会严重打击幼儿提问的积极性,慢慢就会削弱幼儿的思考能力。所以,幼儿教师一定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解答幼儿的疑惑之处。如果幼儿提出的问题,自己也不懂或者不擅长,那么也要实事求是,不可“糊弄”幼儿或者答非所问。比如可以调动其他幼儿的智慧,让各个幼儿集思广益,或许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也可以如实告诉幼儿自己不是很懂,需要课后查阅一下资料后确定一下。

需要注意的是,幼儿教师在课后一定要查阅相关资料,把幼儿的问题当成重要的事情,不可忘记,并在弄清楚之后,主动告诉幼儿答案。

由此可见,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常识,从而及时、科学地回答幼儿的问题,解答幼儿的疑惑。

在结构化面试中,经常会有幼儿提出奇怪问题的题目。

例题1:你在班里的植物角种植了豌豆,当豌豆发芽了,你带着班里的小朋友进行观看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却对你说,老师咱们种一只小白兔吧。作为幼儿教师,你该怎么办?

例题2:一个孩子跑丢了,最后终于找到了,但是当时她的身上全是红墨水,她看见老师之后开心地问道:“老师,我漂亮吗?”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办?

考生在回答上述问题时,要有平和的心态,理性看待幼儿的“可笑”问题,并遵循上述原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作答。

28、幼儿结构化之幼儿胆小行为的应对 1.胆小行为形成的原因分析

幼儿胆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性格的,也有环境造成的,如遭受到欺侮因而在交往时退缩等等,而且先天的和环境的往往交织在一起。 (1)遗传的作用

人的神经系统类型在性格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人的气质影响着性格特征的外部表现。研究表明,神经系统的某些遗传特性可能影响到某些性格的形成,加速或延缓某些行为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2)家庭的影响

家庭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研究证明,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生活氛围和父母的性格对幼儿的性格形成有明显的影响。此外,家庭的政治经济地位、父母的文化素养、为人处世方式、幼儿出生顺序等因素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发展。

(3)幼儿园教育的作用

幼儿园的教育和教学对幼儿性格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2.幼儿教师如何帮助幼儿克服胆小行为

教师应该耐心地帮助幼儿,使幼儿从教师的话语中、行为中感受到关爱和信任,这对消除幼儿的胆小非常重要。 (1)多鼓励幼儿

教师要用赞赏的眼光看幼儿,多给那些胆怯幼儿必要的关怀,经常关注他们在幼儿园的表现,以消除幼儿的胆怯。只要幼儿有一点进步,教师都要给予热情和真诚的鼓励,帮幼儿重建自信。这样,幼儿在教师的不断表扬和反复鼓励下,产生被认可、被接受的感觉,增强了大声讲话的信心,有助于消除讲话时的紧张感,从而克服胆怯。 (2)用多种方式引导幼儿

教师要积极创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如区域活动、娃娃家等。在这种氛围中,幼儿的个性可以尽情展露,如出现爱说话、玩闹、蹦跳等表现。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角色游戏教育引导幼儿,让幼儿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扮演的角色,避免用枯燥乏味的说教。 (3)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教师不必事事抢在幼儿前面,不必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可以明白地告诉幼儿他们应负责的内容,逐渐让幼儿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如安排幼儿轮流值日,通过劳动来培养幼儿责任感,有利于克服幼儿的胆怯行为。

29、幼儿大喊大叫行为的应对 1.行为分析:

幼儿出现大喊大叫行为,可能的情况是,在过去的某个时刻,这名幼儿发现一旦他发出喊叫声,成人就会很快地予以回应。大人们的这种反应只会强化他的这种行为,待下次他想得到成人的回应时,他就会喊叫。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我们知道,在课堂上大喊大叫,对班级正常秩序来说是一种扰乱因素,如果考生在作答时提到必须要尽快地予以制止。那么不言而喻,这种制止强化了这名幼儿的喊叫行为,而这种行为只要得到了教师的关注,就会一直持续下去。那么到底该如何应对这一棘手的问题呢?下面将为大家总结出了实施的步骤,予以参考。 2.实施步骤:

(1)强化适宜的行为。

当试图消除幼儿的某种行为时,就先让幼儿了解你的期望和要求。因此,你要经常通过表扬这名儿童的适宜行为来表达你对他的期望。值得表扬的行为包括,将音量保持在低水平、参与活动和社会性的游戏、参与讨论等。最初要尽可能多地强化这些行为,之后,当这名幼儿的喊叫行为减少时,你就可以逐渐的减少表扬次数,直到减少到与其他小朋友相当的程度。 (2)安排“专门喊叫”的时间。

要在可以吵闹和不可以吵闹的区域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告诉所有幼儿,当他们在户外活动时,他们有一个可以吵闹的时间。鼓励他们把吵闹“保存”到那个时候再发泄出来。把这个吵闹的时间安排在你觉得适当时,例如,你可以给幼儿几秒钟的时间,允许他们在这段时间里随心所欲地发出噪声。

安排“专门喊叫”时间的原因是要让幼儿制造噪声的冲动得以通过正当的途径发泄出来,同时对喊叫的适当时间、地点做出规定。当他们对喊叫行为的兴趣减退时,你可以停止安排此类活动。此时,过去发出不适宜噪声的幼儿就会显著地减少甚至是完全停止这种行为。 (3)忽视这名儿童的喊叫行为。 当幼儿喊叫时,先不要以任何方式给予回应。因为当这些关注中止时,幼儿的此种行为就会减少。同时,在幼儿减少喊叫的行为时,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表扬这名幼儿的适宜行为,将你的要求尽可能清晰的传达给他——适宜行为会得到关注,而喊叫只能被忽视。

30、问题: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很喜欢吃薯片、果冻等营养价值不高的食品,这些食品又被称作“垃圾食品”,作为幼儿园老师,你会怎么纠正这个不良习惯?【幼儿园】 【参考答案】

垃圾食品不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危害,而且极易导致儿童过早肥胖、龋齿、消化不良等病症。因此,作为老师,我一定会教导儿童少吃垃圾食品,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

首先,设置教学情境,让幼儿了解注意饮食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如通过让幼儿观察有关饮食卫生安全的系列图片,引导孩子思考和讨论图片中小朋友拉肚子、牙疼、肥胖的原因,让孩子体会到哪些食品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并引出垃圾食品和绿色食品的称谓。

其次,通过多种方式,教会孩子区别垃圾食品和绿色食品。如通过抢答比赛(由老师说食品名称、幼儿抢答是绿色食品或垃圾食品)、食品分类游戏(教师准备一些食品,让幼儿把健康食品放在绿篮子里,垃圾食品放在红篮子里)强化孩子的健康理念。

最后,我会在家长开放日,提醒家长要重视孩子饮食问题。我会把提前制作好的幼儿健康饮食手册,发给每位家长阅读。此外,我还会建议家长们要培养孩子经常锻炼身体、饮食规律的好习惯,杜绝给孩子购买营养价值不高,反而可能对身体有害的食品。

31、问题: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你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幼儿园】 【参考答案】

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进餐习惯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但是,目前超过九成的孩子存在着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的进餐习惯。所以,幼儿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的进餐表现,采取不同的方法纠正幼儿不良的进餐行为,帮助每一个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首先,餐前要及时帮助幼儿调节情绪,可以进行一些安静活动,使幼儿兴奋的情绪逐渐恢复平静。比如,可以通过讲《小黄莺吃饭》的故事,使幼儿形象地了解食物对人体身体健康的作用;可以通过一些儿歌,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们一些用餐礼仪;也可以在餐前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介绍今天的食物,让幼儿带着愉悦、期待的心情去用餐。

其次,就餐过程中及时纠正幼儿偏食、挑食的情况。比如,利用幼儿爱模仿动画人物的特点,告诉他们哪种食物是哪个动画人物爱吃的,从而让幼儿爱吃这种食物。同时,对于挑食的儿童,可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有的孩子不喜欢吃青菜,开始可以少给他一点,以后逐渐增加,让他慢慢适应。当然老师也要有意识的把进餐好的幼儿与偏食、吃得慢的幼儿座位安排在一起,用身边的榜样影响带动他们,当幼儿某些方面有了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再次,进餐结束以后,老师要引导孩子将自己餐桌上、碗里的食物残渣清理干净,倒在指定地方,并把碗筷轻轻的放在固定地方,养成饭后漱口、用毛巾擦嘴的习惯。

最后,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培养单靠在幼儿园的培养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园教育统一,才能收到效果。教师口头嘱咐或利用家长宣传栏向家长介绍了孩子在园进餐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偏食、挑食对孩子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引起家长的重视。同时,要求家长在家以身作则,谨言慎行,帮助幼儿改善不良的进餐习惯。

32、问题:在幼儿园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没有自理能力的幼儿。如果你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你会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幼儿园】 【参考答案】

所谓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完成生活活动的本领,如穿脱衣裤鞋袜、进餐、盥洗等能力,它是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幼儿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因此,针对当前幼儿自理能力差的现状,我会通过幼儿园教育和家长引导两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自理意识,教给幼儿一定的自理技巧。第一,充分利用幼儿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创设游戏情景,在游戏中培养自理能力。如收拾玩具设计成“帮小玩具找家”、擦自己的小椅子设计成“给小椅子洗澡”的游戏。第二,可以将一些日常生活细节变成儿歌,帮助孩子记忆。如洗手歌、扣纽扣儿歌等。第三,采用示范方法,教给幼儿一些常用的生活自理方法,让幼儿从中体会自己动手的乐趣。

积极寻求家长的帮助,让其做好生活的引导。家长在生活中要改变“事事包办”的习惯,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洗手帕、穿衣服、系鞋带),以此让幼儿逐渐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

总之,孩子自理能力的养成,需要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家园同步教育,才能更为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综合分析类 【题目来源】

1月7日 下午 吉林省松原市 结构化面试考题 【考题一回顾】

孩子们在区域活动的时候特别乱,老师却不管并说让他们自由活动。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 让幼儿自由活动的理念是符合幼儿教学要求的,但当幼儿出现问题时,老师要适时介入引导,而不是放任自流,否则就失去了区域自由活动的意义。 2. 对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区域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如果老师过于限制幼儿的自由,就无法实现区域活动的作用。但是,老师也不能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过于“自由发挥”。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盲目地给孩子自由,会导致活动秩序混乱,无法实现活动的意义,更不能达到在活动中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的目的。 3. 提出建议。老师需要让自由和规则并存,在制定规则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合理创设区域活动的空间位置,制定活动的时间和规则,做好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区域活动的目的。 【题目来源】

1月7日 下午 天津市 结构化面试考题 【考题二回顾】

在幼儿时期,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大量的兴趣班。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 很多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希望孩子从小就一专多能,加之社会竞争激烈,便给孩子报了大量的兴趣班。这种行为虽然可以理解,但我并不支持。

2. 分析家长的这种行为的不当之处。在幼儿阶段,家长和教师都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所以,家长的这种行为这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长此以往,容易使幼儿产生厌学、畏惧等不良情绪,不利于幼儿的长久发展。

3. 提出建议。幼儿教师应该帮助家长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树立新的教育观,使家长意识到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各项精神品质更加重要,引导他们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 二、落实解决类 【题目来源】

1月7日 下午 云南省昆明市 结构化面试考题 【考题一回顾】

班上有个小朋友性格孤僻,不愿和其他小朋友玩。对此,你会如何解决? 【参考答案】

1. 幼儿性格孤僻会影响其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因此,我会正确引导,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他成为阳光、快乐的孩子。

2. 阐述具体的解决办法。首先,和幼儿进行沟通。我会引导孩子说出他为什么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玩的原因,了解他对幼儿园和家庭的感受,并对他表现优秀的地方提出表扬。其次,多创造该幼儿与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机会。比如,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我会给他指定一个他擅长和喜欢的角色让其参与到游戏中来,并在全班对他的表现进行表扬,以此建立起该幼儿的自信心,培养他的表达能力,使其在游戏中享受和同伴相处的快乐,改变孤僻的性格。最后,主动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我会向家长讲明其中的危害,建议家长多陪伴孩子,多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多带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使孩子愿意主动与人交流。 【题目来源】

1月7日 下午 江苏省苏州市 结构化面试考题 【考题二回顾】

班上有个孩子经常在课堂上走神,很难集中注意力听讲。对此,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1. 幼儿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原因在于他们很容易受外界新奇事物的影响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对此,我不会一味地批评,而是会换位思考,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开展教学,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阐述具体的解决办法。首先,与该幼儿耐心沟通。我会了解他平时最喜欢上的是哪门课程,喜欢的玩具有哪些等,并询问幼儿走神的原因,向其讲解集中注意力听课的重要性。其次,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课堂上,我会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游戏、比赛、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若发现该幼儿又走神时,我会通过提问或者奖励小红花等方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同时,我也会在教学过程中巧妙使用简单易懂、形象丰富的课堂语言,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最后,与幼儿家长沟通。我会向家长说明情况,共同解决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题目来源】

1月7日 下午 福建省福州市 结构化面试考题 【考题三回顾】

一些幼儿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已经五岁了,但认识的字很少,也不怎么会算术,便要求幼儿老师教孩子拼音和识字。作为老师,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1. 让幼儿提前学习拼音、识字、算术等小学知识,很容易使幼儿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面对家长的要求,我会积极应对,解释清楚。

2. 与家长耐心沟通。我会对幼儿家长的心情表示理解,并讲明利害关系,比如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会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心理,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严重时可能会让孩子患上“失语症”,以此让家长真正理解“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 3. 以此为契机,与园长商量在召开家长会时邀请育儿专家“现身说法”。通过“案例分享”和“互动答疑”的方式,使家长明白幼儿教育小学化既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又会令孩子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4. 让家长了解我园的教育理念。我会真诚地邀请家长参与亲子课堂,使他们亲身感受孩子在园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充分肯定我园科学的育儿方式。 【题目来源】

1月7日 下午 山东省德州市 结构化面试考题 【考题四回顾】

如果幼儿园领导安排给你负责幼儿安全的职务。对此,你会怎么办? 【参考答案】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所以,当幼儿园将这么重要的工作安排给我时,我一定会认真负责,保护好每一个幼儿。

2. 在每天上学、放学、吃饭等时间段,做好对幼儿的基本保障工作。例如,我会定期检查幼儿的体温,认真查看幼儿午睡是否安全等。同时,在每次的区域活动时,提前检查好活动区的设施是否安全。

3. 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我会通过做游戏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安全教育内容融入到游戏中,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幼儿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比如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知道家长不在身边时,不能要陌生人的食物等。同时,将这些知识编成儿歌,便于幼儿记忆。

4. 与家长形成家园合力,共同教育。我会通过家长会、家园开放日等活动,向家长们讲述一些生活中保护孩子的安全知识,希望家长将这些安全知识讲给孩子,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幼儿园教师结构化面试真题及指导

幼儿园结构化面试指导及真题解析结构化面试,也称标准化面试、结构化问答,是根据所制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特定的问题、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严格遵循特定程序,通过测评人员与被试者进行语言交流,对被试者进行评价的标准化过程。简而言之,结构化就是考官抛出问题,考生进行作答。那对于结构化的问题应该怎么作答呢?在这里我们一般将题目分为职业认知类、保教活动类和综合分析类。其中主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kbff3jbm568ub00wtu64vbt01gdv9005f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