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诵读(一)习题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课外古诗诵读(一)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描写舟行途中的景色,写出诗人月夜行船的独特体验,抒发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B.诗歌构思精巧,连用五个地名巧妙点出行程,空间的跨度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

C.诗歌用词准确,“入”和“流”从仰视角度写出月映清江的美景,还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D.诗歌中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时的复杂情感。

2.诗人借“峨眉山月”抒写了怎样的情怀?

(二)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这首诗写到了哪个传统节日?从诗中哪里可以看出?

2.“遥怜”二字别有韵味,请从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思想情感这两方面加以赏析。

(四)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诗歌笔法简洁轻灵,意韵深隽。 B.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

C.诗歌后两句间接抒情。“不知何处”写出了征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D.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艺术境界。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这两句的妙处。

答案解析:

(一)1.C 解析:C.“入”和“流”是从俯视的角度来写的,不是“仰视角度”。

2.诗人借“峨眉山月”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抒发了“思君不见”的感慨以及江行思乡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二)

1.C 解析:C.全诗以叙事为主,无直接抒情之语,全诗语言极平易,而含义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2.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三)1.重阳节。“登高”“送酒”“菊”(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作者运用想象,描绘了在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了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四)1.C 解析:C.后两句是直接抒情。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回乐烽前的白沙比作雪,把受降城外的月色比作秋霜,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诗人登城所见凄冷孤寂的夜景,说明了戍守边疆的将士们艰苦恶劣的生活环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诵读(一)习题1

课外古诗诵读(一)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描写舟行途中的景色,写出诗人月夜行船的独特体验,抒发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B.诗歌构思精巧,连用五个地名巧妙点出行程,空间的跨度达到了驰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k0ig75a0p036aw5tvxo0daes3y38300x3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