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以抑郁为首次发作的双相障碍临床表型分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摘要 目的

了解以抑郁为首次发作的双相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

本研究纳入参加双相障碍临床路径调研的、以抑郁为首次发作的双相障碍患者共1600例,描述人群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信息,以及第1次躁狂发作患者的症状学特点。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就诊患者临床特征,采用卡方检验对目前为第1次轻躁狂/躁狂发作时的症状学表现与复发躁狂的症状学表现进行比较。

结果

首次抑郁发作到第1次轻躁狂/躁狂发作的平均时间为3.63年;从第1次轻躁狂/躁狂发作到双相躁狂诊断平均1.83年,其中仅有45.4%(728例)首次发作即被诊断;从首次抑郁发作到双相障碍诊断平均为5.45年;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就诊的双相障碍患者在既往抑郁发作次数(F=7.119, P=0.008)、既往发作总次数(F=3.980, P=0.04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目前为第1次躁狂发作的患者中排在前3位的症状分别是心境高涨(83.0%,215例)、活动增多(81.5%,211例)、语量增多(79.9%,207例);与复发性躁狂相比,首次躁狂发作的患者出现比平日

更合群(χ2=13.277,P<0.01)、比平日更善辩或诙谐(χ2=10.665,P=0.001)症状的频率高,出现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增多症状(χ2=3.990,P=0.046)的频率低。

结论

以抑郁为首次发作的双相障碍患者确诊所需时间长,首次躁狂发作不易识别,就诊于综合医院的患者抑郁发作更频繁,首次躁狂发作与复发性躁狂症状表现有差异。

双相障碍具有患病率高、自杀率高、误诊率高的特点,常因被漏诊或误诊而导致不恰当的治疗,产生不良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病程和预后

[]

[1, 2]

。其中,以抑郁为首次发

作的双相障碍患者极易与单相抑郁(抑郁症)相混淆3,常需很长时间才能正确诊断。了解以抑郁为首次发作双相障碍患者的疾病特点和首次躁狂发作患者的症状学特点,有助于双相障碍的早期发现和鉴别诊断,避免误诊和误治的发生。

我们通过对双相躁狂临床路径调研(the national bipolar mania path way survey, BIPAS)数据库进行事后分析(post hoc analysis),呈现以抑郁为首次发作的双相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描述首次躁狂发作患者的症状学表现,为早期识别和鉴别诊断提供线索。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2012 年11 月至2013 年1 月对全国26家精神科专科或综合性医院精神科的双相障碍患者进行临床路径调研,共收到有效问卷3 906份,调研采用ICD-10关于双相障碍的诊断标准,调研对象为门诊或住院的处于缓解期、躁狂/轻躁狂发作期或混合发作期的确诊患者。本研究入组对象均来自BIPAS数据库,共入组1 600例患者,研究对象来源流程图见图1。入组标准:(1)首次发作为抑郁发作;(2)汉族;(3)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有足够的视听水平以完成研究必需的调查;(4)年龄和性别不限;(5)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以抑郁为首次发作的双相障碍临床表型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以抑郁为首次发作的双相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纳入参加双相障碍临床路径调研的、以抑郁为首次发作的双相障碍患者共1600例,描述人群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信息,以及第1次躁狂发作患者的症状学特点。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就诊患者临床特征,采用卡方检验对目前为第1次轻躁狂/躁狂发作时的症状学表现与复发躁狂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k73t1g0eg4m0xd0pw4b4c2db011w500m8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