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研究论文
赋役征银对清代中央财政的影响
研究历史上的河工兴作,在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术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兴趣不减,研究论文已出多篇,主要成果有:陈桦(1)《清代财政与贫困救助》,其主要观点为,尽管清政府始终宣扬和大力提倡扶助社会贫困群体,但政府对贫困的救助基本由地方财政承担,对于维持政府正常运转已很艰难的清代地方财政而言,实际上根本无力实施有效的贫困救助;周琼(2)《乾隆朝“以工代赈”制度研究》,认为工赈的实施增强了灾民自力更生的能力及自救意识,发挥了救灾及增强社会基础设施的双重功效,减少了社会动荡的因素;陈桦(3)《清代的河工与财政》,认为河工的兴作还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具有密切的联系,晚清政府财政收入虽然大幅度增加,却并未能改变河工经费紧缺、水利工程日渐废弛的现状;牛淑贞(4)《18世纪清代中国之工赈工程建筑材料相关问题探析》,侧重于从工赈材料来论述以工代赈的实施;胡梦飞(5)《清代顺治至嘉庆年间徐州地区黄河水灾成因与特点初探》,认为自然气候因素是导致黄
河水灾发生的重要原因,但人为、社会因素也同样不容忽视,等等。
上述论文,或对清代河工的成功经验或弊端作了分析,或对中央财政支持对河工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发现问题,从赋役征银后粮价上涨引发的连锁反应入手,结合其对河工的影响加以研究,希望能够对清代河工的研究领域有所补充。此外,通过研究赋役征银对清代财政的影响,或许能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起到一些借鉴的意义。
在农业社会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农田之本,与农民有根本利害关系,但由于河工的兴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为一项国家行为,它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投资规模和财政状况决定着河工的规模与兴废,河工与财政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中国古代,政府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维护和组织水利事业。在高度集权的清朝,中央政府在河工修治中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兴修河工的每一项政策与施为,都离不开中央财政的运作与支持。应该说,清代的河工与政府财政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财政体制与财政状况的制约和影响。
清代河工的修治,在费用方面清前期基本上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分摊,而老百姓则出劳力。但由于清朝财政体制的突出特点是高度的中央集权,将地方政府自由支配的经费及其权力限制在最低程度,始终是国家财政的基本出发点。清政府将各地征收的赋税划分为“起运”与“存留”两个部分,前者为中央财政所有,后者划归地方财政。由于赋税是当时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起运存留制度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确定了清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规模,起运存留制度也体现了清代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在数量上,起运与存留的比例相差极大,始终是起运的数量多,存留的数量少,而且从趋势上看,地方存留部分有被不断减少的倾向。
根据《大清会典》的记载,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全国赋税银共计28227782两。其中,输送到中央政府的起运银为21938627两,留存地方支配的存留银是6289155两。起运银与存留银所占全国赋税银总数的比例分别是77.7%与22.3%,前者是后者的3.5倍。(6)雍正二年(1724年)各省地丁银共计30281128两,其中起运银为23253005两,存留银为7028123两。起运银与存留银占地丁钱粮总数的比例分别为76.8%和23.2%,前者是后者的3.3倍。(7)嘉庆末年(19世纪初)全国额征赋税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