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七上第四单元学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 三国鼎立

一、 目标引领

内容标准: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本课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本课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二、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填写)

(一)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时间 作战双方 战争结果 战争特点 意义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魏 220年 蜀 221年 吴 222年 2、魏、蜀、吴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

国别 魏 蜀 吴 措施 修建 ,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兴旺,蜀锦行销全国 发达,船队曾到达 (今台湾),加强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三、探究活动 1、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有哪些?

2、有人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的主要是因为老天不帮他。你同意吗?为什么? 3、讲述赤壁之战中的精彩故事。

4、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请说明理由。

四、知识拓展

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

- 1 -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88年(中平五年),东汉政府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加强对地方控制,先后把一些重要地方的州刺史改为州牧,给予领兵治民之权。这样,各州牧便成了各霸一方的军阀。那些没有改为州牧的刺史以及郡太守们,也纷纷乘机扩大权力和武装力量。196年(建安元年)以前,割据一方的军阀主要有:公孙度占据辽东(今辽宁一带),刘虞、公孙瓒占据幽州(今河北北部),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和并州(今河北中南部、山东东北部和山西),曹操占据兖州(今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袁术先后占据南阳、扬州(今淮河下游和长江下游以北),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今江苏北部),孙策占据江东(今长江下游以南),刘表占据荆州(今湖北、湖南)刘焉占据益州(今四川、贵州和云南北部),张鲁占据汉中(今陕西南部),董卓、李健先后占据司州(今陕西东部、河南西部),马腾、韩遂占据凉州(今甘肃)等。

曹操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

曹操起兵后,因缺乏粮食,招募的新兵有的中途叛逃,有的将领几乎饿死。严酷的现实使他深深体会到军粮的重要性。196年(建安元年),他决定推行屯田制。屯田的基层组织为屯,每屯约有五六十人,由屯田司马管理。屯田组织自成系统,不隶属郡县,官员有典农中郎将(相当于郡守)、典农都尉(相当于县令),直接隶属于朝廷的大司农。屯田农民称屯田客。屯田客用官牛耕种的,要将收成的百分之六十交给国家,用自己的牛耕种的,交百分之五十。屯田制的推行,使许多流民重归土地,解决了他们的一些生计问题,对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对曹操势力的兴起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曹操注意招回流亡人口,分给无主荒地,或贷给耕牛,帮助和鼓励他们从事生产。关中地区因遭受军阀破坏,有十万多家流入荆州。后来这些人想重返关中,但苦于无犁、牛等生产资料。曹操便采纳卫觊(ji)建议,实行食盐专卖,以其收入购买耕牛和农具,贷给回乡的农民,帮助他们恢复生产。曹操还注意发展水利灌溉事业,在各地修造陂塘,广兴稻田,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207年(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草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有名的“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采用其策略,联孙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称帝,任丞相;刘备死后,他辅佐刘备子刘禅执政。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当政期间,任人唯贤,赏罚必信;对西南少数民族人民采取友好政策,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曾五次出兵攻打魏国,后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郿县西南斜谷口西侧)军中。

卫温等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西汉时属会稽郡,称夷洲。230年(黄龙二年),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士兵,乘大船前往夷洲。据考证,这个船队从章安(今浙江临海东南)启程,从台州湾出海,沿海岸航行到福州、泉州,然后横渡台湾海峡,在今台南市和嘉义一带登陆。登陆后,卫温、诸葛直将台湾土著居民数千人迁往大陆。这是大陆和台湾交通的最早记载。此后,台湾和大陆的联系日益密切。

- 2 -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目标引领

内容标准: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本课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本课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填写)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西晋建立 西晋统一 八王之乱 五胡内迁 西晋灭亡 时间 266年 280年 316年 概况及影响 建立晋朝,定都 ,史称西晋。 西晋灭 ,结束分裂局面。 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五胡指: ,自 起内迁到黄河流域,促进了民族融合。八王之乱时,起兵反晋。 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二)淝水之战

1、背景:(1)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人物: ,民族: (2)东晋建立 317年,人物 ,都城 2、概况:时间 ,特点: , 结果 影响:(1)北方:重新陷入 状态。

(2)南方:东晋暂时稳定,为 创造了条件。 3、东晋灭亡和宋齐梁陈的更替

东晋 南朝( 齐 梁 )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1) 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劳动力; (2)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较为 ; (3)江南地区 优越; (4)南北方老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1)作物:以 为主, 种植也推广到江南

(2)技术:稻田里开始使用 ,还有 和 也推广到江南 (3)发展地区: 的农业发展迅速, 和 也得到一定

程度的开发。 3、影响:为 奠定了基础。

三、探究活动

1、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2、搜集有关淝水之战的成语故事,并与同学分享。 3、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四、知识拓展

- 3 -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十六国

西晋灭亡以后,内迁的各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关于十六国的起迄时间,一说是从304年巴賨李雄和匈奴刘渊分别建立政权开始,到439年北魏灭北凉止,共136年。另一说是从316年西晋灭亡算起,到439年结束。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国北部民族割据并开始走向民族融合的时代。十六国分别是:

匈奴:前赵(304-318)、北凉(401-439)、夏(407-431)

鲜卑:前燕(337-370)、后燕(384-409)、西秦(385-431)、南凉(397-414)、南燕(398-410)

羯:后赵(319-350) 巴氐:成汉(304-347)

氐:前秦(351-394)、后凉(386-403) 羌:后秦(384-417)

汉:冉魏(350-352)(不属于十六国)、前凉(317-376)、西凉(400-421)、 北燕(409-436)

唐长孺先生总结十六国的形势说:“十六国是一个民族分裂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由于各族统治者的暴行和暴政,给人民带来严重灾祸。社会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但破坏的经济在不同时期有所恢复,西南、西北、东北即各地区在不同程度上还有所发展。被破坏的传统文化终于保存下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西部和北部各族文化,甚至还吸收了外来文化。经由这场内乱,内迁各族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进一步接受了汉族成熟了的封建制度,有的由家长奴役制进入封建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十六国》)

五胡的结局

匈奴:汉朝南北匈奴分裂时,北匈奴便迁往了欧洲,建立了匈奴汗国,从而导致了日耳曼民族的大迁移,间接的灭亡了西罗马帝国。隋唐以后,不再有记载。

羯:后赵被冉魏灭亡后,羯族作为整个东亚历史上最残暴的民族被屠杀殆尽,仅剩下一万余人投降了东晋,但没多久东晋爆发一场内乱,这仅剩的一只羯族人趁乱攻下了几个城池,又开始了后赵时期的食人残暴统治,最终被晋兵灭族。

鲜卑:鲜卑族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但是鲜卑消失的主因是人口枯竭,当年鲜卑族的汉化政策总体而言并不是特别成功,一些鲜卑族先是汉化后来又胡化。吉林大学古DNA实验室的研究,证实现代锡伯族很可能是拓跋鲜卑后裔。

羌、氐:原本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几支在唐初年间被松赞干布统一建立了吐蕃王国;另外的南迁一部分在云贵高原形成十六诏,最终统一为南诏,南诏灭亡后分裂为各个民族;其余的继续南迁,与缅甸当时的各族共同书写了缅甸历史。

- 4 -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目标引领

内容标准: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二、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填写)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1、北魏的建立 时间:四世纪后期,民族: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3、黄河流域 已成为趋势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目的:接受 的先进文化,加强对 地区的控制。

作用:洛阳城迅速发展;加速 族与 的融合;促进北魏的发展。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措施: 说 、穿 、改 、与 通婚、用 、学汉族礼法。 作用:促进 。 3、北朝朝代的更替

北朝: 三、探究活动

1、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迁都洛阳有什么积极意义? 2、小组讨论:什么是民族融合?

3、绘制一张从三国到南北朝时期的朝代简表。

四、知识拓展

文明太后

太后姓冯,汉族,长乐信都(今河北蓟县)人。生于440年,卒于491年,“文明”是她的谥号。她是北魏文成帝的皇后。465年,文成帝死,年仅12岁的献文帝即位。第二年,冯太后发动宫廷政变,杀了控制朝政的丞相乙浑,开始执掌政权。孝文帝即位时年仅4岁,冯太后继续临朝称制,总揽大政。“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太后多智略,猜忌,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倾”。

冯太后的主要政绩有三方面:第一,北魏的百官原来没有俸禄,冯太后增加民户的税收以充百官的俸禄,建立了“班禄”制度;同时严惩官吏的贪污行为。第二,实施均田制,规定15岁以上的男夫分给露田40亩,桑田20亩或麻田10亩,妇人分给露田20亩。露田加倍或加量被授给,以备休耕。露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桑田、麻田用于种植桑树、枣树、

- 5 -

七上第四单元学案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三国鼎立一、目标引领内容标准: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本课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本课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二、知识梳理(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填写)(一)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jiri6k8915gf8x599m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