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姓名:郭婧 出生年月:1993年11月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辽宁省沈阳市 学历:2016级硕士研究生 在读学校:天津师范大学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学科教学(思政) 邮寄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区北塘馨宇家园41栋4门501
邮政编码:300450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探析
摘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开
始从国家层面更加深入系统地考察“教育要立什么德、树什么人”这一教育的根本性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力图使学生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提高法律与道德修养的专业学科课程。目前,“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实践领域和教育研究领域的一大热词,也是在信息时代和素质教育时代应运而生的一个热词,旨在探讨如何使学生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统一,具备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素养,也逐渐成为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命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学生 一、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但都未形成完整的体国内和国外学者均有一些研究,对于核心素养的内涵, 系。国外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各有特色,但基本都是从自身的实际国情出发,以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人的社会需要为导向来制定核心素养的框架的;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最基础、最普遍,也是最关键的基础素养。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学生具备了核心素养,对日后的学习、身心发展和立足社会都有积极的影响。核心素养,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并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不是依赖直接经验获得的,而是体现综合性品质的“教养”,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学习习得的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和态度等
的综合表现。因此,后天的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起到关键性作用。核心素养虽然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素养,但是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核心素养的培育还是会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中,要靠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共同的努力去培育。
(二)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教育部于2014年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落实课程改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一文件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细化到了不同的学段、年级和学科,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任务,要从各学科的角度来共同构建学生的核心素养。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发展素养在特定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课程(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这说明,学科核心素养着眼于学科的本质属性,关注它在本学科学习中的价值,并且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过程,关注它对学生通过对学科课程的学习所获得的成长的意义。
(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思想政治学科既是一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的学科,一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学科,也是一门引导学生形成哲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社会能力的学科,一门启迪学生心灵的学科。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指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获得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业成就,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要素。 各构成要素相互关联,政治认同决定着学生成长的方向,是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之所以有中国特色共同标识的根基;理性精神是学生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基本条件;法治意识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是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必然要求;公共参与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识 的行为表现。.
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思想政治课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外,还需要从思想政治的学科角度出发,以思想政治课程为母体,注重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培育。除了传授给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科知识外,还要以课程为基础,关注学生通过学习思想政治这门课程所形成的精神、价值观,关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背后的方法论意义、文化意义及社会意义。
(一)立足课堂,转变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仍存在着一成不变的僵化问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应当注重教学模式的转变,在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构建个性化课堂,最大限度的实现教学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理念的个性化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将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引入学科教学中,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到课前、中、后的学习中,赋予学生讨论、自学、对话、思考的空间。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锻炼学习能力和学科思维能力。
(二)抓住教学关键问题,培育学科核心能力
所谓教学关键问题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最为紧要的教学困难问题。除课程标准中每一框题的重难点知识之外,教师还应结合学生实际,总结教学中的困难问题。有些问题看似简单易讲,但由于学生都是有自己独特思维的个体,接受不同的知识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或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总结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也可能包括学习方法上的问题、对知识点的理解问题等等。教师要从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抓住教学的关键问题,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只有抓住并妥善处理了这些问题,学生才能对每一框题的知识从学习、理解上升到对一课、一单元的理解,进而从更宏观的角度对思想政治学科有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只有掌握了每个部分的知识,才能对整体有宏观的把握,才能形成思想政治学科的思维能力。
(三)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也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思维、个性、智力、潜能的特点实现差异化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尊严保持应有的尊重,对学生的不同意见高度“学生就应该什么都听我的”的思想,做到、重视,摒弃“我是老师,我说了算”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只有建立在相互交流、思想相互碰撞、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活动,才能获得学生们的尊重和喜爱,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的学科素养。
(四)加强教师在课堂中的引领策略的运用
教师在课堂中的引领策略主要包括思想思维的引领和实际训练的引领等方面。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不是具有单一的智能,而是具有包括语言、空间、运动、音乐等智能在内的多种智能,人具备多元智能的这一理论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出了基础的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外,还必须关注学生情感、心理、适应能力、综合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这样才能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向学生抛出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并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多方面的思维与智能,获得情感上的体验与感悟。
为了使学生积极巩固思想政治课堂的所学知识,教师往往会在讲授新课后带领学生进行一些课堂的及时训练。它作为教材知识的补充和延伸,也是教师积极进行反馈、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生活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把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不同要素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和生活领域中去。这样,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又能够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学生在通过思想政治课堂的及时训练巩固所学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培育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两节思想政治课就能实现的。但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又需要通过学生对一节一节课程的学习来向前推进,需要教师立足于一节节的思想政治课课堂,并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渗透于每节课程当中。只有教师做好带领者,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素质和教学能力,转变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培育理念,真心的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育,2016,01:4-7. [2]李晓东.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J].今日教育,2016,03:15-17.
[3]邱斌.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01:54-56. ,2017,01:65-68.
教育导刊[J].中学政治核心素养:内涵、特性及培养路径.张露[4]
[5]罗燕芬.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J].教育导刊,2013,05:85-87. ,2016,01:8-10.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J].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三维思考.季成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