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性糖尿病诊疗全攻略
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血糖波动是指一天内从最低血糖值到最高血糖值的变化。国外进行的一项基础研究:观察“正常血糖和高血糖交替”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对照组是“单纯高血糖”组,结果发现,“血糖波动组”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比“单纯高血糖”组更严重,这是因为组织细胞对于稳定的高血糖环境应经具有了一定的适应能力,而当细胞处于显著波动的高糖环境时,由于适应能力的欠缺,加速了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凋亡。随后的临床研究也发现,频繁发生的低血糖及高血糖(血糖波动)能够加速动脉硬化,增加糖尿病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平稳降糖,限制漂移相同水平HbA1c,不同全天血糖谱糖尿病患者生存率与血糖波动相关·血糖波动性对死亡率的影响大于单纯高血糖·血糖变异是心血管事件病死率的预测因子血糖显著波动比持续高血糖危害更大·稳定高血糖使机体调节机制产生适应·血糖波动使机体调节机制疲劳衰竭·血糖波动高峰值及时程通过氧化应激导致血管急性损害;升高HbA1c和AGE持久损害血管,共同导致动脉硬化·1次严重低血糖抵消一生血糖维持正常带来的益处,阻止治疗达标控制高血糖应当“质与量” 并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而且与血糖波动性也有密切关
系。基础研究证实:血糖显著波动,能够增加氧化应激反应,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不仅如此,血糖大幅度波动,还容易导致频发低血糖,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简言之,与稳定高血糖相比,大幅度血糖波动的危害更甚。因此,对糖尿病人应强调“精细降糖,平稳达标”,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血糖总体水平(HBA1c)的控制,二是对血糖波动性的控制。不可片面强调对血糖的严格控制,而忽视对血糖平稳的要求。维持血糖平稳的机制正常人的血糖并非固定不变(比如进食前后就会产生一定的血糖波动),但仅限于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这种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性,主要有赖于机体具有十分完善而精细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是体内降糖激素(主要指胰岛素)和升糖激素(包括胰高血糖素、肾上腺激素、去甲肾上腺激素等多种激素)平衡调节的结果。DM患者由于血糖调节机制受损,血糖波动明显增强,对人体的伤害亦相应增加。DM患者的血糖波动主要由餐后高血糖形成的“峰”和治疗后血糖低点形成的“谷”两部分组成。“脆性糖尿病”的概念“脆性”的含义是指病情极不稳定,血糖忽高忽低,难以控制。“脆性糖尿病”又称“不稳定型糖尿病”,是指病情极不稳定、血糖波动范围大且难以控制的糖尿病。以往大多将“脆性糖尿病”归于1型糖尿病,而事实上,“脆性糖尿病”也可见于某些胰岛功能近乎衰竭的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
它具有血糖昼夜波动大,病情极不稳定、不易控制,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两极分化现象的特点。“脆性糖尿病”不是糖尿病的一个新类型,而是根据期临床特点来命名的。脆性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临床上,脆性糖尿病主要呈现三大特点:1)脆性糖尿病约占1型糖尿病病人的5%,这种病人大多比较消瘦、营养不良,胰岛功能极差或完全衰竭;2)患者病情极不稳定,即便是在饮食量、运动量和胰岛素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血糖也会出现没有缘由的显著波动,特别容易发生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3)与一般糖尿病人不同,这种病人对胰岛素注射剂量的调节十分敏感。当血糖升高时,稍稍增加一点胰岛素注射剂量(例如2个单位)就发生低血糖,而血糖下降时,稍稍减少一点胰岛素剂量,血糖又明显升高,因此,治疗难度甚大。脆性糖尿病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实用内分泌学》第2版中提出的标准:在连续数月保持进食量、运动量及胰岛素用法及用量恒定的情况下,仍出现以下情况:1、非同日空腹血糖(FPG)波动5.55mmol/L(100mg/dl)以上2、日内血糖变动幅度达11.1mmol/L (200mg/dl)以上,无明确诱因(须除外Somogyi效应及黎明现象)3、每日尿糖排出3.0克以上4、不能预期的低血糖发作5、频繁出现尿酮体阳性脆性糖尿病的可能机理目前认为主要是由于病人胰岛功能完全衰竭致使内源性胰岛素极度匮乏,另外,病人往往同时伴随胰腺α细胞功能
(即分泌胰高血糖素的能力)降低,如此以来,病人的血糖调控完全依赖于外源性胰岛素,而不受自身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由于外源性胰岛素在药代动力学上(主要指药物吸收、分布、作用高峰以及代谢清除等等)与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有明显差别,加之患者自身缺乏有效的辅助调节功能,致使其血糖极不稳定,波动性显著增加。此外,肾上腺和自主神经系统对低血糖的反应(即分泌肾上腺激素、去甲肾上腺激素的能力)缺陷,也是病人容易发生低血糖及血糖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血糖脆性增加不能以胰岛素用量过大引起低血糖发作,继而发生反跳性血糖升高来解释。所有影响血糖变化和胰岛素作用的因素都会使脆性糖尿病患者产生显著的血糖波动。如:1、精神因素:焦虑、失眠等情绪变化2、饮食因素:失调、胃肠功能紊乱(如顽固性腹泻等)3、运动因素:运动量过大、过于疲劳4、气候因素5、应激因素:感染、感冒发烧、各种创伤6、药物因素:胰岛素治疗方案不合理(如苏木杰反应等)或 胰岛素注射方法不当,导致胰岛素吸收障碍,尤其使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时7、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功能损害(如糖尿病性胃轻瘫,胃排空延迟,影响食物的吸收)8、胰岛素自身抗体的存在“脆性糖尿病”的治疗脆性糖尿病的血糖管理是临床治疗非常棘手的一个难题。其处理原则是:首先:注意生活规律化包括定时作息,吃饭定时定量、少吃多餐,规律运动,保持良好睡眠,注意心理调
节,避免情绪波动,这些都是确保血糖平稳的基本前提。饮食:每日进餐时间固定 :早餐、加餐、午餐、加餐、晚餐、睡前加餐(即3次正餐,3次加餐,加餐以小点心为主 ),按2/10、1/10、2/10、1/10、3/10、1/10的比例分配全天的热量。运动:·血糖控制不良时暂时停止运动。·固定每日的运动时间及运动量。心理:·情绪变化可以引起血糖波动,反过来,血糖波动又可导致情绪改变,二者互为因果。情绪对血糖的影响在脆性糖尿病人的身上体现得非常突出,因此,调整心态十分重要。·患者及其家属应更多地参加糖尿病教育,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了解精神与血糖控制的关系,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监测:·尽量自备血糖仪。·定期全日多点血糖监测,尤其是夜间2~3点的血糖监测 ·有条件者,可接受“动态血糖监测(CGMS)”。其次:治疗首选“双C”疗法该疗法就是将动态血糖仪(CGMS)和胰岛素泵(CSII)两者联合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这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糖尿病治疗手段之一。动态血糖仪可以获得患者72小时的连续血糖值,准确反映患者全天的血糖波动情况;胰岛素泵可根据前者提供的动态血糖值精确设定泵的基础输注率和餐前大剂量,提供最接近于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胰岛素输注,从而使患者的血糖得到平稳的控制,减少血糖波动的幅度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第三:一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于没有条件装泵的病人,可以采取一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