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可贷资金理论的分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可贷资金理论的分析

可贷资金理论(Loanable—FundsTheoryofInterest)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来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剑桥学派的罗伯逊和瑞典学派的俄林该理论试图在利率决定问题上把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完善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和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为了更好的理解可贷资金理论先来了解一下储蓄投资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

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也称为“真实的利率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来源于储蓄储蓄是当期放弃的消费利率在本质上是由于人们放弃了当期的消费而得到的报酬投资者以投资于资本所得的资本边际生产力来支付利息储蓄者因为牺牲当期的消费而获得利息该理论从储蓄和投资这两个实质因素来讨论利率的决定认为通过社会存在的一个单一的利率的变动就能使储蓄和投资自动到达一致从而使经济体系维持在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储蓄和投资的真实数量都是利率的函数利率决定于储蓄和投资的相互作用为了清楚的说明这种均衡机制不妨设储蓄S=S(r)投资I=I(r)其中S表示意愿的储蓄I表示意愿的投资显然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当S=I时利率达到均衡水平;当SI时资金供给

1

多余资金需求这就促使利率下降;反之当S小于I时利率水平上升其机理如图一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古典学派基本上是货币中性论者即他们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只有一种影响-价格水平的同比例变动因此货币供给的变动并不影响利率利率只是由生产率和节约的实际力量所决定的即由投资和储蓄等实质因素决定的于货币因素无关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将心理因素分析引入了利率决定中凯恩斯首先认为将利率认为是对当期放弃的消费的报酬是根本错误的因为延期的消费并不一定能够带来收入他认为人们普遍都有一种流动性偏好利率是对人们牺牲流动性的报酬;其次他还认为储蓄和投资都和实际的收入相关不可能独立的变动从而不能决定利率的高低凯恩斯认为利率是使公众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量(货币需求量)等于现有货币存量(货币供给)的价格因此利率是由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共同决定的货币供给是由银行体系决定的外生变量(由基础货币和存款准备金率决定)与利率没有关系货币需求由消费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需求组成其中消费性需求和预防性需求是外生的投机性需求与利率相关其机理如图二所示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由货币供求决定的在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

2

与实质性因素无关

针对上述两个理论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它们都有其不足之处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在利率决定问题上肯定储蓄和投资的交互作用是对的但完全忽视货币因素是不当的尤其在目前金融资产量相当庞大的今天;凯恩斯指出了货币因素对利率决定的影响是可取的但完全否定实质性因素是错误的可贷资金理论试图在古典利率理论的框架内将货币供求变动等货币因素考虑进去在利率决定问题上同时考虑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以完善利率决定理论其基本主张是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借贷资金的价格取决于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假定我们考察的是一个封闭经济体并且在这个封闭经济体中不存在政府在这样假定下可借贷资金的供给(如图三所示)包括(1)家庭、企业的实际储蓄它随利率的上升而上升;(2)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量可借贷资金的需求(如图四所示)包括(1)购买实物资产的投资者的实际资金需求它随着利率的上升而下降;(2)家庭和企业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即为了增加其实际货币持有量而借款或少存款需要注意的是可贷资金理论中的可借贷资金的供给和可借贷资金的需求均是流量概念而不是存量概念这里所谓家庭、企业的实际储蓄类似于古典学派储

3

蓄投资理论中的储蓄的含义指的是他们手中计划不用于消费部分的货币量即计划储蓄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额类似于凯恩斯利率决定理论中的货币供给量的含义指的是银行体系决定的通过信用创造的当期新增的货币供给量这是一个外生变量可贷资金理论所谓同时考虑实质因素和货币因素的思想充分的体现在了其将整个社会的可借贷资金的供给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家庭、企业当期愿意储蓄的部分(实质部分)和银行体系决定的当期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部分(货币因素)因此可贷资金理论比较完整的描述了社会经济中可借贷资金的来源购买实物资产的投资者的实际资金需求类似于储蓄投资理论中的投资指的是实际的计划投资(实质因素);家庭和企业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加类似于凯恩斯利率决定理论中的货币需求含义(货币因素)同样这种划分也体现出可贷资金理论力图把古典学派利率决定理论和凯恩斯的相统一的思想

4

为了进一步说明可贷资金理论我们用一个简化的模型不妨设(利率为r)

(1)当期可借贷资金供给为Ls家庭和企业的实际储蓄为S(r)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部分为显然S(r)是利率的函数与利率无关是外生变量那么有Ls=S(r)+

(2)当期可借贷资金需求为Ld购买实物资产的投资需求为I(r)家庭和企业的货币需求量为显然I和都是利率的函数那么有

Ld=I(r)+

(3)在当期处于均衡状态时可借贷资金的供给等于可借贷资金的需求因此有

Ls=Ld

即S(r)+=I(r)+

此时即可以求出均衡利率r0如图五所示

5

方程式Ls=Ld或S(r)+=I(r)+说明了可贷资金理论的利率决定过程当LsLd时利率就会下降同时Ld也会增加并在一个较低的利率水平达到均衡;反之当LsLd时利率就会上升同时Ld也会减少并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达到均衡

本文从一个较浅的层次上分析了可贷资金理论的思想方法总的来说可贷资金理论综合考虑了实质因素和货币因素对利率决定的影响将社会经济的实体层面和金融层面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合理的解释了利率的决定过程是当今比较有影响的利率决定理论

6

可贷资金理论的分析 

可贷资金理论的分析可贷资金理论(Loanable—FundsTheoryofInterest)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来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剑桥学派的罗伯逊和瑞典学派的俄林该理论试图在利率决定问题上把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完善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和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为了更好的理解可贷资金理论先来了解一下储蓄投资理论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k5o337u3n1ujtp7zfp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