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7-2024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2-3城市化 含解析 精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三节 城市化

基础巩固

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 )

A.英国城市化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速度快于美国

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的主要变化是( )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中国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 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曲线在不同年份的斜率(倾斜程度),可以判断不同年份英国城市化的速度与美国互有高低,A项错。美国晚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B项错。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速度快于美国,C项对。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D项错。第2题,2030年与2000年相比,英国城市化水平高,第三产业比重增加,A项错。美国是发达国家,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升,B项错。中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C项对。203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60%,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D项错。 答案:1.C 2.C

3关于城市化中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 B.人口迁往小城镇和农村 C.郊区城市化明显

D.市区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现象不明显

解析:城市化中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0%~70%,人口迅速向城镇聚集,郊区城市化明显,市区范围迅速扩大,市区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城市化后期阶段人口有向小城镇和乡村回流的现象。 答案:C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15年比较图”。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特点是( ) A.新增铁路干线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明显上升 C.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5从1990年到2015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市区迁移到郊区,主要的原因有( ) ①市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郊区的劳动力更加廉价

③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④避免市区的客运和货运发生干扰,产生交通拥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第4题,B、C、D三项均为城市化的特点,但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第5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中心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加剧,因此促使部分工业部门由市区迁往郊区。 答案:4.D 5.B

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第6~7题。

6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 )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乡差距扩大

7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 A.C时段

B.B时段 C.E时段 D.F时段

解析:第6题,由图甲可知,E→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即逆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是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差距缩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体现。第7题,图乙中b阶段农业就业比重高达58%左右,而农村人口也有在工业、服务业中就业的劳动力。故该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应低于40%,最有可能处在图甲中的B时段。 答案:6.C 7.B

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5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第8~9题。

8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5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A.2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

9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五年的变化是(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解析:第8题,考查城市人口密度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解题关键是准确读取图中信息。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即人口密度,结合选项中四个位置,分别读出它们在1990年和2015年的人口密度数值,算出两者的数值差即可判断。2千米和4千米附近变化值为负值,所以排除A、B两项;比较8千米与10千米附近的数值可知,10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增长最大。故选D项。第9题,考查城市郊区化与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关系。图示人口密度的变化说明该城市出现了郊区化现象,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下降,它反映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 答案:8.D 9.D

1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说出该地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简述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

(3)简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土地。

解析:第(1)题,对比两幅图可知,该地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为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功能区分化明显。第(2)题,国道穿过城区会导致交通拥堵。第(3)题,城市的发展会占用大量土地,故应合理利用土地。合理利用土地主要从合理规划土地、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分析。

答案:(1)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

(2)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

(3)合理规划城市的功能区;集约利用土地,发挥土地的最大价值;提高土地利用率等。

能力提升

读下面“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尽管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它们都处于城市化进程的某一阶段。下列国家与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 A.英国——a阶段 B.朝鲜——c阶段 C.中国——b阶段 D.印度——c阶段 2推动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政策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

解析:第1题,a、b、c分别代表城市化进程中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阶段。英国为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c阶段;中国、朝鲜和印度均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处于a或b阶段。第2题,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1.C 2.B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在提高城镇化质量上下功夫,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据此完成第3~4题。

3关于城市化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增加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 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 4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 ) A.调整行政区划,合并城市,扩大城市管辖面积

B.在大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逐步形成城市群 C.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 D.适当发展乡镇企业

解析: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化的推进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是合理而有效的途径。 答案:3.C 4.C

读下表,完成第5~6题。 时间 2000年 2010年 我国自然村数量 360万个 270万个 10年间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一天时间消失的自然村有200~300个

5我国自然村数量大量减少的原因有( )

①新农村建设 ②农村出生率快速下降 ③城镇化 ④城乡差别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对于表中数据所反映的现象,正确的对策是( )

A.加大城镇化建设,加快消失速度 B.马上叫停城镇化,保护自然村 C.顺其自然,政府不必干预 D.尽快研究,选择性保护

解析:第5题,近些年,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导致村落慢慢变得空巢化,只有少数老人和儿童,新农村建设将一些村庄进行合并,城镇化占用农村大量土地,这些都是导致自然村数量大量减少的原因。第6题,许多自然村比较古老,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村的消失会使其中所蕴含的大量文化信息、形态随之消失,这个损失无法弥补,因此要尽快研究,选择性保护。 答案:5.D 6.D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8题。

7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8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B.植被覆盖率增加 D.城市热岛效应

2017-2024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2-3城市化 含解析 精品

第三节城市化基础巩固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A.英国城市化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速度快于美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j1wd77wnm6bod04q39t7z7sh75lu600ob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