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
放射性核素治疗
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所释放出来的射线治疗疾病的学科,又称为治疗核医学 原理
? 放射性药物的靶向:以不同方式引入体内后,利用核素与器官或组织的亲和关系,被机
体所吸收、分布,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病变细胞代谢旺盛、血流丰富,摄取放射性药物更高。
? 放射性药物的辐射效应:发射γ或β射线直接照射病变组织,从而抑制或破坏病变组织
细胞,达到治疗疾病目的;而正常组织或细胞摄取少,故不会产生破坏作用。 特点
? 原理:利用核射线治疗疾病,电离与激发引起一系列的辐射损伤,出现细胞代谢、功能
与结构变化。尤其是增殖旺盛的异常细胞对辐射比较敏感,因此其损伤作用更加明显。 ? 对病变组织具有选择性:病变组织功能、代谢活性高于正常组织,故比正常组织能更多
选择性摄取某些放射性药物,其副作用小。
? 治疗作用持久,方法安全、简便。多数治疗仅需一次口服或注射给药,无创伤,且可
重复治疗。 类型
? 外照射与敷贴治疗:90Y或32P敷贴器治疗某些皮肤病、术后瘢痕、眼科疾病等,90Y
前列腺治疗仪治疗前列腺肥大等。 ? 内照射治疗
① 普通治疗:口服131I、32P内照射治疗、转移性骨肿瘤及嗜铬细胞瘤治疗等。 ② 介入治疗:腔内、动脉血管介入、组织间植入治疗等
③ 放射性核素导向治疗:抗体介导的放射免疫治疗、受体介导的核素治疗、放射性核素肿瘤基因治疗等。 核素治疗基本原理
利用核素发射出的α、β射线、俄歇电子、或内转换电子在病变组织中产生一系列的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射线作用于组织细胞,将其能量部分或全部移交给组织,通过辐射能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使机体生物活性大分子的结构和性质遭到损害,导致细胞繁殖功能丧失、代谢紊乱失调、细胞衰老或凋亡。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用的治疗用放射性核素 1、α粒子发射体:
? 射程50~90?m,约为10个细胞直径的距离。短距离释放巨大能量,内放射治疗中有
巨大潜力。LET(传能线密度)约为?粒子的400倍。
? 研究显示:被?射线照射后的细胞无氧耗量增加和无任何辐射损伤的修复反应。 ? 211At(砹)和212Bi(铋)作为?射线发射体用于治疗受到极大关注。 2、发射β射线的放射性核素:如131I、32P、89Sr、90Y等 碘是用于标记有机物和生物大分子首选核素,可通过体外显像测定药代动力学和在病灶内的滞留时间。
3、电子俘获或内转换发射俄歇电子和内转换电子的核素:
? 射程多为10nm,只有当衰变位置靠近DNA时,才产生治疗作用。 ? 放射性药物在细胞内的定位,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决定因素。
? 125I用于治疗甲状腺毒症,125I-IUdR(碘脱氧尿苷)可通过俄歇电子打断DNA链,
当125I在胞浆内衰变时,作用于DNA的能量很低,限制治疗作用发挥。用123I标记
IUdR,杀死细胞作用肯定。如生产和价格问题解决,123I的使用可克服131I的毒性问题。
? 治疗学评价
① 疗效
② 达到满意疗效的时间 ③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④ 治疗费用 ⑤ 复杂程度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放射性131碘治疗 甲状腺机能亢进(Graves’病)
? 中青年女性多见,发病率逐年增高,低龄化, 并发症多。 ? ATD仅半数缓解,很少认为是手术适应症。 ? 放射性碘安全、有效、方便。 ? 131碘治疗甲亢-最佳选择
? 131I口服后几乎全部吸收入血,迅速被甲状腺滤泡细胞浓聚、氧化和有机化。 ? 131I衰变产生的β粒子通过电离作用破坏甲状腺细胞。β粒子平均射程1~2mm,
一般不会对其周围组织造成辐射损伤。
? 2~3个月可使甲状腺滤泡细胞发生坏死和血管闭塞,增生的甲状腺组织如同做了一
次“不流血的手术”,90%左右的病人在3~6个月内甲亢治愈。
? 适应症
1) Graves甲亢患者。
2) 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或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差,或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多次复发,或
手术后复发的青少年及儿童甲亢患者。
3) Graves甲亢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 4) Graves甲亢伴房颤的患者。
5) Graves甲亢合并桥本病,内科药物治疗效差,摄碘率增高的患者。
? 禁忌症
① 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② 甲亢伴有近期心肌梗死的患者。 ③ 严重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治疗方法 1、病人准备
停止服用影响甲状腺摄取131I的药物和忌食含碘食物。心率过快和精神紧张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
进行常规检查;查血中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测定甲状腺131I摄取率和有效半衰期;确定甲状腺重量。
2、131I治疗剂量的确定
既能迅速控制甲亢,又尽可能降低甲低的发生率。
131I治疗剂量计算 计算剂量法:
计划量(μCi)×甲状腺重量 131I剂量 =
甲状腺最高摄131I率
每g甲状腺组织推荐131I治疗剂量为GD 2.6-3.7MBq(70-100uCi),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4.07-5.55MBq(110-150uCi)。 剂量修正:
? 甲状腺较大或质地较硬,适当增加131I剂量;反之,适当减小131I剂量。 ? 有效半衰期较短者可增加剂量,有效半衰期较长者可减少剂量。
? 年老、病程较长、长期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效差者可增加剂量;年轻、病程短、未经抗
甲状腺药物治疗,术后复发,第一次治疗后已明显改善但未痊愈的患者应适当减少剂量。 剂量增减因素
① 甲状腺结节、重量。 ② 甲状腺抗体。
③ 年龄,病程,用药史,临床症状。 ④ 个体敏感性。 ⑤ 有效半衰期。 ⑥ 重复治疗。 给药方法
为保证充分吸收,应空腹口服131I。
当131I剂量小于或等于555MBq (15mCi),宜一次口服。
当131I剂量大于555MBq (15mCi)或者有合并症的患者可采用分次给药法,首次给予总量的1/2~2/3,间隔3~7天再给剩余剂量。 综合治疗措施
a. 抗甲状腺药物的应用。
b.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应用。
c. 甲亢伴突眼病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d. 一旦甲状腺激素水平降至正常即给予甲状腺激素。
疗效评价和随访
? 一般2~3周才逐渐出现疗效,症状缓解,甲状腺缩小,体重增加。 ? 2~3月后症状基本消失,甲状腺明显缩小 ? 部分病例131I的治疗作用甚至持续到半年。 ? 二次、第三次治愈率达90%以上。
? 有效率95%以上,无效率2%~4%,复发率1%~4%。
甲亢合并症的疗效
1) 甲亢合并突眼:治疗后40%患者眼症改善。
2) 甲亢合并肌肉疾病:甲亢性肌病、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 3) 甲亢性心脏病。
4) 甲亢合并糖尿病、精神病。
治疗反应及处理
早期反应:治疗2周内出现的反应,一般比较轻微,不 需特殊处理;个别病人发生白细胞降低是暂时性的。 甲亢危象(thyroid storm):
可能原因:1. 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 2. 机体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增高 3. 对甲状腺激素耐受力低下
4. 应急状态下,交感神经活力增强,如精神刺激、感染、过度劳累,诱发甲亢危象
甲亢危象处理 应以预防为主。
处理:① 使用大剂量PTU和无机碘,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②β受体阻滞剂和抗交感神经药物, 减少体内儿茶酚胺的数量并阻断其作用;③ 糖皮质激素 ;④ 物理降温,给氧,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控制感染 。
并发症处理-甲低
早发甲低:治疗后一年内发生。主要是由于131I射线对甲状腺细胞的直接破坏所致,所以发生率与剂量成正相关。
晚发甲低: 治疗后一年后发生。与剂量大小无关,每年以2%~3%递增,发生机制不十分清楚。
并发症处理-内分泌突眼
与GD有关联而又有别于GD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131I治疗前:突眼严重的患者,治疗后症状加重的可能性较大; 不伴有突眼的患者,治疗后发生突眼的机率很小
手术、抗甲状腺药物和131I治疗甲亢后,原有眼病恶化的机率为5%~7%,与选择的治疗方式无关。
晚期并发症的认识
① 甲状旁腺功能减低 ②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③ 甲状腺癌 ④ 白血病 ⑤ 生育与遗传 ⑥ 甲状腺机能减低
甲状腺机能减低
? 甲减可能是甲亢自然病史的一部分。
? TSH分析能十分敏感和特异性地诊断甲减,并能给予替代治疗,故不是一个严重的消
极后果。
? 迅速治愈甲亢有利于正常生长发育,提高生活质量。
如何降低甲减的发生率 a. 观念的转变
b. 低吸收剂量原则
c. 治疗剂量的个体化原则 d. 剂量增减的多因素原则
甲减治疗
① 亚临床甲减:一般不给予治疗, 发挥自身代偿功能。
② 临床甲减:用甲状腺素制剂。足量:由20mg/日递增至症状明显改善。足时:维持足够时间,切忌过早停药。
③ 辅助用药:与抗甲药合用。
④ 随访:一年内每4~6周随访,针对早发甲减;一年后 每年随访,针对晚发甲减。 ⑤ 遵循原则:标准化、正规化及规范化。
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测定 治疗前检查规范:
? 甲状腺吸碘率测定 ? 有效半衰期测定 ? 甲状腺影像学检查
? 其他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 ? 个体化:按公式计算,根据敏感性因素增减
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放射性131碘治疗 疾病特点:
① 自主性腺瘤可抑制正常甲状腺组织,显像时瘤体为热结节,正常组织受抑制而不显影。 ② 同时伴甲亢表现。
治疗方法
1) 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结节具有自主摄取无机碘、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而不受下
丘脑-垂体轴的调节。
2) 标准剂量法:一次给予较大剂量15-30mCi,因为正常甲状腺组织受热结节抑制而得到
保护。
131I治疗非毒性甲状腺肿
1. 治疗后可使甲状腺迅速缩小 2. 疗效好、作用快 3. 安全、简便、无创伤
甲状腺癌
缘由:动物实验、原子弹灾害地区、核电站事故地区、散发病例。
实际:与自然人群发生率比较无增加,与手术、ATD治疗比较无增加。
131I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灶
甲状腺癌原发病灶手术切除后,分化较好的甲状腺癌转移灶(如甲状腺滤泡型癌或乳头状癌)具有摄取、浓聚碘以及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给予足量131碘后,利用其发射出大量β射线,能有效地杀伤癌细胞而达到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