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预防隔离技术 隔离的技术和措施比较复杂,一般是针对病原体的播散而设置,称为屏障 护理。在实施时应根据每种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选择

1、隔离区域划分 为了保证消毒隔离能顺利进行,符合质量管理要求,在隔离区域应划分为 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的物品必须严格分开,未经消毒处理者,不得 混用。人们在此区域内活动应遵循一定规则。

2、隔离室 设置隔离室的目的是将感染源和易感者从空间上分开,减少病原体经任何 途径的传播机会, 也提醒医务人员注意执行隔离常规。 有单人隔离室和同室隔离 两种。

隔离室要有卫生设施,室外要有缓冲区,有必需的隔离用物。

3、探视者的管理 探视者进入隔离的病人房间之前要报告护士站,医务人员要指导其正确使 用口罩、手套及隔离衣,并督促执行其他预防隔离措施。

4、口罩、帽子、面罩和护目镜的使用

各种类型的口罩、 帽子、面罩和护目镜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以提供屏蔽 保护。戴口罩可以防护口、鼻吸入气溶胶。口罩、面罩和护目镜可阻止感染性血 液和体液溅到医护人员眼睛、 口腔及鼻腔黏膜。 口罩应盖住口鼻部, 用过的口罩 应及时处理, 脱口罩后应立即洗手。 不可将口罩存放在口袋内或挂在颈上、 胸前 反复使用。

5、卫生洗手

洗手是重要的预防感染的技术之一。 为保护病人、保护自己, 必须认真坚持 洗手。洗手分为卫生洗手和外科洗手,

洗手目的 去除手上污垢和暂居微生物

洗手指征 (1)接触病人前后,尤其是在接触有破损的排放、黏膜和侵入 性操作前后。( 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3)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 之前。(4)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 部门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5)在同一病人身上, 当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 作之间。(6)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

洗手程序 (1)双手掌心相互搓擦; (2)手指掌面与手掌搓擦; (3)一手 手掌覆盖于另一手的手背, 双手手指、 手指两侧及指蹼交叉摩擦, 同时一手手掌 搓擦另一手手背,然后交换; ( 4)双手互握,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指背,然后交 换;(5)一手的拇指放于握拳状的另一手掌中转动搓擦,然后交换; (6)一手的 指尖放于另一手的手掌搓擦, 然后交换;(7)一手手指掌面及手掌包绕另一手的 腕部转动搓擦,然后交换。 6 、手的消毒

目的 去除暂居微生物及破坏或抑制部分常居微生物。

指征 (1)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2)诊查、护理、治疗 免疫功能低下病人之前。(3)接触每例传染病人和多重耐药菌株定植或感染者之 后。(4)接触感染的伤口和血液、 体液之后。(5)接触致病微生物污染物品之后。 (6)双手需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程序 首先进行卫生洗手,然后用消毒剂泡手 2 分钟或速效型手消毒剂双手 揉搓 10-15 秒,待自然干燥。

7、穿、脱隔离衣: 凡进入隔离单位,接触隔离病人时,或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 物污染工作服时,需穿特定规格式样的外衣,即隔离衣。隔离衣有大中小之分, 长应过膝,遮住工作服,领高 3?4cm质稍硬以便吊挂,前身正中的腰带长约 150cm。提倡使用一次性隔离衣或橡胶围裙。

8 、避污纸的使用:避污纸即为备用的清洁纸片。病室门口备避污纸,病室 内备污物

桶。

(1) 、目的:用避污纸垫着拿取物品或作简单操作, 保持双手或物品不被污 染,以省略消毒手续, 如用清洁的手拿取污染物品 (病人用过的体温计、 药杯等) 或用污染的手拿清洁物品(开、关水龙头,开电灯等) ,均可用避污纸。

(2) 、取避污纸法:从页面抓取, 不可接触下面纸片或掀页撕取 (图 12-14), 以保持清洁。避污纸用后弃在污物桶内,定时焚烧。

9、戴手套

手套在感染控制中也起重要的作用。 在大多数情况下, 手皮肤表面上的暂居 菌可以通过洗手而去除, 所以只要洗手保洁, 可不必戴手套。 应用一次性清洁或 无菌手套为好,用过后放入污物袋。戴手套并不能替代洗手。

10、血压计和听诊器 如果装置污染或可能污染有传染性物质, 应用适当方法消毒, 如消毒剂擦拭 和清洗。否则不要求特殊预防处理。 传染病病人使用过的, 可置于甲醛熏蒸箱消 毒。

11 、体温计

体温计以专人专用为原则, 用后须高水平消毒。 被隔离的病人使用过的体温 计,需低温高效灭菌后才能用于下一个病人。

12、敷料

尽量少接触污染的敷料, 也不要搅动, 以免污染空气和环境。 应放入污物袋 内,标记,送出病房。洗消之前不要清点分类。废弃的敷料,送焚烧炉焚烧。

13、 被服

用后的被服可以有致病的微生物污染, 在转运和传递过程应避免微生物在病 人、医务人员、环境中传播。因此,用后的被服应装入污物袋内,做好标记,运 出病房,并在消毒前不要清点。

14、 污物袋 必须正确使用污物袋收集废弃物或需经消毒灭菌后重复使用的物品。 建立严

格的污染物入袋制度, 不同类别的污染物分别用不同颜色或标记的污物袋分开收 集。污物袋应结实、不透水。不再回收的废弃物应分类处理,以焚烧为主。

15、 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转送 感染毒力强或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病原体的病人, 只在必要时才离开住室, 病

人及运送人员要有一定的防护, 以防其病原体播散。 事先将病人到达时间及预防 隔离要求通知接收者做好安排、以免传播给其他病人和污染环境。

16、 随时与终末消毒 隔离室内的清洁工具应专用, 每天需进行日常清洁整理工作, 随时对污染物 清洗消毒,及时送走废弃物。在病人出院后,应进行终末消毒,以防止病人留下 的污染物品成为新的感染媒介。

二、合理使用消毒剂

1、选择消毒剂的原则 消毒剂在使用中应坚持必要、合理、少用的原则 。 ( 1)杀菌力强。

(2) 使用有效浓度低。

(3) 对物品腐蚀性小,无色、无味、无臭、消毒后易除去残留毒性,对环境 与人体安全无害的消毒剂。

(4) 消毒剂配制、使用均方便,稳定性好,价格低廉。 (5) 不易受有机物、pH值及其它物理、化学因素影响。 2、 根据物品的危险性选择消毒的方法 消毒剂产品的种类很多,用途和用法不甚相同,

杀菌能力也不同,对物品的

损害也不同。 应根据消毒物品选择消毒剂。 医院的医疗用品按污染后的危害程度 分为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低度危险性物品。

( 1)高度危险性物品 穿过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组织的或器官内部的器材 ; 或与皮肤组织、 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 如手术器械和用品、 穿刺针、 注射的药物和液体、导尿管等要达到灭菌。消毒手段 : 应用灭菌剂或灭菌方法。

( 2)中度危险性物品 仅和破损皮肤、粘膜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 如呼吸器管道、软内镜、喉镜、胃肠道内镜、避孕环、压舌板、避孕套、体温表 等要达到灭菌或高效消毒。消毒手段 : 应用灭菌剂或高效消毒剂。

( 3)低度危险性物品 接触完整皮肤。包括卫生用品以及病人、医护人员生 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品。如毛巾、地面、餐具、桌面、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 消毒手段 : 清洁或低水平消毒,特殊时消毒。

3、 消毒剂的浓度、时间、方法应科学

( 1)浓度要准确 使用原液时应严格按要求配制,配制和使用时均以其有效 成分含量计算, 认真阅读说明书。 主要表现为浓度过高或过低, 配置时不用量具 ; 随意性很大。

( 2)使用时间 常常消毒的时间低于规定的消毒时间达不到消毒效果。

(3) 使用方法 ①浸泡消毒时,消毒液连续使用过程中有效成分不断消耗, 因此要注意有效成分浓度变化, 应及时添加或更换。 同时注意消毒液有无被污染 的问题,从而避免疫源性感染。②喷雾消毒时,使用普通喷雾器,喷出大液滴的 消毒液, 大液滴的消毒液很快沉降到地面, 不能达到杀灭空气中病毒、 细菌的效 果,只能杀灭地面的病毒和细菌。 不正确的方法不但起不到消毒空气的作用, 反 而会使人们认为已经消毒过而产生麻痹大意的思想。

4、 使用消毒剂的注意事项

( 1)选择合格的消毒剂 要选择合格的消毒剂把好进货质量, 杜绝不符合要 求的产品进入医院。

(2)定期测定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达到杀菌、消毒效果的浓度。

( 3)加强对使用工作人员的培训 使他们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性能、作 用和个人防护。防止药液溅到皮肤和眼睛上,万一溅入应及时用清水充分冲洗。

( 4)注意妥善保管消毒液,特别是用饮料瓶装消毒液时,一定要贴上标志, 放置在阴凉处,防止由于放置不当而被误服。

( 5)不要随便把两种消毒剂混合使用。 (6) 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临床, 对消毒灭菌工作必须加强管制, 对 消毒剂的有效浓度,使用的情况进行定期监测指导。加强消毒技术知识的学习,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 消毒剂标签上均标有其有效期, 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有些消毒剂原液比 较稳定,但稀释成使用液后便不稳定,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消毒 液,应现用现配。

(8) 消毒剂应在阴凉处避光保存,并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也不能存放于 冰箱中,以免腐蚀冰箱。部分消毒剂易燃易爆,保存时应远离火源,如环氧乙烷、 醇类消毒剂、含量15~20%勺过氧乙酸和过氧化氢原液(含量 35~40%等。

(9) 配制的容器要清洁 消毒剂本身杀菌作用是有限的,如盛装消毒剂的容 器不清洁,未经充分洗涤消毒,本身带菌,会严重削弱消毒效果。

(10)定时更换消毒液 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要有规定的期限,如不及时更 换,许多

药物长时间被细菌污染而成为污染源, 因此必须定时进行更换并对新液 进行杀菌效果检测。

三、护理工作控制措施 (一) 加强护理管理,减少医院感染 1、 加强组织领导和健全监督检查 2、 加强教育培训和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3、 严格病人管理和做好健康教育 4、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5、 消毒隔离措施的贯彻与落实 (二) 、常见医院感染在护理方面的预防 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基础护理 1、 坚持通风换气,湿式清扫,不在室内及走廊内抖动被单等。 2、 护理病人前后均应洗手。

3、 鼓励、指导并协助术后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体位引流及扣背 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

4、 接触黏膜和呼吸道分泌物时必须戴手套。 5、 每接触两个病人之间;在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后及接触另一个 病人、物品和周围环境表面前;在接触人体污染和清洁部位之间, 应更换手套和 洗手。

&原则上吸痰管只能提拉一次。 7、 直接接触下呼吸道黏膜的物品必须灭菌或用高效消毒法处理。 8、 雾化器中使用无菌溶剂。在同一个病人每次雾化后,须对雾化器消毒并

用无菌水冲洗,或空气干燥。不同病人使用同一雾化器前,须对雾化器进行灭菌 或高效消毒法处理。

9、 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每天消毒,内盛无菌液体每天更换。备用的氧气湿 化瓶干燥保存,每周消毒一次。

10、 使用中的呼吸机管路应定期更换。管路上湿化及雾化用水必须使用无菌 液体。正确调整冷凝水收集瓶的位置,防止冷凝水流入气道。

11、 尽可能早地拔除气管内插管,在拔除插管或解除气囊前,须将气囊以上 的气管分泌物清除干净。

12、 进行胃肠内营养的患者,抬高床头 30° -45 °;确保胃肠营养管放置正 13、 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不应直接护理高危病人。

14、 对于气管切开的病人,切开部位及其周围应保持清洁干燥; 在气切部位 的一切操作均应采用无菌技术;覆盖切开部位的双层无菌纱布应保持干燥。

15、 树立“待气管如血管”的观念。 尿路感染的预防和基础护理 1、 导尿操作前后要洗手。 2、 插管导尿采用无菌技术。

3、 留置导尿最好用气囊导尿管,采用密闭式集尿系统,保持通畅的动力引 流,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

4、 无泌尿系感染的病人,留置的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集尿袋更换频率目 前无统一标准。

5、 用含有抗菌药物的药液冲洗膀胱不应列入预防感染的常规,只限于各种 原因造成堵塞的情况使用。

6做中段培养时,不能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头取标本,而应在导尿管 的末端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取尿液送检。

7、做好尿道口及会阴部的消毒及皮肤护理,保持床单干燥整洁。

四、 医院中心供应室火菌质量的保证措施

中心供应室是医院中为各临床科室提供各种无菌器械、敷料及用品的重要科 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危。

(一) 中心供应室的建筑要求

供应室接近临床科室,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应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 区域,便于组织内部工作流水线,避免外部干扰。通风采光要良好。墙壁及天花 板应无裂隙、不落尘、便于清洗和消毒。地面光滑,有排水道。

(二) 中心供应室内部区域的划分

从微生物观点出发,按清洁度的不同将中心供应室划分为污染区、清洁区、 无菌区。 (三) 灭菌质量的保证 1、 对于待灭菌物品的要求

(1) 应尽量将同一类物品同一批灭菌,并避免将器械包直接接触棉织品包。 (2) 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 30cmiX 30cm^ 50cm。

(3) 物品包捆扎不宜过紧,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剂 /卡。 2、 对灭菌后物品的要求

(1) 检查包装的完整性,若有破损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2) 灭菌后的无菌包应干燥。

(3) 应于开包前和开包后分别检查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和包内化学指示剂是 否已达到灭菌的状态。

(4) 每批灭菌处理完成后应进行登记,并将记录纸归档备查。 3、 灭菌质量的监测 做好记录,资料保存。

五、 医院空气净化及污物、污水的处理措施

(一)医院空气净化 1、 自然通风换气

对流通风,每天两次以上,每次 30分钟以上,可显著减少空气中微生物的 含量,是最简便有效的空气净化手段。

2、 空气过滤 (1) 层流净化 (2) 空调净化 3、 空气消毒

(1)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2)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3) 熏蒸或喷雾消毒 (二)污物、污水的处理 1、 污物的处理

医院污物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医疗垃圾必须经过消毒毁形后方可运出医院 (直接送焚烧者除外,条件是储存及运送容器必须可防渗漏并耐刺)。

2、 污水处理

医院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后方能排放。医院污水消毒常用氯化消毒法或臭氧消 毒法。

0j0c052mau9kfa2517te4mn0g1mmp000jo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