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举例说明你对校本教育研究能力的理解,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培养自身的校本教育研究能力。
(一)校本教育研究能力是指教师在研究中改变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正确的研究观点,其研究轨迹是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在循环往复中不断深化认识,形成符合教育规律的能力。
(二)如何培养自身的校本教育研究能力 (1)树立研究的意识。 (2)掌握研究的一般方法
1)帮助教师学会研究课题的选择:①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局选题;②立足于本校实际选题;③立足于个人特点选题;④教师可以就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炼出科研课题,把选题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2)帮助教师认识研究的价值取向:①校本教育研究要着眼于解决学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②校本教育研究要着眼于解决学校的发展;③校本教育研究要着眼于解决学生的发展。 3)帮助教师确立校本教育研究的实施方式:①合作型研究和独立型研究相结合,以独立型研究为主;②引进型研究和独创型研究相结合,以独创型研究为主;③系统持久性研究与灵活机动型研究相结合,以灵活机动型研究为主。
4)帮助教师掌握校本教育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5)帮助教师领会校本教育研究过程:①研究过程要与教学过程相一致,便工作边研究,研究为工作服务;②重视对成果转化过程的把握。
6)帮助教师学会校本教育研究的成果形成和鉴定标准。 (3)帮助教师遵循校本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1)研究要以学校为本:①研究要从学校实际出发;②研究要保证学校的长远发展;研究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2)研究要以教师为本:①研究要考虑教师实际;②研究要考虑教师的成长特点
3)研究要以学生为本:①校本教育研究要以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前提;②研究要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如何创新以心理逻辑为主导的活动准则,请举例说明。 小学教育活动中开展心理逻辑优势: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各方面能力尚未成熟、未来发展尚未确定的小学生,教育活动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乐于接受的内容,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学习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能力的发展,进而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心理逻辑主导的活动准则:
1) 树立心理逻辑主导的活动意识:
2) ①关注小学生的心理,一方面是关注小学生的注意、记忆以及思维等认知领域的特点,另一方面是关注小学生独特的个性心理品质,比如兴趣、意志、情感等方面的特点。
②顺应小学生的心理。教师对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设计,必须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利于学生能动地进行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获得新知识的意义。 ③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教育活动在顺应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还应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心理的有效发展。2)创新心理逻辑主导的活动方法:开展教育活动需需要灵感点燃,需要想象驰骋,需要创新追求,同时,灵感,信心也来自于不断的模仿和持续的思考。
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1)定义: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内容一般可以表述为以下几点: ①将约束在单个学科中的教师的专业特性扩大到学校教育的整体: ②将与课程有关的决策重点从原先的 “上意下达”的方式转变为教师之间的“讨论”方式;③通过对决策过程的记录和检查,将结果再次反映到决策上,进而开发更合理的课程系统。
(2)具体含义:首先,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是属于教师个人所拥有、并且是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其次,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与完成一定的任务一校本课程开发相联系,并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具体表现出来;最后,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是有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动力量,它直接影响着校本课程的选择、规划、编制、整合和实施的成效与质量。
校本课程开发
(1)概念解读视角: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 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 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 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 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 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
(2)课程开发策略视角,: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实条件下, 以实施国家/地方课程改革方案为背景, 以学校教育人员为主体, 以满足学生教育需求为轴线, 以国定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转化和校定课程开发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学校整体课程开发策略
(3)课程视角: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落实”的课程, 它强调课程知识是从缜密的实践中得到的, 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 知识的再概念化、草根式民主、文化回归、学校重构、给教师赋权增能、面向教师现场和学生需求差异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