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精)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

教管 1103班 王维彬 摘要: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 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

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识。 心理理论使得个体能过对自身及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行解 释和预测, 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 社会行为、 个体间理解与社会交往中起至关 重要的作用。 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的各种心理理论, 包括社会认知、 内外情绪智力、 游戏教学等理论。

关键字:心理理论 社会认知 情绪智力 游戏教学

引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心理理论的阐述, 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 理论, 从而能使这些理论研究能运用的实际生活中去, 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本文 主要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 情绪智力理论和游戏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特点 等, 希望这些东西能对人们有所启示与帮助。 接下来就一一介绍一下这三个理论:一、社会认知理论

(一、社会认知的简介 1、社会认知的概念

对“社会认知”的定义 , 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 , 所以关 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 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 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 , 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 的关系的思考 [2]。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 :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 , 即对认知 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弗拉维尔 (Flavell 1998 年提出 :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 , 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 方 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 [3]。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 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4]。

2、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社会认知对象的范围很广, 包括对他人表情的认知、 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对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1对他人表情的认知

人是一种富有表情的社会人,人的表情是反映其身心状态的一种客观指标。 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往往根据他人的表情来判断其心理, 判断的正确程度取决于 认知者对他人表情的认知与解释。 人的表情以面部表情为最重要, 此外身体的动 作与姿态、说话的语调等也是属于人们表情范围之内的种种形式。

(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对他人性格的真正认识, 必须通过长期的观察才有可能。 但对他人性格的某 些方面, 在较短时期内也是可以认识到的。 了解一个人的过去生活道路, 甚至是 了解一个人在家里兄弟姐妹中的排行, 都会有助于了解其性格特征。 对性格认知 的研究,因其缺乏科学的、客观的标准而相当困难。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对的认知包括两层意思:一为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 二为对他人与他人 之间的认知。 在社会生活中, 个体往往根据他人经常表达的意见、 表露的态度和 情绪,来推测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它使得对人际关系认知有一个明显特点, 就是认知者的情感成分参与其中。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是否正确十分重要, 它直接 影响到能否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

(二 、目前社会认知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1、自我中心的研究

自我中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皮亚杰在 《儿童的语言和思维》 一书中提出来的。 自我中心是指个体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 , 不能区别一个人自 己的活动和对象的变化 , 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现象上。在皮亚

杰的理论中自我中心和去自我中心是紧密联系着的。 自我中心意味着对世界的相 对性和协调观点缺乏应有的理解 , 在认识活动中将主客体混淆 , 而把自我的看法 不自觉的强加在周围的人和事上。 随着主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认知机能 的不断平衡 , 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 , 个体能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除出来 , 皮亚杰称 之为去中心化。自我中心是发展变化的一种心理状态 , 在儿童发展的不同年龄阶 段自我中心是以其不同的形式出现的 , 并且每一阶段都有巨大的进步 ; 而且在每一 个阶段 , 自我中心都是由强到弱的变化 , 而去自我中心化总是由弱到强的变化着 , 逐渐发展到自我中心完全解除。克服自我中心 , 达到去自我中心状态 , 倚赖于主 体自我意识的日益发展 , 或者说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 , 意识到自我是主体 , 并把主体与客体区别开来 ; 第二 , 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协调起来 , 而不是把 自己的观点当作唯一正确的观点 [4]。但一些研究者认为自我中心可能会伴随人 的一生 , 永远都不会消失。近几年来发展心理学对青少年的自我中心进行了大量 研究 , 而对成年人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空白。

2、观点采择的研究

通常人们将观点采择理解为 “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 或者是 “站在他人的角 度看问题” 。塞尔曼 (Selman认为观点采择是指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以及发现 这些观点之间关系的能力。赵俊茹把观点采择概括为 :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 , 根 据有关信息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以及作出反应的能力 [5]。观点采择与自我中心 是相对立的 , 观点采择要求个人在对他人作出判断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计划时 把他人的观点或视角考虑在内 , 即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从他人的视角看待事物。 所以个体必须能够发现自己与他人之间潜在的差异 , 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 点区分开来。 因此只有在区分自己与他人观点的基础上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的 推测 , 才是真正采择了他人的观点。 可以说观点采择在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中处于 核心地位。

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一般认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 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 , 不断 的提高的。鲁宾研究发现儿童观点采择与实际年龄之间的相关系数在 0.40—— 0.78 之间。 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关于智力与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 , 相关一般在 0. 10—— 0.78 之间 , 甚至有人发现二者之间无关。目前对于观点采择能力发展阶段 的理

论一般采用塞尔曼的研究结果。塞尔曼及其同事采用“两难故事”法 , 对不 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测试 , 并根据这些儿童的回答把三岁到青春期儿童观点采 择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或水平。水平 0 (3— 6 岁 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 ; 水平 1 (6— 8 岁 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 ; 水平 2(8 一 10 岁 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 水平 3(10— 12 岁 相互的观点采择反应 ; 水平 4(大致 12— 15 岁以上 社会的或习俗的观点 采择 [5]。 由此可以看出 , 塞尔曼刻画的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与皮亚杰的认知发 展阶段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 塞尔曼曾用纵向研究设计考察了不同认知发展阶段

儿童的观点采择水平 , 结果表明 :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与认知发展阶段之间存 在平行关系。

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库得克 (Kurder和 克里尔 (Krile的研究发现 , 受欢迎儿童具有出色的观点采择能力 [6]。维恩伯格的 研究发现社会观点协调能力影响青少年在新的社区中友谊关系的形成。

(三 、社会认知研究的基本趋向 1、内隐研究趋向

传统的社会认知仅仅涉及到有意识的信息加工 , 格林沃德 (Greenwald等人 认为与有意识的社会信息加工相对 , 还存在一个内隐的社会信息加工 , 即内隐社 会认知。 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行为者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 , 但这一经验潜在的对行为者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讲 , 内隐认知 有别于自我报告的认知 , 直接测量对这种研究显然是不适当的。内隐认知研究需 要间接测量 , 这种方法从未告知被试要测量什么以及不需要这方面的自我报告。 杨治良等人曾用加工分离模型和信号检测论证明了社会认知的无意识或内隐成 分 , 并认为内隐态度是可以测量的 , 且明显影响我们的社会知觉和社会判断。 2、发展研究趋向

目前社会认知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毕生发展心理观的影响 , 所建构的 理论往往体现社会认知发展这一议题。 因为只有搞清楚社会认知的发展规律 , 才 能全面揭示社会认知的根本特点及其心理机制。 所以 , 一些研究者在致力于探讨 社会

认知的加工过程等一般特点的同时 , 不仅注意到不同年龄阶段同一认知加 工的发展问题 , 而且越来越趋向于毕生发展的社会认知研究。

情绪智力理论

(一 、国内外情绪智力理论

1、能力型情绪智力 —— J. D. Mayer和 P. Salovey的情绪智力理论

1990年 ~2000年, Mayer 和 Salovey 等人,从首次系统研究情绪智力概念, 将情绪智力作为一种社会智力, 到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一种能力, 而不再将其归为 社会智力,日趋完善自己的理论。

Mayer & Salovey(2000对该模型解释是:该模型仍然可以分为四个维度,第 一个维度, 情绪知觉和情绪识别, 包括来自情绪系统的认知信息和输入信息; 第 二个维度是情绪对思维的促进作用, 包括使用情绪促进认知加工; 第三个维度是 对情绪的理解和推理, 包括情绪认知加工和进一步着眼于问题解决的情绪信息加 工; 第四个维度, 情绪管理是关系到情绪的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情绪。 他们根 据 该 理 论 模 型 编 制 了 第 一 个 能 力 型 情 绪 智 力 量 表 —— MSCEIT(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s。

2、 Goleman 的情绪智力理论

Goleman 的情绪智力理论, Mayer 和 Salovey 称之为混合模型, 1998年以后 的模型有人称为情绪智力的企业模型。尽管 Goleman 的情绪智力理论来源于 Mayer 和 Salovey 最初的理论,但两者相距甚远,目前已成为情绪智力研究领域 的两个方向。

他认为, 情绪智力本质上是一种潜能, 而情绪胜任力是以情绪智力为基础的 一种习得的能力, 反映人们通过学习、 掌握技能以及把这种智力应用到具体的情 景中的能力。情绪胜任力模型为: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移情和社交 技能,由五个因素 25种胜任力构成。 2000年, Goleman 等人又对情绪智力做了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教管1103班王维彬摘要:心理理论”(Theory-of-mind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识。心理理论使得个体能过对自身及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个体间理解与社会交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的各种心理理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k1id4zotf0fluh9boav3qhtz4wh9l00tw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