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上期望的总称。 (1)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 岁) ; (2)自我中心的认识性别角色(3~4 岁) ; (3)刻板的认识性别角色(5~7 岁) 。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八)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福禄贝尔于 1837 年在德国创建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并于 1840 年正式命名为 “幼儿园” ,成为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2.A【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D【解析】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4.B【解析】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5.B【解析】奖励性规范是对法律关系参加者做出有益于社会的行为时给?? fc1 ?奖励的规范。 6.B【解析】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观察模仿学习。
7.D【解析】按学习结果,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 度、动作技能。
8.D【解析】幼儿的观察一般是笼统的,看得不细致是幼儿的特点和突出问题。 9.A【解析】这是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10.A【解析】距离知觉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复合知觉,3 岁幼儿距离知觉发展还不完善,他 把握不住距离。
11.A【解析】机械学习是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 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
12.A【解析】观察法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
13.B【解析】1.5~2 岁的儿童表象开始发生,从此儿童的注意开始受到表象的直接影响。 14.C【解析】胆汁质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
15.C【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16.B【解析】自我中心是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典型特征。 17.A【解析】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生 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18.D【解析】5~6 岁是幼儿学习书面语的最佳时期。 19.B【解析】3 岁以前是幼儿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20.D【解析】建构主义教学方式有随机通达教学、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三种。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目标是人们预期的教育结果,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已在头脑中观念地存在 着的教育结果。
2. 不作为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不作为致人损害的行为。 3.幼儿常规是指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规则, 具体是指幼儿园对于幼儿什么时候应进行什 么活动、活动中应遵守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活动要采取什么方 式等方面的要求。 4.游戏是一种主动、自愿、愉快、假想的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5. 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 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的时期。
41
6. 有意义学习是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 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1)申请; (2)受理; (3)审理; (4)决定; (5)执行。
2.(1)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2)培养幼儿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3.(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4.(1)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与献身精神; (2)热爱儿童; (3)尊重集体和团结家长。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1)爱玩、会玩,活泼好动; (2)思维具体形象; (3)开始接受任务;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2.(1)儿童的学习应与现实情境相类似,以解决儿童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 习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将学习内容抽象化,脱离具体情境,而应呈现不同情境中的类似 问题; (2)这种教学过程与儿童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相类似,教师不是将事先准备好的内容教给 儿童,而是提出儿童可能遇到的问题,支持儿童自主探索,在特定情境中解决问题;(3)这种教学不采用独立的、脱离情境的测验方法,而是采用融合式测验法,在学习中解 决具体问题的过程本身反映了儿童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效果,或是进行与学习(问题解决)过程 一致的情境化评估。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1)注意倾听。教师要用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表示关注、接受和鼓励幼儿的谈话,在倾听 时,教师要有耐心,还要细心揣摩和理解幼儿言语中潜在的意义。 (2)注意身体姿势。一个具有良好沟通技巧的教师在与孩子谈话时,会注意自己的声音、 姿态以及运用和强调的词语。 (3)语言的表达要简明,易于理解。 (4)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使幼儿了解教师的想法。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九)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幼儿园是对 3~6 周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
2.A【解析】裴斯泰洛齐是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3.C【解析】 《费里法案》提出国民教育的免费、义务、世俗化三个原则。 4.C【解析】1996 年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 。
5.D【解析】学前班多半建于城镇、农村,附设在小学,作息制度仿照小学进行。 6.B【解析】杜威提倡“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
7.B【解析】4 岁儿童开始能辨别前后。
8.B【解析】整个教学法是陈鹤琴先生提倡的,他反对分科教学,主张综合的单元教学。 9.B【解析】蒙台梭利创设“儿童之家” 。
10.C【解析】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 2 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 3 小时。 11.B【解析】观察法是对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的婴儿的行为进行研究时常用的方法。
12.D【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述,在 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13.D【解析】陶行知说“6 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
42
14.C【解析】婴儿的喂养过程是建立亲子关系和依恋关系的重要时期。
15.C解析】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表现出和新异刺激不同的反 应,这是习惯化。
16.A【解析】视觉敏度是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
17.B【解析】教育法律规范通常由法定条件、行为准则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 18.D【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应遵循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 19.B【解析】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第二阶段的特点是: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20.D【解析】5 岁时,儿童的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 二、名词解释
1. 治疗模式是指针对儿童某一方面能力缺陷,给予针对性的教育。
2.规则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 的完成,因而又称教学游戏。
3. 强制性规范是指规定法律关系参加者在某种条件或情况出现时,必须做出或禁止做出一 定行为的规范, 它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十分明确具体, 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加以变更或 违反,一般表现为禁止性和义务性的两种形式。
4.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也就是说,社区是区域 性社会。 5.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6.教学做合一是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 “做”是核心,主张 在做中教,在做中学。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2)经典条件作用; (3)操作条件作用; (4)模仿。
2.(1)减少噪声,保护幼儿的听觉; (2)及时发现幼儿听力方面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安排,以免影响幼儿言语的发展。
3.(1)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2)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 (3)创制了“恩物” ; (4)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5)强调作业的重要性。
4.(1)目的性增强; (2)持续性延长; (3)细致性增加; (4)概括性提高; (5)观察方法的形成。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1)帮助幼儿适应环境的变化,消除分离焦虑; (2)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 (3)对幼儿和幼儿的活动真正关注并感兴趣; (4)理解与宽容地对待幼儿的错误; (5)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6)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
2.(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 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强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集体、爱? fc1 ??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 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 格; (4)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趋势: (1)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不断社会化。 策略: (1)合理的生活制度、丰富的生活内容,能让幼儿处于愉快的情绪之中; (2)和谐的家庭生活、
43
良好的情绪示范和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作用极大; (3)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幼儿高级情感; (4)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十)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湖北省立幼稚园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于 1903 年在武昌创立。 2.A【解析】远期目标是指导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的纲领性目标,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A【解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领导体制为园长负责制。
4.D【解析】抑郁质的人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 征。 5.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在不同层次上都存在,要求教育工作者在 教育工作中发现并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
6.A【解析】癸卯学制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了下来。
7.C【解析】形成儿童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
8.A【解析】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9.B【解析】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的想象。
10.B【解析】中期目标即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
11.B【解析】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捏住,这是新生儿的抓握反射。 12.C【解析】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具有初浅性的特点。
13.B【解析】幼儿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使幼儿经常处于快乐的情绪之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 质和发挥成长的潜力。
14.D【解析】在幼儿的交往关系类型中,被拒绝型的幼儿经常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积极性很 高,常有攻击行为。
15.B 【解析】 生活的逻辑没有一般性原则, 不符合客观规律, 而是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出发, 属于“前逻辑思维” 。
16.B【解析】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17.D【解析】根据制定政策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党的教育政策、国家的教育政策、社会团 体的教育政策。
18.B【解析】教师避免使用否定性语句,是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19.D【解析】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程度 fc1 是对儿童身心发展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
20.C【解析】个性不是生来就有的,3 岁以后,儿童的个性开始形成,出现比较稳定的个性 特征。 二、名词解释
1.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敏感期是指个体比其他时候更容易获得新行为模式的发展阶段。
3.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幼儿进行学习,维持学习,并使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 内在心理过程。
4. 教育政策是政党和国家为实现教育目标、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教育方针、政策的 统称。 5.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 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研究方法。
6.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是为完成最 终目标服
44
务的。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1)保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2)维护教育法律的权威; (3)促进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 (4)有利于推进教育法制建设。
2.(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 个月);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 个月);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 个月~2 岁);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 岁以后)。 3.(1)保教结合的原则; (2)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原则; (3)环境育人的原则; (4)整体综合教育的原则; (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4.(1)处理好智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 (2)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注意幼儿知识的结构化。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需要、 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七种。生理需要是指维持生存的需求,如饥饿、口渴、求食、睡 眠等,这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安全需要是指获得安全感,避免威胁的需求。婴幼儿由于无力 应付环境中不安全因素的威胁, 他们的安全需要就显得尤为强烈。 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寻求 温暖和友好关系的需求,包括被他人接纳、爱护、关注、欣赏、支持等。尊重的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如信心、名誉和声望等。求知需要是指个体希望了解自己、他人 及各种事物变化的需要。 审美需要是指对美好事物欣赏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精神层 面提高人生境界的需求。马斯洛指出,只有当个体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时,才可能寻求更高 一级的需要。
2.(1)好学、好问;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个性初具雏形; (4)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1) fc1 明确并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主要矛盾 ①幼儿园入学准备的教育目标; ②幼儿园入学准备的教育对策。 (2)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减缓两者之间的教育坡度 ①调整观念; ②体制方面保持沟通与衔接关系; ③让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工作保持衔接关系,相互靠拢。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十一)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B【解析】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孟子, 《孟子·尽心上》中说: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 之。 ” 3.D【解析】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推动 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
4.D【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动作发展正常、认知活动积极、情绪积极向上、 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等。
5.A【解析】托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思维处在直觉思维阶段,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 旦动作停止或转移,思维活动也随之停止或转移。
6.A【解析】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7.C【解析】选择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 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8.D【解析】根据布卢姆的研究,儿童的智力水平从出生到 4 岁已发展到 50%。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