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科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 院、系: 年级: 专业: 任课老师: 学号: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2.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 具体方法B. 经验材料 C. 理论结论 D. 一般方法 3.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 A. 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B. 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 C.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D. 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是指( )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B.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C.物质运动的永恒性 D.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5.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A.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 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C.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D.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6.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的焦点表现为( )。 A.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B. 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C. 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D.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 7. “万物皆备于我”是( )。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 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8.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 A. 普遍性 B. 客观实在性 C. 直接现实性 D. 社会历史性 9. 实际工作中“一刀切”的习惯做法,忽视了事物的( )。 . zyzl . .
. . A. 质的稳定性 B. 量的规定性 C. 矛盾的特殊性 D. 矛盾的普遍性 10. 唯物辩证法认为,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 )。 A. 它们出现的时间先后 B. 它们力量是否强大 C. 人们对它们是否认可 D. 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11. “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 A. 唯意志主义观点 B.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12.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 A.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 机械决定观点 C. 历史宿命论观点 D. 历史循环论观点 13. 一个正确的认识之所以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是由于( )。 A. 事物发展有规律性 B. 人的认识能力的不可靠性 C. 事物存在因果性 D. 人们的实践和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14. 感性认识能够上升到理性认识,这表明人的意识是( )。 A. 消极被动的 B. 积极能动的 C. 能够脱离客观世界的 D. 主观随意的 15.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 A. 不可知论的观点 B. 相对主义的观点 C.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观点 16. 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在于,它肯定( )。 A. 精神因素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B. 人类精神力量 C. 人的价值和尊严 D. 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得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 )。 A. 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 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C. 心静自然凉 D.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E.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有( ) A.朴素唯物主义 B.实践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实证唯物主义 E.自然唯物主义 3.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大作用表现在( )。 . zyzl . .
. . A. 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 根本变革了旧的经济体制 C. 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 D. 根本改变了社会制度 E. 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加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4.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指( )。 A. 任何正确的认识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B. 真理都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真理 C. 超越历史时代永恒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D. 对真理必须采取相对主义的态度 E. 由于实践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任何真理都具有相对性 5. “拔描助长”的事例是( )。 A.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B. 违反客观规律的表现 C. 急躁冒进的表现 D. 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E. 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表现 6.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 )。 A. 他们能够揭示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发展趋势 B. 他们是革命事业的倡导者 C. 他们是历史进程的决定者 D. 他们能够决定历史发展的规律 E. 他们是历史任务的发动者 7. 社会意识形态是( )。 A. 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 对经济基础比较直接的反映 C. 一种观念上层建筑 D. 被统治阶级的思想表现 E. 与社会心理相一致的意识 8. 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 )。 A. 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B. 承认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C. 贬低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 没有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E. 没有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9. 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 A. 它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技能 B. 它有助于发现新的劳动对象和劳动对象的新用途 C. 它物化为新的生产工具,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D. 它有助于生产管理的合理化 E. 它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10. 下列各项体现人与社会关系的有( )。 A.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D.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E.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 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有( )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失败乃成功之母 . zyzl . .
. .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E.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12. 下列各项属于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范畴的有( ) A.工人阶级 B.广大农民 C.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 D.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E.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得分 评卷人 三、辨析题(每题4分,共12分) 1.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得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里?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得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运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态度。
. zyzl . .
. .
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
考试科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 1 A 1 2 D 2 3 C 4 D 3 5 A 4 6 D 7 B 5 8 C 6 9 C 7 10 D 11 A 8 12 A 9 13 D 14 B 10 15 D 11 16 A 12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 ACE ABC ABCE ABCE BCE ABE ABCE DE ABCD BCDE ABCE ABCDE 三、辨析题(每题4分,共12分) 1. 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答:对。(2分)
生产力是在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形成和运动虽然离不开人的精神因素,但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运动变化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一定时代的生产力既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又成为后人进行实践的既定前提。因此,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2分) 2.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错。(2分)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从辩证矛盾的含义可以看出,对立(斗争性)和统一(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2分)
3. 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答:对。(2分)
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不是主观自生的,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它也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根据。(2分)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 简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没有无运动的物质。(2分)任何运动都有它的物质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所谓“纯粹”的运动是没有的。(2分)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物质从本质上是不运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由外部力量的推动而引起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唯心主义则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2分)
2.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里?
. zyz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