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0年生猪养殖、加工、屠宰产业链行业市场分析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定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对供应城区的未达到定点标准的定点屠宰企业,在确保卫生和质量安全前提下,应限期整改,整改期原则上不超过12个月。整改期结束仍无法达到定点标准的,报请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坚决取消其定点资格。被关闭企业职工安置问题及其他善后工作由各地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妥善处理。对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的小型屠宰场点,各地要根据实际制订管理办法,在严格监管,严把基本卫生和质量安全生产条件、检疫条件的前提下予以审批,其生产的猪肉产品只能在当地供应。 (三)加快行业升级改造,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 (四)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 (五)支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自主品牌。 (六)加强环境保护,发展清洁生产。 (七)提倡科学消费,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倡导食用冷鲜肉和小包装分割肉,引导群众逐步改变喜食热鲜肉和白条肉消费习惯。支持定点屠宰厂(场)建立冷却间和分割车间,配备冷链物流设施,扩大冷鲜肉和分割肉生产规模。要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在猪肉加工及副产品处理上积极落实“变大为小、变粗为精、变生为熟、变废为宝、变害为利”的方针,支持定点屠宰企业大力发展肉品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逐步解决肉类产品同质化、经营粗放和低水平恶性竞争等问题。 (八)建设诚信体系,推动屠宰企业诚信守法经营。 (九)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3、产业政策整体评价

总结来看,当前生猪产业链条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疫病防疫补助、生猪良种补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扑杀补偿、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完善生猪生产消费监测预警体系、增加猪肉储备规模、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生猪原种场和扩繁场建设等。当前,我国生猪养殖、屠宰加工行业的规模化和行业集中度均比较低,规模化是发展方向,政策面偏向于鼓励与支持。 (三)行业运行概况 1、生猪养殖业

(1)猪肉在我国农副产品中具有\猪粮安天下\的战略地位 我国居民消费习惯决定了猪肉的重要地位。2000年以来,我国居民猪肉消费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重一直维持在60%以上。2008年,世界猪肉消费占肉类消费的比例约为40%,其中中国、美国、巴西分别为63.5%、18.6%和19%。我国居民的猪肉消费明显偏高于其他国家。(数据来源:USDA)

我国肉类消费量在\十五\期间年均增幅约5%。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生猪市场容量巨大。生猪养殖行业是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产业。2009年,我国肉类总产量7,642万吨,同比增长5.0%,其中猪肉产量4,889万吨,同比增长5.8%,占肉类总产量的64.0%,全年生猪出栏量为6.45亿头,同比增长5.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9年,我国人均肉食占有量为57.0千克,同比增长4.2%,其中人均猪肉占有量为36.5千克,同比增长5.2%,我国生猪产品与居民猪肉消费量整体保持稳步增长。

(2)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生猪养殖长期以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发展速度较慢。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长期以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较低,具有小农生产特点。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有一定发展:2005年,年出栏 50 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户出栏生猪 2.34 亿头,占全国出栏生猪总数的 38%;2008年,年出栏50 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户出栏生猪 3.11 亿头,占全国出栏生猪总数的 51%,较2005 年提升了 13%,农户散养比例首次跌破 50%。然而,目前我国生猪养殖场的养殖规模普遍较小,2008 年生猪出栏约 6.10 亿头,而年出栏 5 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企业合计出栏数占全国总出栏数仅约 0.64%。(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BOABC、中国畜牧业年鉴)

2008 年我国生猪规模养殖场数量及出栏数量分布情况如下: 养殖规模(头) 1~49 50~99 100~499 500~999 1,000~2,999 3,000~4,999 5,000~9,999 10,000~49,999 50,000以上 合计 养殖场数量(个) 69,960,452 1,623,484 633,791 108,676 40,010 8,744 4,172 2,432 69 72,381,830 养殖场数量占比(%) 96.6547 2.2429 0.8756 0.1501 0.0553 0.0121 0.0058 0.0034 0.0001 100.0000 年出栏量占比(%) 44.05 12.93 15.74 8.38 7.12 3.74 3.13 4.28 0.64 100.0000 ? 国内生猪养殖以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场为主的弊端

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低导致猪肉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这对农民收入和居民消费的民生问题影响都较大。农户散养成本普遍高于规模养殖企业,收入无法保证。同时,散养农户由于分散、缺乏市场前瞻性、依靠经验决定生产等因素,往往无法判断未来市场行情,养殖存栏量波动较大,最终造成猪肉价格大幅波动。

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低与居民消费的矛盾日益突出。散养情况下,猪肉质量和安全无法保证,生猪养殖中瘦肉精、抗生素、消毒药滥用难以控制,这与居民对食品质量和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难以适应。

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低与下游企业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内生猪养殖企业市场集中度低,其规模化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下游生猪屠宰及猪肉食品加工企业。截至 2009 年底,国内生猪养殖年出栏量 100 万头以上的企业仅广东温

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一家,占全国比例不足 0.5%,而 2008 年生猪屠宰量在 100 万头以上的企业年屠宰量占全国 9%以上。生猪产业的上下游矛盾导致屠宰企业只能大量采购质量无法保证的散养和中小养殖场出栏生猪。

? 大规模养殖的生猪价格高于小规模养殖的生猪价格,小规模养殖的生猪价格

又高于农户散养生猪价格,散养户在与规模企业的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 由于国内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不高,质量有保证的规模养殖的商品肉猪价格高于散养生猪,价格差距一般在5%~10%左右;大规模养殖企业生产的商品仔猪由于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其市场售价明显高于小规模养殖企业和散养户,价格差距高于商品肉猪,但不同区域差别较大;大规模养殖企业生产的二元种猪由于成活率和产仔率高,其市场售价也明显高于小规模养殖企业,价格差距又高于商品仔猪,在生猪养殖集中的区域最大价格差距可达到40%以上。

? 生猪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表现为众多散养户与少数大规模企业之间的竞争,

而大规模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较小 在商品仔猪和二元种猪市场,小规模养殖企业和散养户对大规模养殖企业产品更加青睐,而且由于散养户仍是国内目前主要的养殖主体,市场规模较大,大规模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程度较小。

在商品肉猪市场,下游猪肉食品制造企业和屠宰企业首选质量保证的规模养殖生猪;同时,国内大型猪肉食品生产企业需求量远远超过规模企业的产量;加之国内猪肉消费市场容量较大,这都导致大规模生产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程度较小。

? 2008年以来,国内外生猪养殖上、下游的大型企业开始积极进入该行业

2008年以来,国内外生猪养殖上、下游企业开始意识到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市场机遇,纷纷对外宣布投入巨资进入该行业。

积极介入生猪养殖的上游企业,主要是饲料生产企业,包括:新希望、中粮集团、正虹科技、宁波天邦、江西正邦、正大集团、百世腾等;开始进入本行业的下游企业,主要是屠宰和猪肉食品生产企业,包括:双汇发展、高金食品、雨润食品、唐人神集团、六和集团等。

国外投行也纷纷高调进入养猪行业。德意志银行注资6000万美元,获取上海宏博集团公司养猪场30%股份;高盛耗资2亿至3亿美元,在湖南、福建一带一口气全资收购了十余家专业养猪场。这些著名的外资投行结束了高高在上的身段,嗅觉异常灵敏地瞄准了国内投行所不屑的养猪行业。

? 未来5年,生猪养殖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趋势

目前,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已经意识到,需要尽快抓住市场机遇,扩大养殖规模。同时,由于生猪养殖的特殊性,新进入养殖企业的规模扩张必须依赖于自身种猪规模的逐年扩大,其投资计划一般按照5年设计。截至2009年底,大多新进入企业的养殖计划尚处于实施初期。

在原有规模企业扩张和新进入企业积极进入生猪养殖的背景下,未来5年生猪养殖市场的竞争格局预计将有一定改变,主要趋势表现为:大型养殖企业与散养农户的竞争,将导致农户散养的比例逐渐下降,但大型养殖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仍然较小。大型养殖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主要表现在:养殖成本、产品差异化、质量安全性和饲料、疫苗研发等方面。

新进入生猪养殖的企业需要一定的时间克服大规模养殖存在的壁垒,因此,

目前已经实现生猪规模养殖的大型企业将在未来的行业扩张中占据先发优势,在竞争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

(3)生猪养殖市场运行特点

生猪的供求关系决定着价格,同时价格的涨跌,反过来影响生猪养殖的积极性。以散养方式为主,缺乏规模生产,大量生猪养殖者无法预计未来市场的变化,而只能根据经验管理来指导或决定现在的经济行为,这造成了我国生猪生产呈现周期性波动。近10年中,我国生猪价格除了1999年~2003年较为稳定外,其余年份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因此,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符合典型的蛛网理论。

生猪行业利润水平受饲料价格以及猪肉价格两方面影响。在生猪规模养殖成本中,饲料成本占总成本60%左右。生猪饲料的主要成分为玉米和豆粕,其价格走势受整个农产品市场影响较大。饲料价格与猪肉价格在较短周期内经常出现变动不一致的情况,从而造成养殖户的利润波动。散户和小规模养殖企业由于资金有限,无法通过调节饲料库存量回避成本风险,时常出现短期亏损。因此,\猪粮比价\是衡量生猪养殖行业利润水平的重要指标。

2004年~2006年,伴随着猪肉产量增加和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猪肉价格出现下跌,衡量生猪养殖行业利润水平的重要指标\猪粮比价\很长时间低于5.5的盈亏平衡点,养猪对散户而言几乎无利可图。加上2006年国内大规模爆发猪链球病和猪蓝耳病,期间出现大量农户宰杀种猪和停止养殖生猪的情况,这导致2006年生猪出栏量增长放缓,增长率只有3.72%,年底存栏量同比减少1.78%,2007年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同比下降11.03%、16.96%。由于2005年~2006年众多散户退出养殖行业,2007年生猪供应从源头上出现了短缺,导致2007年度猪肉价格大涨,受猪肉价格上涨刺激,众多养殖户开始扩大生猪养殖,2008年度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均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5.17%、7.88%。2008年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增加,由于生猪生长具有周期性,因而2009年生猪出栏量出现较大增长,同比增长5.70%。

生猪价格波动风险较高,也因此,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型养殖企业,以及具备下游屠宰加工等产业一体化优势的生产企业,也相应具有较高的地域猪价波动风险的能力。与高风险相对,养猪业也具备高利润率的特点。以出售一头90kg肥猪为例,其中,仔猪按10kg计算,不计人工成本和设备折旧。目前10kg的仔猪国内均价大约是200元/头。饲料方面,按照全群料重比3.5计算,(90-10)*3.5=280kg,饲料按均价2.3元/kg计算,那么饲料成本总共约280kg*2.3元/kg=644元。一般一头猪全程疫苗(15)+兽药(20)=35元,水电约10元/头。一头猪的成本大约:200+644+35+10=889元。目前国内生猪价格均价约是13元/kg左右,那么一头90k重的生猪的出售价格约1127元,一头生猪的养殖利润:1127-889=238元/头,毛利率约21%。

(4)行业发展前景

从我国居民肉类消费习惯和经济发展形势来分析,国内猪肉市场近年来出现新的趋势。一是生猪产销区对接更加紧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二、三产业比重提高,养猪业向内地主产区转移,全国产区、销区更趋明显,销区生猪调入量逐年增加。二是国内消费量呈刚性增长。虽然肉类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 猪肉消费比重有所下降,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猪肉仍将是我国肉类消费中的第一大品种,绝对消费量持续增长。

特别是广大农村市场增长潜力巨大。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农民收入将有较快增长。三是市场对猪肉及产品品质要求更高。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猪肉及其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安全卫生的无公害猪肉已显示出很好的市场前景。四是市场流通方式发生变化。当前,冷鲜肉、分割肉及猪肉肉制品的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其占猪肉消费量的比重越来越大,专卖店、连锁店、超市等销售方式正在兴起。

猪肉消费的刚性需求必将持续推动养猪业的不断发展,作为非周期性行业,生猪养殖行业发展前景看好。依据农业部《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规定,我国未来将根据各地区资源优势和发展现状,选择沿海地区生猪产区、东北生猪产区、中部生猪产区和西南生猪产区共19个省(区市)的437个生猪养殖基地县,进行重点建设。到2015年,优势区域生猪出栏达到4.0亿头,年均递增3.4%,猪肉产量3240万吨,年均递增3.5%。其中,规模养殖的比重达到65%以上;生猪出栏率达到150%以上;每头存栏猪年产肉量提高到120公斤。良种繁育体系建立健全,种猪供应能力满足生产需求。优势区域生猪的调出量达到2.4亿头,占出栏总量的比例达到60%,实现国内市场产销的紧密衔接;生猪产品出口增加到80万吨。宝迪股份作为规模化养殖企业,在全国各地的养殖布局均处于优势养猪区域,面临良好的行业经营环境。

2、生猪屠宰业

(1)生猪屠宰业发展现状 1998年《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已进入依法管理的新阶段。10余年来,生猪屠宰行业发生了以下积极变化:

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提高。随着生猪定点屠宰制度的落实,县级以上城市猪肉供应已基本上来自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包括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屠宰场点),乡镇进点屠宰率近95%,私屠滥宰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食用猪肉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明显减少。

行业技术水平升级加快。全国机械化屠宰厂(场)已达到3000余家,较实行定点屠宰制度前增加了10倍,部分定点屠宰企业的生产装备、工艺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企业规模化、品牌化效应开始显现。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2205家,约占全国定点屠宰企业总数的10%,年屠宰量已占全部定点屠宰量的68%;一些屠宰加工企业开始实行品牌化经营,全国已有肉类注册商标500多个。 管理有序的开放式流通格局基本形成。破除地区市场封锁取得进展,一些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已在全国或较广区域内配置生产资源,依托自身质量、品牌和规模优势,运用先进流通方式拓展销售市场,品牌肉连锁店、专卖店、冷链运输快速发展,优质猪肉产品已部分实现跨区域流通。

屠宰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2008年新修订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配套办法已颁布实施;屠宰相关标准进一步健全,对定点屠宰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起到规制和引导作用。

2010年生猪养殖、加工、屠宰产业链行业市场分析 - 图文

定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对供应城区的未达到定点标准的定点屠宰企业,在确保卫生和质量安全前提下,应限期整改,整改期原则上不超过12个月。整改期结束仍无法达到定点标准的,报请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坚决取消其定点资格。被关闭企业职工安置问题及其他善后工作由各地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妥善处理。对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的小型屠宰场点,各地要根据实际制订管理办法,在严格监管,严把基本卫生和质量安全生产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jffz2lms547le14llb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