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必修3第一章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东、中、西部差异(讲义)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中地理 一、考点突破 东、中、西部差异 1. 了解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和划分依据; 2.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

3. 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的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

二、重难点提示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

一、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1.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项目 经济发展水平 工业化、城市化、科技教育水平 东部经济地带 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 较高 中、西部经济地带 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较低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地带抓住发展机遇 国家改革开放的机遇||,积极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发展迅猛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2. 产业结构差异 产业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产业结构 东部经济地带 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 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济地带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的比重 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工业结构 以重型产业为主 3. 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 地带 工业化差异 城市化工业结构 工业化进程 工业产值 东部地带 较快 较高 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城市化水平 城市综合经济实力 较高 较高 中、西部地带 相对滞后 较低 仍然是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 较低 较低 第1页/共6页

差异 城市分布密度 较大 较小 4. 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1)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从沿海到沿长江、陇海—兰新线||,再到沿边境的全方位开放战略||,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东、中、西部地带出现了明显的对外开放差异||。

对外开放时间 对外开放程度 吸纳外资能力 东部地带 较早 较高 较强 中、西部地带 较晚 较低 较弱 (2)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原因是: ①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②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

二、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

我国东、中、西部地带的差异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外开放程度等许多方面||,这些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影响因素 东部地带 属于我国地势最低的第三级阶梯||,以地形 自然因素 自然 资源 城市化社会因素 水平 科教 水平 对外开放程度 发展 经济因素 产业 结构 基础 气候 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有利于开发利用 基本上位于东部季风区内||,(以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水热资源、生物资源丰富||,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淡水资源短缺 较高 高 较高 发展早||,基础好 产业结构相对较优||,第二、三产业比重远大于第一产业||,农村工业化程度较高||,生产力水平较高 中、西部地带 海拔较高||,地形复杂||,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对工农业生产和交通建设极为不利 多属于半干旱、干旱区和高寒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候为主)对农业发展极为不利 各类矿产资源丰富||,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资源丰富 较低 低 较低 发展晚||,基础差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大||,乡镇企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迟缓 第2页/共6页

交通运输状况 地理 其他因素 区位 民族 心理 国际化程度 交通便捷、海陆联运方便 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海运便利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 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面前危机感和紧迫感较强 国际化程度高||,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社会、经济和技术联系 交通通达度差||,交通不便 距海较远||,长期处于较封闭的状态||,缺少东部地带的区位优势 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经济竞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较差 内部联系和对外交流较少||,社会经济比较封闭 【随堂练习】 1. 下列城市由西向东||,分别位于西、中、东三个经济地带的是( ) A. 乌鲁木齐、西安、郑州 B. 成都、武汉、南昌 C. 沈阳、太原、西安 D. 昆明、长沙、福州 答案:D

思路分析:A项中的乌鲁木齐、西安都位于西部经济地带||,郑州位于中部经济地带;B项中的武汉、南昌均位于中部经济地带;C项三个城市分别位于东、中、西部经济地带||。 2. 下列能够实现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做法是( )

A. 把部分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向中西部转移 B. 将高能耗企业向东部转移 C. 在中西部的农牧业地区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 D. 将高科技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答案:C

思路分析:中西部地区生态坏境较为脆弱||,故不能将严重污染的企业向中西部转移;东部地区能源资源短缺||,不宜发展高能耗企业;但东部地区经济、科技均较为发达||,适宜发展高科技产业;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农牧业发达||,适宜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

例题1 (浙江高考)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内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

下列问题||。 全国 青海 河南 黑龙江 浙江 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1.00 0.86 0.82 0.93 1.65 52.57 47.44 42.43 56.90 63.20 城市化水平(%) 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 1.00 0.14 7.74 1.00 0.83 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 1.00 0.95 1.07 0.29 2.56 (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 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 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 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2)四省相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第3页/共6页

B. 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 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 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思路分析:第(1)题||,结合表中信息分析即可得出C项正确||。黑龙江的人均GDP水平比河南高||,但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比河南小||,排除A;表中河南的城市化水平最低||,但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大于青海和黑龙江||,排除B;河南的城市化水平最低||,但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最大||,排除D||。第(2)题||,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黑龙江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最小||,且黑龙江平原面积广阔||,适合发展生产规模较大的商品农业||。青海经济较落后||,科技水平低||,不适合发展高科技产业||,排除A;河南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很大||,不适合发展耗水多的产业||,排除B;浙江人口对耕地的压力较大||,不适合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排除C||。

答案:(1)C (2)D

(成都二诊)下面是环渤海三省二市某年产业结构表||,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北京 第一产业(%) 1. 0 第二产业(%) 23.5 第三产业(%) 75.5 天津 1.7 53 45.3 河北 12.8 52 35.2 山东 9.5 55.8 34.7 辽宁 9. 3 52 38.7 (1)导致北京与其他四省(市)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城市职能 B. 交通运输条件 C. 劳动力素质 D. 矿产资源条件

(2)该地区的第二产业以钢铁和石油工业为主||,其主导因素是( ) A. 水陆交通便利 B. 矿产资源丰富 C. 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D. 技术力量雄厚

思路分析:第(1)题||,北京的城市职能定位为政治和文化中心||,所以其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而且比例大大超过其他产业||,也比其他城市的第三产业高许多||。故选A||。第(2)题||,环渤海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钢铁和石油工业属于重工业||,原料需求量和运输量大||,布局要求接近原料产地||,所以该地区的第二产业以钢铁和石油工业为主||,其主导因素是矿产资源丰富||。故选B||。

答案:(1)A (2)B

例题2 (天津一模)读“我国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a地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中国“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图

A.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 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第4页/共6页

C. 地广人稀||,可垦耕地多||,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瓜果和蔬菜生产基地 D. 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目前和将来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2)关于b地及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b地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发达的工业区||,要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B. 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带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

的压力

C. 发挥该地资源和人口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工业

D. 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生产基地

思路分析:第(1)题||,a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的塔里木盆地||,这里的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油气资源丰富||。虽然地广人稀||,但由于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可垦耕地不多||。且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瓜果基地||,但不是蔬菜基地||。故C错误||。第(2)题||,b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资源短缺||,A项错;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达||,是中西部人口主要的迁入地||,由于西部生态脆弱||,人口、环境压力大||,中西部人口迁往东部可减轻中西部的压力||,故B正确;我国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东部应重点发展外向型和技术型产业||,C项错;中西部地区要建成我国的能源生产基地||,D项错||。

答案:(1)C (2)B 【高频疑点】

三大经济地带的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的差异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不论在生态环境还是在经济发展条件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东部经济地带 地位 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科技水平最高 位于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中国腹地||,起承东启西的作用 位于西部边远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林牧业基地;粮、棉、油、糖的重要产区;有色金属及重工业发达;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 有70%的国境线||,具有边境经济贸易的优势;各种资源都很丰富铁路运输能力不能满足山西能源基地煤炭外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森林过度砍伐||,河床淤积、洪涝灾害和风沙危害等 绝大部分地区工农业基础较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生态环境有我国四大主要工业区;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基地;交通尤其是海运便利;城市化、科技化、经济国际化水平高 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淡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多洪涝灾害 优势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成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金融和海洋开发基地;为全国培养输送人才、提供咨询和信息的基地;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业||,使其成为全国的能源、原材产、流通和加工基地;加强通信和交通||,特别是东西向运输通道建设||,发展与东西部的横向联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绿洲农业和林牧业;加强水利、交通、通信、电网等基础设施的的需要;生态问题严重:料生产基地;成为商品粮的生第5页/共6页

必修3第一章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东、中、西部差异(讲义)

高中地理一、考点突破东、中、西部差异1.了解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和划分依据;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3.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的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二、重难点提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一、东、中、西部发展差异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项目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jxiy3ibct7u3cm9b9nu86wqu5roq7003b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