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加压溶气气浮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有哪几种基本流程与溶气方式,各有何特点? 答:加压溶气气浮法的基本原理:空气在加压条件下溶解,常压下使过饱和空气以微小气 泡形式释放出来。
基本流程及特点:全加压溶气流程,特点是将全部入流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再经减压释放装 置进入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部分加压溶气流程:将部分入流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再经减 压释放装置进入气浮池,其它部分直接进入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流程: 将部分清液进行回流加压,入流水则直接进入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 9、废水处理中,气浮法与沉淀法相比,各有何优缺点?
答:气浮法:能够分离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者小于水的细小颗粒,适用于活性污泥絮体不易 沉淀或易于产生膨胀的情况,但是产生微细气泡需要能量,经济成本较高。
沉淀法:能够分离那些颗粒密度大于水能沉降的颗粒,而且固液的分离一般不需要能量,但 是一般沉淀池的占地面积较大。
11.如何改进及提高沉淀或气浮分离效果?
答:由式 可知,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大悬浮颗粒的直径,减小流体的黏度等都能提高沉淀或气浮分离效果。如:通过混凝处理增大颗粒粒径,提高水温以减小水的黏度。另外,也可以减小气泡直径来提高气浮分离效果。 1、 简述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处理有机污水的原理和适用条件。
答:好氧生物处理:在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 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以溶解状与胶体状的为主), 作为营养源进行好氧代谢。这些高能位的有机物质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逐级释放能量, 最终以低能位的无机物质稳定下来,达到无害化的要求,以便返回自然环境或进一步处置。 适用于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或者说BOD5 浓度小于500mg/L 的有机废水。 厌氧生物处理:在没有游离氧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 处理方法。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降解、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 释放能量。适用于有机污泥和高浓度有机废水(一般BOD5≥2000mg/L)。 2、解:设Q 为污水流量,S 为底物浓度:则Q*S=20*v=k*S*20 则:Q=20k=0.15*20=3m3/d Q(实)=Q/98%=3.06m3/d 3.简述城镇污水生物脱氮过程的基本步骤。
答:污水生物脱氮过程氮的转化主要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1)氨化:微生物分解有机氮化合物产生氨的过程称为氨化反应。在氨化微生物作用下,有机氮化合物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分解、转化为氨态氮。
(2)硝化反应:在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作用下,将氨态氮转化为亚硝酸盐(NO2-—)和硝酸盐(NO3-)。
(3)反硝化反应:在缺氧条件下,NO2-和NO3-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氮气。 4、 简述生物除磷的原理。 答: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的系统中,得用聚磷微生物具有的厌氧释磷及好氧超量吸磷的特 性,使好氧段中混合液磷的浓度大量降低,最终通过排放含有大量富磷污泥而达到从污水中 除磷的目的。
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流程是什么?
答: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废水一类好氧生物的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法处理流程包括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等基本组成部分。 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曝气池与池内的活性污泥混合成混合液,并在池内充分曝气,一方面使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废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另一方面,通过曝气,向活性污泥供氧,保持好氧条件,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废水中有机物在曝气池内被活性污泥吸附、
吸收和氧化分解后,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净化的废水排出。大部分二沉池的沉淀污泥回流到曝气池进口,与进入曝气池的废水混合。 2.常用的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答:曝气池实质上是一个反应器,它的池型与所需的水力特征及反应要求密切相关,主要分为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封闭环流式及续批式四大类。
3.答:活性污泥法主要运行方式有:普通曝气法、渐减曝气法、阶段曝气法、吸附再生(接触稳定)法、吸附—生物降解工艺、延时曝气法、纯氧曝气法和间歇活性污泥法。 4. 解释污泥泥龄的概念,说明它在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中的作用。
答:污泥泥龄即生物固体停留时间,其定义为在处理系统(曝气池)中微生物的平均停留时 间。在工程上,就是指反应系统内微生物总量与每日排出的剩余微生物量的比值。活性污泥 泥龄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设计\\运行的重要参数。在曝气池设计中的活性污泥法,即是因为 出水水质、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污泥回流比等都与污泥泥龄存在一定的数学关系,由活 性污泥泥龄即可计算出曝气池的容积。而在剩余污泥的计算中也可根据污泥泥龄直接计算每 天的剩余污泥。而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管理过程中,污泥泥龄也会影响到污泥絮凝的效 果。另外污泥泥龄也有助于进步了解活性污泥法的某些机理,而且还有助于说明活性污泥中 微生物的组成。
6.生物脱氮、除磷的环境条件要求和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说明主要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答:生物脱氮、除磷影响因素有:(1)环境因素,如温度、pH、DO;(2)工艺因素,如污泥泥龄、各反应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二沉池的沉淀效果;(3)污水成分,如污水中易降解有机物浓度,BOD5与N、P的比值等。
1.什么是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有哪些特点?
答:生物膜法处理废水就是使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进行固、液相的物质交换,利用膜内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使废水获得净化,同时,生物膜内的微生物不断生长与繁殖。 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点:
(1)固着于固体表面的生物膜对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操作稳定性好。 (2)不会发生污泥膨胀,运转管理较方便。
(3)由于微生物固着于固体表面,即使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也能生长繁殖。
(4)因高营养级的微生物存在,有机物代谢时较多的转化为能量,合成新细胞即剩余污泥量较少。 (5)多采用自然通风供氧。
(6)活性生物量难以人为控制,因而在运行方面灵活性较差。
(7)由于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小,故设备容积负荷有限,空间效率较低。 2.试述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 答:生物膜法是使细菌和菌类一类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殖,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摄取,污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身也得到繁衍增殖。
7.生物滤池有几种形式?各适用于什么具体条件?
答:低负荷生物滤池(现在已经基本上不常用):仅在污水量小、地区比较偏僻、石料不贵 的场合尚有可能使用。 高负荷生物滤池(大多采用):适用于大部分污水处理过程,水力负荷及有机负荷都比较高。 1、 稳定塘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好氧塘:好氧塘的深度较浅,阳光能透至塘底,全部塘水内都含有溶解氧,塘内菌藻 共生,溶解氧主要是由藻类供给,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适用于低有机物浓度污水。 兼性塘:兼性塘的深度较大,上层是好氧区,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大气复氧作用使其有较高的
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中层的溶解氧逐渐减少,称兼性区(过渡区),由 兼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下层塘水无溶解氧,称厌氧区,沉淀污泥在塘底进行厌氧分解。适 用于富含N,P 等营养物质及一些难去除的有机污染物的污水。(占地面积大) 厌氧塘:厌氧塘的塘深在2m 以上,有机负荷高,全部塘水均无溶解氧,呈厌氧状态,由厌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净化速度慢,污水在塘内停留时间长。适用于高温高有机物浓度的污水。 曝气塘:曝气塘采用人工曝气供氧,塘深在2m 以上,全部塘水有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 净化作用,污水停留时间较短。
深度处理塘:深度处理塘又称三级处理塘或熟化塘,属于好氧塘。其进水有机污染物浓度很 低,一般BOD5≤30mg/L。常用于处理传统二级处理厂的出水,提高出水水质,以满足受纳 水体或回用水的水质要求。
4、在稳定塘的设计计算时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一般采用经验法。 要注意:塘的位置:稳定塘应设在居民区下风向200m 以外,以防止塘散发的臭气影响居民区。此外,塘不应设在距机场2km 以内的地方,以防止鸟类(如水鸥)到塘内觅食、聚集,对飞机航行构成危险。
防止塘体损害:为防止浪的冲刷,塘的衬砌应在设计水位上下各0.5m 以上。若需防止雨水 冲刷时,塘的衬砌应做到堤顶。衬砌方法有干砌块石、浆砌块石和混凝土板等。
在有冰冻的地区,背阴面的衬砌应注意防冻:若筑堤土为黏土时,冬季会因毛细作用吸水 而冻胀,因此,在结冰水位以上位置换为非黏性土。
塘体防渗:稳定塘的渗漏可能污染地下水源;若塘体出水再考虑回用,则塘体渗漏会造成水 资源损失,因此,塘体防渗是十分重要的。但某些防渗措施的工程费用较高,选择防渗措施 时应十分谨慎。防渗方法有素土夯实、沥青防渗衬面、膨胀土防渗衬面和塑料薄膜防渗衬面 塘的进出口:进出口的形式对稳定塘的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设计时应注意配水、集水均匀, 避免短流、沟流及混合死区。主要措施为采用多点进水和出水;进口、出口之间的直线距离 尽可能大;进口、出口的方向避开当地主导风向。
5.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工艺类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慢速渗滤系统:慢速渗滤系统的污水投配负荷一般较低,渗流速度慢,故污水净化效率 高,出水水质优良。
快速渗滤系统: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高效、低耗、经济的污水处理与再生方法。适 用于渗透性能良好的土壤,如砂土、砾石性砂土、砂质垆坶等。污水灌至快速滤渗田表面后 很快下渗进入地下,并最终进入地下水层。灌水与休灌反复循环进行,使滤田表面土壤处于 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状态,依靠土壤微生物将被土壤截留的溶解性和悬浮有机物进行分解, 使污水得以净化。
地表漫流系统:地表漫流系统适用于渗透性的黏土或亚黏土,地面的最佳坡度为 2%~ 8 %。废水以喷灌法或漫灌法有控制地在地面上均匀地漫流,流向设在坡脚的集水渠,在流动 过程中少量废水被植物摄取、蒸发和渗入地下。地面上种牧草或其他作物供微生物栖息并防 止土壤流失,尾水收集后可回用或排放水体。 湿地处理系统:湿地处理系统是一种利用低洼湿地和沼泽地处理污水的方法。污水有控制地 投配到种有芦苇、香蒲等耐水性、沼泽性植物的湿地上,废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过程中,在 耐水性植物和土壤共同作用下得以净化。
地下渗滤处理系统:地下污水处理系统是将污水投配到距地面约0.5m 深、有良好渗透性的 底层中,藉毛管浸润和土壤渗透作用,使污水向四周扩散,通过过滤、沉淀、吸附和生物降 解作用等过程使污水得到净化。
7、人工湿地系统设计的主要工参数是什么?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土地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参数为负荷率。常用的负荷率有水量负荷和有机负荷,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