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侵权责任法中的不真正连带责任
作者:闫凯歌
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4期
摘 要:不真正连带责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来源于现实社会需要。不真正连带责任制度是回应现实需要而产生的一项法律制度。自德国学者阿依舍雷提出不真正连带责任问题的几个世纪以来,不真正连带责任虽然已为德国、日本、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司法实务所采纳,但是各国学者对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连带责任在概念、构成、独立性等方面的差异各持己见,莫衷一是。本文简单的介绍下不真正连带责任。 关键词:连带责任;补充责任 一、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民法理论通说认为,数人侵权责任形态包括四种:连带责任、按份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和补充责任。其中以连带责任、按份责任为原则,以不真正连带责任和补充责任为补充。《侵权责任法》在第二章“责任构成和责任承担方式”中明文规定了连带责任和按份责任两种数人侵权责任形态,却并未明确规定不真正连带责任。但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中,有关不真正连带责任的争议始终未能平息。《侵权责任法》中不真正连带责任是否作为一种独立责任形式客观存在,以及这一责任形式的具体类型、性质及适用规则等问题的厘清,对于正确把握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行为中责任人的内部关系、权利人与责任人的外部关系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以产品责任中生产者、销售者承担的责任性质和方式为重点进行分析,对《侵权责任法》中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具体类型、特征、制度价值及适用规则作些探讨。
我国《侵权责任法》虽然规定了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情形,但却没有规定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具体概念。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司法 实践界都普遍运用着这一概念。理论界对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通常界定为两个以上的责任人因为不同的原因对同一赔偿权 利人负担同一给付内容的责任,每一个责任人对赔偿权利人都负有清偿全部责任的义务,但只有一人承担最终责任的共同责任形 态。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存在多个不同的行为人基于不相同的 行为造成了同一个损害后果;第二,多个行为人之间的法律责任是不同的;第三,被害人可以基于不同的理由选择向所有致害人赔偿,但不能分别行使请求权;第四,任何一个致害人的赔偿都可以使受害人的请求权归于消灭;第五,承担责任的一方有权向其 他责任人追偿。 二、《侵权责任法》中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连带责任的关系
我国《侵权责任法》虽然规定了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情形,但却没有规定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具体概念。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司法 实践界都普遍运用着这一概念。理论界对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 念,通常界定为两个以上的责任人因为不同的原因对同一赔偿权 利人负担同一给付内容
浅析侵权责任法中的不真正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