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思考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目 录

一、研究背景………………………………………………………………………1 二、当前欠发达地区的现状………………………………………………………1 (一)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较为恶劣…………………………………………2 (二)经济发展缓慢,自我发展能力不足………………………………………2 (三)社会事业滞后,基本生活权利难以保障…………………………………2 (四)信用环境较差,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2 (五)思想观念旧,创新意识不足……………………………………………2 三、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现状…………………………………………………2 (一)点多面广,整体提高难,经营成本高……………………………………3 (二)食用环境差,人员素质低,风险控制乏力………………………………3 (三)经济基础差,取得抵押难,业务创新受制约……………………………3 (四)经营环境差,社会责任大,经营效益欠佳………………………………4 (五)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4 四、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5 (一)面临的困难…………………………………………………………………5 (二)面临的问题…………………………………………………………………7 五、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思考……………………………………8 (一)继续完善部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8 (二)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促进产品和服务更加契合“三农”发展需要……9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欠发达农村信用社发展后劲…………………11 (四)整治农村信用环境,增强贷款诚信保障…………………………………11 参考文献……………………………………………………………………………11 感词………………………………………………………………………………12

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思考

罗尤海

大学2008级金融学专业,学号:08D03202047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农村金融机构竞争的不断加剧,为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也面临着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停滞甚至萎缩现象,这不仅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协调,也与新农村建设对金融的需求不相适应,更有悖于金融改革的初衷。

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力量。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三农”问题突出,是资金供求严重脱离的结果。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下,农村信用社承担了促进农村货币资金顺利流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然而,农村信用社由于受产权制度、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积累了大量的历史包袱,日益表现出了严重的经营问题,大大减弱了其对农村经济的资金供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在农村信用社业务开展期间,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发现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表现在经营性质模糊、不良贷款多、业务围狭窄、部管理混乱等方面。因此,深入地分析总结信用社经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提出改进与完善对策,不仅有利于农村信用社综合实力的提升,同时也将更为农村货币资金合理、顺利地流通以及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健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发展 思考

一、研究背景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信用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乡(镇、街道办事处)农信社一般隶属于县(市、区)信用联社,作为由广大农民群众自愿入股组成的金融组织,根在农村、发展在农村。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大部分县以下地区,削减和撤并营业网点和机构之后,农村信用社又成了这些地区农村金融市场上的最后的、主要的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尽管有邮电局的邮政储蓄,但是邮电局并不是金融服务的提供者。鉴于此,当地的农村信用社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当前欠发达地区的现状

近年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三农”问题,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

的支农惠农政策,力促欠发达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但由于多年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农村与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差距越来越大,欠发达地区现状仍不容乐观。与发达地区相比,当前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以下特点。

(一)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较为恶劣

欠发达地区大部分分布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一般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干旱少雨,道路交通、广播电视、无线通讯等公用设施发展滞后,经济基础薄弱,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其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都排名较后。

(二)经济发展缓慢,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欠发达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尽管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受历史、区位、结构、信息、观念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仍比较缓慢,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呈扩大化趋势。

(三)社会事业滞后,基本生活权利难以保障

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差,致使对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欠账较多,致使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愈来愈不适应。

(四)信用环境较差,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信用环境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人文环境较差,缺乏风险意识、金融意识、投资意识和守信意识教育,信用观念较淡薄;二是社会环境不良,欠发达地区文化素质的普遍较低于发达地区,加之信用意识的匮乏、就业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导致了农村信用环境较差;三是监管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四是经济环境脆弱,由于欠发达地区以农业为主,而农业本身属于高风险弱势行业,一旦经营过程中形成风险,农民将无力偿还其到期债务,导致债务悬置。

(五)思想观念旧,创新意识不足

欠发达地区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同过去比,有不同程度的解放,但同发达地区相比,仍较保守落后。许多人还没有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圈子里跳出来,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

三、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现状 (一)点多面广,整体提高难,经营成本高

以xx联社为例,截止2010年11月底止,该联社有在岗员工479名,45家信用社(含营业部1个,其中9个为非全日制网点),分布在全区37个乡镇(街道)的40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离总部30公里以上的网点有23个,占网点总数的51%,最远的网点离城区70多公里。网点散的结果:一是业务发展难以平衡。偏远地区的网点经营成本高、业务量少、收益低,以2010年11月为例,辖

好的社人均存贷款分别为为3340万和2516万,是同期全辖各网点人均存贷款940万和751万的3.55倍和3.35倍,业务量最小的社存款不足1500万,贷款仅超千万。二是人员培训难到位。随着金融电子化步伐的加快,新业务、新知识层出不穷,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因业务的需要及发展需求,近年来农信社越来越注重对员工的培训。由于要确保临柜的服务,培训往往采取分批集中的形式,偏远参训员工受来往路程及移接交工作等限制,使培训缩水。而且,偏远网点本身业务量小、接触新业务机会少,培训的缩水从另外一个角度促使了网点之间员工素质的不平衡。

(二)信用环境差、人员素质低,风险控制乏力

农信社安全控制度不健全,现金管理、贷款审批、结算管理、反洗钱等各方面的业务操作不够规,业务运行中存在较大风险。借冒名贷款、信贷人员与借款户有资金往来现象、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不良贷款边清收边反弹现象等依然存在;诉讼贷款执行力不足、员工风险防意识不强、风险识别能力薄弱加大了风险控制难度;小额农贷业务全部由信用社办理,金额小笔数多牵扯精力大,目前一名信贷员最多要管近千户贷款,加上不少为山区,人口不集中,地域分散,使一些信贷人员疲于办理贷款手续,“三查”制度难以落实到位,更无法腾出足够时间催收不良贷款。部分信贷人员没有完成理念的转变,在贷款发放时将贷款当作济世,将办理贷款手续当作一种权利,为自身谋取利益,为贷款的清收埋下隐患。

(三)经济基础差,取得抵押难,业务创新受制约

创新产品匮乏,金融服务不能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变化。近年来,农信社根据农村需求的变化,加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转型升级,以xx联社为例,小额信用贷款的额度从5000、10000、50000元,发展到现在的最高额200000元,基本满足了农户传统模式下的、日常生产所需周转性资金需求。但不容否认,农村依然存在贷款难问题,其表现一是出现“结构性贷款难”。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涉农企业迅速发展,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或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和后续投放。由于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财产、农业比较效益较低及风险难于把握等因素制约,农信社想支持却“有心无力”。农村地区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多元化和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存在很大困难。二是服务深化与创新缓慢难以适应需求多元化。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要求农村金融服务除了提供信贷资金外,还要在农村地区加快速度开办新业务,创新金融工具,丰富业务品种,以满足广大农户对金融业务的需求。但事实是,在创新上,农信社总是跟在商业银行的后面,慢半拍,甚至相差很大,不能及时地适应农村的需求。农村金融服务现状与外出务工农民的金融需求也很

不适应。同时,保险、债券、股票、基金、信托、外汇等新兴金融服务项目在农村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农民基本金融知识贫乏。据对10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显示,46%的人不了解金融法律知识,54%的人不懂得如何到银行办理业务,65%的人不知道如何识别真假人民币83%的人不知道办理股票、基金等银行新业务。三是农村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与农业保险滞后矛盾突出。目前农村金融服务基本上只有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农村保险业务尚很少涉及。大部分地方农业生产的现状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频繁发生的自然、人为灾害使得农业生产的风险较大。涉农贷款抵押担保难使支农能力受限,现有政策不允许农房、农田进入市场流转买卖,目前我们这里开办的农户林权抵押在真正处置起来也是个难题,除了房子、农田、林权,大部分农民就几乎不能提供别的抵押品;农村的小企业微小企业大多为家庭作坊式生产,机器设备由于不能按工商部门的要求提供相关的发票等证明材料,无法办理登记,也不能作为抵押物,这就使得农户因受抵押制约取得贷款难。

(四)经营环境差,社会责任大,经营效益欠佳

首先,承担社会责任与自负盈亏的经营原则相悖。从政府层面来看,一方面希望农信社积极支持当地经济,要求农信社承担支农、支小、服务全面覆盖的重任,将小额农贷及金额小、笔数多、工作量大的低保、医保、补助等业务交由农信社来完成,另一方面,政府财政性资金往来等则通过招标方式与其他商业银行业务往来,在政府性贷款的条件上,也只是单纯地将农信社的利率与其他商业银行比较来判定并选择,很少从资金来源成本考虑,使得农信社对农村的付出与回报难以趋向一致。其次,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给农信社的经营带来冲击。应中央的要求,农业银行依股改高调登台,向农民发放惠农卡,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个别村选择农信社黄金客户发放的惠农卡效应,使广大农民知道农行利率低、额度大,并以此拿来与农信社对决,还有其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利率为手段的到城郊及发达乡镇,与农信社争抢优质客户。第三,农信社还承担着来自另一方面的压力——消灭空白乡镇。2009年末,全国共有近3000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虽然目前涉农金融机构有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但承担消灭空白乡镇任务的只有农信社。空白乡镇大都位于深山区,贫困落后,交通不便,经济总量小,以笔者所在的联社为例,最远离城区70多公里、在册只有6000人(其中青壮年基本外出打工)的乡也得设网点,这样的一个网点,固定资产投资不算,每年营业成本费用至少60万,这费用以在册人口摊,相当于每人100元。

(五)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农信社于2003年进行了改革,但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产权还没有得到

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思考 - 图文

目录一、研究背景………………………………………………………………………1二、当前欠发达地区的现状………………………………………………………1(一)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较为恶劣…………………………………………2(二)经济发展缓慢,自我发展能力不足………………………………………2(三)社会事业滞后,基本生活权利难以保障…………………………………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jtez127ie7dd7d92wae4uc568cqcf01a7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