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广东省初赛)试题
1、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00分,第二部分30分,满分共13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所在的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写在密封线内。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Li—7 C—12 N—14 S—16 K—39 Ca—40 I—l27 Zn—65 Fe一56 S一32 Na一23 Mg—24
第一部分(共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l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火碱液 pH 3 9 7 10 13 有些人昆虫如蜂、蚂蚁等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发红、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上下列物质中的( )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火碱液 D.食醋
2.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分解海水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激光
2H2O ==== 2H2 ↑+ O2↑,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TiO2
A.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B.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
C.TiO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D.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3.“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A表示)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 2H2O2+A=N2+4H2O 则肼(A)的化学式为( )
A.N2H2 B.N2H4 C.NH2 D.N2H4O2
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液面读数为79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70mL,则该生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 ( ) A.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判断
5.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它是含有下列物质的混合物,常温下,它们的沸点如 下表所示:
在常温下使用至无气体放出时,钢瓶中常有一些残液,它最有可能是( ) A.乙烷B.己烷 C.乙烷、丙烷、丁烷D.,戊烷、己烷
6.我国兰州的近代物理研究所曾经研究制出首批重氧气(18O2),其价格远远超过黄金。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8.H21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 C.重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C.18O2是一种化合物
7.物质A里只有1 X 1022个分子,在这些分子里共含有2X 1022个原子,那么A物质一定是( )
A.单质 B.纯净物 C.混合物 D.不能断定
8.在天平的两盘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烧杯,烧杯中各盛l00 g 9.8%的硫酸溶液,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向两个烧杯中同时放入哪组金属,反应终止时天平仍保持平衡( ) A.锌、铁各7 g B .锌、铁各5 9g C.锌、铁各4 g D.锌、铁各3 g 9.有一包不纯的CaCO3样品,其中只含一种杂质,现取该样品5 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2.3 g CO2, 则所混杂质可能是( )
10.室温下,在pH=13的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11.某工厂排出的废水经检验pH<7,并含有较多的Cu2+,它们对人体、牲畜和农作物都有害, 从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切合实际的废水处理方案是加入适量的( ) A.食盐和盐酸 8.硫酸钠和氯化镁 C。石灰石和铁粉 D.石灰石和银
12.现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硫酸、氯化钡溶液、盐酸中的一种。根据下表中它们两两间相互反应的实验记录,推断a、b、c、d的顺序正确的是( )
13.在配制l0%NaCl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NaCl质量分数小于l0%的可能的原因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②配制溶液时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 )
A.①②③④⑥ B.只有①⑦④⑤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②⑨④⑤ 14.质子和中子都是由u夸克和d夸克组成,U夸克带电量为(2/3)e,d夸克带电量为(-1/3)e,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
A.质子由l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l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B.质子由l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C.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l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l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4分)
15.(5分)下表县某地市场销售的~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1)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 (2)用单质碘与氯酸钾发生置换反应可制得碘酸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50瞻该“加碘食盐”中碘酸钾最多约为 mg。
16.(2分)“非典”肆虐时期,过氧乙酸(C2H4O3)是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它无色且有
刺激性气味,具有强氧化性,温度稍高即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醋酸(CH3COOH),请写出过氧乙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17.(6分)如果以碳酸钙、纯碱、水等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钠溶液可以设计如下过程: 加热 水 碳酸钠
碳酸钙 ——→ 氧化钙——→氢氧化钙 ——→ 氢氧化钠
如果以锌、稀硫酸、氧化铜为原料制取单质铜,有两种设计方法,请你按照前面的实验设计格式,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Zn ——→ 方案二:CuO ——→
你设计的方案一和方案二中,方案 操作简便。原因是 18.(4分)近年来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
(2)绿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的过程是 作用,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9.(7分,方程式两分,其余每空l分)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制取氧气这~节内容后,发现在实验室里用5%H2O2溶液加热制O2,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很难复燃。同学们经过认真观察, 猜想其可能原因是 或 。为了验证此猜想是否正确,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热烈讨论,制定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1)第一组同学采取增大H2O2溶液浓度的方法,用l0%的H2O2溶液加热,结果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2)第二组同学从实验装置上进行了改进,效果很好(见图)。 在实验基础上,同学们经过交流讨论,得出了一些结论:
①由第一组同学的实验可得出:影响H202分解产生02的量的多少及分解快慢的因素之一 是 ②第二组同学的实验验证了实验前同学们猜想的正确性,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另有同学在5%的H202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粉末,常温下,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木条复燃;此实验中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l4分):
20.(7分)李同学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将铁钉(生铁铸造)浸没在试管里的食盐水中,一段 时间后,发现试管底部出现了黑色粉末。李同学对此黑色粉末的组成做了如下几种猜测:① ⑤数种物质的混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李同学的上述猜测中,不做实验就可以排除的是 和 (填序
号),理由是 , 你认为黑色粉末还可能是 , 理由是 (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验证黑色粉末是否为Fe粉: (3)李同学将黑色粉末干燥后,用磁铁靠近,发现粉末能被磁铁吸引,于是得出结论:黑色粉末一定是Fe粉,你认为李同学的结论对吗? ,理由是 21.(7分)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主要步骤如下:
(1)为了使MgCl2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选用 ,要使MgCl2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①的量应 ,验证MgCl2已完全转化为Mg(OH)2的方法是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 ; (3)试剂②可以选用 ;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22.(12分)29日晚6时许,京沪高速淮安段,一辆槽罐车与一辆迎面驶来的解放牌大货车相撞后翻倒在地,槽罐车司机逃逸,槽罐车上满载的约32吨液态氯气快速泄漏。与事故发生地相距300米的地方,是一个村庄,住有l万名村民。到3月30日下午5时,中毒死亡者达27人,送医院治疗285人。
相关链接: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在常温下,l体积的水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氯气密度为3.21g/L(空气为1.293g/L),高压下可呈液态,氯气与碱反应生成次氯酸盐(CIO- 为次氯酸根)和金属氯化物等。据专家介绍,氯气被人吸入后,可迅速附着于呼吸道黏膜,之后可以导致人体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水肿、充血和坏死。呼吸道黏膜受刺激,可造成局部平滑肌痉挛,再加上黏膜充血、水肿及灼伤,可引起严重的通气障碍。人吸入的浓度为每立方米2.5mg的氯气时,就会死亡。 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的物理性质是: (2)氯气的化学性质是: (3)为什么储氯罐内温度升高会引起爆炸?(用分子的观点说明)
(4)储氯罐发生的爆炸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5)根据储氯罐发生泄漏时的实际状况请回答:你如何迅速、安全地逃离事故现场?
(6)氯气泄漏发生后,一直在现场待命的消防特勤队立即用高压水网(火碱液NaOH)连续高空稀释,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了氯气扩散。请写出该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23.(9分)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钙的化合物为Ca(HCO3)2,受热易分解,对其加热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盐,它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提出问题】探究Ca(HCO3)2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
【假设与猜想】①小刚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②你认为生成物中固体可能是 。
【设计实验方案】请你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
【现象与结论】如果小刚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 如果你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 由此得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计算题(本题2小题,共l3分):
24. (6分)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了4份石灰石样品(设该石灰石中不含其他碳酸盐),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并回答:
(1)哪次实验数据有明显错误?为什么?
(2)计算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5.(7分)宇宙飞船内,宇航员所呼出的气体要通过盛有氢氧化锂的过滤网,以除去所含的二辐化碳,如下式:
(1)计算l g氢氧化锂所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2)若用氢氧化钾代替氢氧化锂,1 g氢氧化钾能吸收多少克二氧化碳?
(3)利用(1)和(2)所得结果判断用氢氧化锂还是用氢氧化钾来吸收二氧化碳更好?为什么?
第二部分(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
个答案的选错一个不得分,漏选l个扣l分):
1. 溶液中存在有五种离子,其中各离子个数比Cl :
为( )
—
2、如右图所示,烧瓶内盛有X气体,若挤压滴管的胶头a,使液体Y进入烧瓶中,振荡烧瓶,并倒放在铁架台上,将导管伸入滴有Z的水中,打开弹簧夹b,可见烧杯中液体如喷泉一样喷入烧瓶中,并出现颜色的改变,则X、y、z可能是( )
2019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广东省初赛)试题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