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登高赋新诗 赋:创作(诗词) B.过门更相呼 更:更加 ..C.言笑无厌时 厌:讨厌 D.此理将不胜 胜:胜利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过门更相呼 ②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B.①有酒斟酌之 ②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
C.①相思则披衣 ②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D.①无为忽去兹 ②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
3.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过门更相呼 B.有酒斟酌之 ....C.闲暇辄相思 D.相思则披衣 ....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过门更相呼”一句传神地刻画出人物的喜悦情绪。 C. “相思则披衣”以细节描写体现了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D. “无为忽去兹”表现了诗人无法尽情欢畅的怅惘心情。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2)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我想像不出,假设高三语文老师打开今年的高考试题,面对的是这样“怪异”“离谱”(不像话?)的“文言文”和“古诗”阅读试题,会是怎样的反应。对于前面“杜撰”的这两种古代诗文阅读题,估计是不太会获得大家的认可的。可是,笔者要指出的是,用现有的“文言文阅读”的命题方式来给陶渊明的诗作设计“阅读”题目,无异于暴殄天物。“文学
6
类文本”的鉴赏阅读,其阅读对象是多么精致的七宝楼台,岂可作这样的肢解改篡,成为一堆零碎不堪的语言砖块?——笔者绝对相信,肯定没有人会为这样的“创意”叫好。
不过,对于前面那则《王定国诗集叙》文本阅读题目的“翻新”,则须另当别论。首先笔者必须申明,这样的命题思路其实并不是本人异想天开的“原创”。——事实上,这样的文言文阅读题目,高中生早在初中阶段就已经相当熟悉了。请看下面的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2007福州市中考卷)
1.本文第三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像,第四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仔细观察。
请从这两段中各找一个相关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2.本文生动描述了“时有物外之趣”的三件事,请任选两件加以概括。
根据笔者所掌握的信息,采用这样的命题思路,绝对不是福州市独家做法,全国范围内每个地市都可以独立命题(当然也有地市联合命题的),肯定会有其个性,不过,像上述这样的既不考文言实词虚词,也不考特殊句式用法,而且,也不采用客观题形式的“文言文阅读题”,是中考试题的普遍现象。这和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几乎一律采用客观题形成了很有意思的对立。按理说,初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肯定及不上高中学生,可是,为什么中考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题目较之高考试题显得更灵活而且答题难度(指题型而言)似乎也更大一些呢?
就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来说,关于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高中课标》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义务课标》要求“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其中的关键词是“理解(读懂)”与“含义”(大意),可以说,除了在能力层次上有差别之外,高中与初中在文言文阅读方面的目标要求与评价内容是一致的。那么,何以在命题方面表现出这样大的差异呢?——中考这样命题,而高考则几乎反其道而行之,这肯定不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吧?
事实上,不唯中考,在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命题的模式也并不是铁板一块。上海高考试题就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命题特点。请看下面的题目(2007上海卷试题):
22.第一段中与”文武之道一也”意思相呼应的句子是 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古代文士和武将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条。B.天下安定之时,文士发挥的作用更
大。
C.后世的文士、武将只注重自己的名声。D.作者对于写文章和行军打仗都很擅
长。
24.“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运用了修辞手法,它的表达效果是 25.作者“酌古”所要研究的材料是(用自己的话回答)(1) (2) 26.作者写作《酌古论》的用意是什么?
7
与历年的全国卷和近几年其他省市的高考试题比较,可以发现,上海卷文言文阅读试题确乎是一个“异端”。看了这样的试题,再回来看前面笔者翻新的《王定国诗集叙》的题目,就觉得这又是很平常的了。而这样的命题方式,也几乎成了上海市独立命题以来十多年试题的一种“模式”,当然,上海市的考生与教师对此肯定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于是我们又想问了,如果说高考与中考试题存在差异事属正常,那么,同样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为依据的上海市与其他省市,为什么在试题命制方面存在那样大的差异呢?这也是正常的现象吗?
如果对试题进行细致考察,我们肯定会发现,上海市在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要求,绝对是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的,用其他省市适用的《语文考纲》来衡量,上海卷的文言文阅读题肯定也符合考纲要求,甚至可以说,上海试题对于考纲精神的把握和落实远比其他省市的试题做得好。像上述这样的文言文阅读题目,表面上看似乎并没有对实词、虚词之类的掌握情况作要求,但实际上相应的要求已经自然暗含于其中了。试想,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文言语感,他如何对“作者写作《酌古论》的用意是什么?”这样的综合性极强的题目作出合理的解答呢?换句话说,要检测学生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难道非得用“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这样的命题不可吗?如果对于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察非得这样一一对应不可,那么试问,最近两年广受认可的文言断句题,又是对应于检测“文言文阅读”的“理解”“分析综合”两大项七小项能力中的哪一项呢?——可以说都不是,也可以说都是。如果学生能够对一段没有标点的语段进行准确的断句,没有实词、虚词的理解能力,没有句式用法的理解能力,没有筛选信息、把握文意的能力,他如何能够胜任呢?
可以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命题虽然有既定的模式,可是,从多年的命题过程来看,上海卷之外的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也还是有些变革的,虽然幅度比较小,毕竟也在“迈小步,不停步”,比如增加主观翻译题,比如增加断句题等。不过,相比较于一份语文试卷中的其他题目的“各显神通”“异彩纷呈”而言,我们不得不说,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的“惯性”太大了。应该到了需要认真思考作好改弦易辙准备的时候了。如果说原先的高考,因为刚刚实行分省市命题,变革步子太大,会造成对正常语文教学的过度冲击甚至干扰,所以应该多考虑稳定、稳妥。那么,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渐次铺开,“新课程”涉及的省市越来越多,本身在课程设置方面、教材选用方面以及课堂教学方面,语文新课程都已经迈出了很大的步子,相应的,各省市也都已经公布或正在酝酿新高考的改革方案,而且,新课程改革的运作,已然对原有的《语文考纲》和高考试题命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比如顺应选修课程设置而增加的“选考内容”,在2007年四省市的试题中已经有所体现。借此机会,在文言文阅读测试方面作些必要的变革,不正是很可行的吗?而且,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文言文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的问题,学术界有着诸如“改变文言文教学目的”这样的倡议,一线教师也有“文言文教学的彻骨之痛”这样的感慨,借高考文言文试题变革来扭转文言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局面,不是适逢其时吗?——如前所述,2007年新课程组四个省市的高考,尽管在试卷整体结构与内容上都迥异于其他省市,当然也迥别于往年的试题,可是,在文言文阅读方面却是全然维持原状,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试想,作为语文课程评价很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考测试命题保持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的格局(从前面上海卷试题的考察来看,完全有必要也可以作变动,根本没有必要保持这样所谓“稳定”),那么,在客观上承担了“指挥棒”功能的高考命题的“指引”下,亦步亦趋的高中语文教学,其“新课程”的“新”,究竟如何体现呢?
无论专家们对于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的现象怀着怎样的批评态度,不容否认的是,这种现象几乎也可以说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常态”吧?对于这样的现实,我们一方面固然要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为工具,作最大限度的拨乱反正的努
8
力。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与其采用“素质教育”“语文素养”这样的精神“高标”来试图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还不如从评价从测试或者索性就从中考、高考入手,通过对考试本身在方式、内容方面的改变,来一定程度地扭转局面,可能效果更好?——这大约不失为一种立足现实的务实态度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