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为先 以书为本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水和水溶液
1.1 地球上的水
1.世界水体构成
水的分布 1.海洋水96.53% 2.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0.94% (1)其他水体1.25% 3.陆地淡水2.53% (2)冰川水68.69% (3)地下淡水30.06% ①永冻土地冰 0.86% ②土壤水 0.05% ③湖泊淡水 0.26% ④沼泽水 0.03% ⑤河流水 0.006% ⑥生物水 0.003% ⑦大气水 0.04% ①海洋水是地球水体的主要部分,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 ; ②水资源:河流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只占总水量约 2.水的存在形式(因温度改变而状态改变) ①液态:地球上大部分水以液态存在, 如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 ②固态:寒冷的极地或高山 ③气态:在空气中 3.水的循环
(1)水循环5个基本环节:① ;② ; ③ ;④ ;⑤ (2)成因
①外因 A. :地表热能的主要来源,水循环的动力 B. :促使陆地水流归海洋放热动力 ②内因: (三态变化) (3)类型
水循环类型 发生空间 循环过程 及环节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降 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下水汽输送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蒸发 海洋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蒸发 冷却凝结成云 降水 冷却凝结成云 降水 蒸腾 蒸发 渗 特点 海洋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海陆间循环的近10倍) 陆地 补充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少 陆地水得到补充, 水资源得再生 意义 ①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 ②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④塑造地表形态
1
以德为先 以书为本
4.水资源分布:
(1)全球水资源分布:时空分布不均 丰富: 附近地区、 地区 匮乏: 地区、 地区 (2)我国水资源分布:
①总量:江河径流总量居全球第6,但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②空间: ③时间: 5.生物与水:
(1)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物质 (2)沙漠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水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
①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 ,主要供水途径是 和 (人体重量的 以上是水分) ②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
1.2 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
(1)实验仪器和药品
①仪器: 、 、 ②药品:水 (2)实验现象
①两个电极产生气泡,正极产生气泡速率 ,负极 ②两支玻璃管液面下降,且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比为 ③负极产生的气体: 正极产生的气体: (3)实验结论: 通直流电
水 氢气+氧气
(4)注意:①常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增强水的 ,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小于1:2:a. ;b. 2.水分子的构成
(1)水由 构成,一个水分子中含有 、 (水由氢、氧组成) (2)氧气由 组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3)氢气由 组成,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2
以德为先 以书为本
1.3 水的浮力
1.浮力
(1)定义: 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2)浮力产生:物体在液体中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前后左右受力平衡) (3)浮力施力物体: (气体) (4)浮力的受力物体: ; (5)浮力的方向: ; (6)浮力的作用点:浸入液体的物体; 2.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气体适用) (2)公式:
(3)理解:①ρ液指 ,非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密度;
②ν排指 (只当物体完全浸入液体时 );
③浮力只与 、 有关,与物体重力、形状及浸在液 体中的深度无关。 3.物体沉浮的条件(实心) 状态 上浮 漂浮 悬浮 下沉 沉底 图示 F浮 V ρ 4.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使用时,
①结构:a. (内有小铅丸或汞); b. (刻度上小下大) ②原理: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不同 (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越小) (2)轮船:
①结构:用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
②原理:采用“空心”的办法使排水体积变大,增大浮力,从而能漂浮
③注意:a.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 (F浮=G),V排变化 b.当地球引力变化,船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3)潜水艇:
①结构:潜水艇的两侧有水舱,可改变水的多少;
3
以德为先 以书为本
②原理: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 来实现的 A.潜水艇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不变,排出水舱的水, ,上浮 B.当水舱中充水时,潜水艇自身重力变大,当 时,悬浮
C.当水舱再充水至 时,下沉
5.浮力的计算:
(1) :①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得示数F1(重力) ②把物体浸入液体中,测得示数F2 ③计算浮力F浮=F1-F2=G物-F拉 (2) :
(3) :悬浮或漂浮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知: (4) :
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 的混合物 (1) :被溶解的物质 (2)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注意:任何气体、固体、液体都能组成溶液 2.溶液特征:
(1)均一性:溶液各部分性质、组成完全 (2)稳定性: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①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②溶液是透明的,但可能有色(如高锰酸钾溶液) 3.溶液的质量与体积
(1)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2)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分子间有空隙) 4.悬浊液、乳浊液(颗粒可用显微镜观察)
(1)悬浊液(悬浮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 (2)乳浊液(乳状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3)特征: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 5.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
①药品存放: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里
②药瓶取用:A.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匙或纸槽;“ ” B.大颗粒或块状:镊子夹取;“ ” (2)液体药品
①药瓶存放:液体药品通常放在 中
②药瓶取用:A.倾倒法:a.瓶塞倒放;b.标签手心;c.口口相接;d.试管略倾; B.量取法:读数与静止时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4
以德为先 以书为本
1.5 物质的溶解
1.溶解性:
(1)定义:指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 (2)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① ;② ;③ (气体还与 有关)(氢氧化钙随温度升高,溶 解度降低)
(3)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内因:① ;②
外因:③ ;④ ;⑤ 2.溶解时吸放热:
(1)放热: 、 、 ; (2)吸热: ; (3)不放热、不吸热: 3.溶液饱和度 (1)概念:
①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称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②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③ 浓溶液: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含有较多溶质的溶液; ④ 稀溶液: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含有较少溶质的溶液; (2)关系:①浓溶液不一定饱和; ②饱和溶液不一定浓; ③稀溶液不一定不饱和; ④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洗稀; (3)判断:保持温度不变,往溶液中继续加该物质,看能否继续溶解; (4)转化:
4.溶解度: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A.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B.要素:① ; ②溶剂: ; ③状态: ; ④单位: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克(20℃) <0.01 溶解性分类 举例 难溶 0.01--1 微溶 1--10 可溶 氯酸钾 >10 易溶 硝酸钾、氯化钠 、 、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 氯化银、碳酸钙 氢氧化钙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A.内因:① ;② B.外因:③ (4)气体溶解度:
A.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某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B.影响因素:①内因: ;
②外因: ; (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低;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5)溶解度的表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