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关于古代诗评价测试的思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古代诗文评价测试的思考

(一)

古代诗文阅读教学,历来是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倍受重视。作为同现代阅读能力并列的内容,《语文教学大纲》(2000试验修订版)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新课程标准当中,关于古代诗文教学则提出更为明确具体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作“《义务课标》”)除了在课程“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外,还在第四学段(七至九年级)的“阶段目标”中明确要求(着重号为引者所加,下同):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义务课标》 同样地,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作“《高中课标》”)在必修课程的“课程目标”中也有这样的规定: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高中课标》 .....不难看出,对于古代诗文教学,《义务课标》与《高中课标》都给予了相当的地位,课标中所提出的要求都是相当明确也相当具体的。那么,关于古代诗文教学的评价,课标又有怎样的规定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

古诗文阅读的评价。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义务课标》 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高中课标》

1

相比较而言,《义务课标》的评价要求同时指向“古诗”(古代诗词)与“古文”(文言文)阅读,要求很完整很明确。倒是《高中课标》,在“评价建议”中只针对“古文(文言文)阅读”给出了要求,对于“古诗”阅读则未见专门规定。这与《高中课标》中的“教学建议”的规定形成了一种对照:

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

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

从上面的表述来看,是不是意味着,《高中课标》关于“古诗”阅读的评价似乎有事实上的内容缺漏?回过头去考察一下前述《高中课标》的“课程目标”,好像也有类似的情形。在《义务课标》的“课程目标”中,关于“古代诗词”与“浅易文言文”阅读,是分列两条来说明的,在内容要求上当然也有差异。而在《高中课标》,只有在说明“诵读”要求时,是同时兼及“古代诗词和文言文”两项的,而对于“古代诗词”另外的目标内容,则并没有专门列出。

这会是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的疏漏吗?或者,我们宁可把它理解为,课标专家是另有考虑的?事实上,在《高中课标》的“评价建议”中,与前述古代诗文阅读评价并列的前面一条内容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不同文体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评介作品的能力。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定,在《高中课标》研制专家看来,“古诗”(古代诗词)阅读(鉴赏)的评价,显然是有别于“文言文阅读”评价的,文言文阅读重心在于“理解”,而古诗阅读重心在于“鉴赏”(审美)?——这好像应该是可以讲得通的。因为,从概念的角度来看,“古诗(文本)”可以看作“文学类文本”的一个下位概念(从文体角度),当然也可以看作“古代诗文”的下位概念(从时代的角度)。如果以上假设成立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进一步认为,《高中课标》研制专家既然将“古诗”阅读的评价纳入“文学类文本”阅读评价系统内,而不是与“古文(文言文)”合为一体,可见,评价“古诗”阅读时,我们当然应该更多关注的是其文学性特征,而不像古文阅读评价,更多地是着眼于其“文言”语体特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较之于《义务课标》,《高中课标》对于“古诗文”阅读评价的处理方式,更显出其科学性。因为,“古诗”与“古文”两者在教学目标上是有区别的,如《义务课标》的“课程目标”所言,虽然在强调“背诵”方面,“古诗(与)文”有着很大的共性。可是,两者的差异也是明显的:古代诗词教学,注重的是“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文言文阅读教学,要强调的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教学着眼点不同,评价测试的着眼点当然也应区别对待。可是,为什么《义务课标》在“评价建议”中要将古诗与古文的评价合在一块,笼统地以“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来加以说明呢?试想,八年级学生在学习《石壕吏》这样的有一定古代汉语障碍的“古诗”确乎有必要“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像《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与《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2

村”)这样的“古诗”文本(均为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课文),是不是也要将此作为学习的要求呢?——显然,古诗的学习,重点还在于考察学生能否“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义务课标》第四学段“阶段目标”)。

基于同样的理由,《高中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将古诗与古文合在一起也是值得商榷的:“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如果据此操作,难道要求高中生在进行古诗阅读(鉴赏)的时候,比如《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或《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均为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课文),都应该有意识地将“使用有关工具书”和“文言常识”当作必需的学习内容吗?

至此,我们是不是可以下结论,虽然从作品产生的时间来讲,“古诗”与“古文”有着很大的共性;可是,无论从语体角度(狭义的古诗显然并不全是“文言”作品,古代词曲作品更是如此),还是从文体角度来考察,“古诗”与“古文”都是有着显著差异的。从教学目的和教学操作来看,都有必要对两者加以区分,从评价测试来说,当然也应该区别对待。 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有理由认同《高中课标》“评价建议”的处理办法,将文言文阅读评价单列一条,而将“古诗”的阅读评价,统一到“文学类文本”当中。“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的要求,用之于评价《荷塘月色》可以,用之于《大堰河,我的保姆》也可以,用之于《声声慢》《登高》乃至《离骚》,用之于《春夜洛城闻笛》《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均见于往年全国卷高考试题),不都是很适宜的么?

不过,我们不得不提出来加以讨论的事实是,纵观历年语文《语文考纲》,包括去年在四省市率先使用的的《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作《新考纲》),无一例外地,将“古诗”与“古文”阅读的测试要求合为一个整体“古代诗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 构成并列的两个板块。

关于“古代诗文阅读”,《语文考纲》在“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总要求之后,列出了以下这些具体的“考试内容”:

1.理解:①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文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

2.分析综合: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上面所列出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三个大项目,一共包含了9个方面的“考试内容”要求。

从历年高考试题的实际命题情况来看,虽然在《语文考纲》中“古代诗文”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而在试卷中两者的界限,可以说是颇为分明的。就最近几年的命题情况看,“文言文阅读”的测试,除了翻译题放在Ⅱ卷中,其他项目的检测题全都置于Ⅰ卷中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与此相反的是,从2001年以来,古诗试题几乎全都是放在Ⅱ卷中以主观题的形式来检测。两者更大的差别不在于主客观题型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古诗阅读与古文

3

阅读,高考试题在“考试内容”方面是区分得相当清楚的。以2007年的浙江卷《王定国诗集叙》一文的阅读题为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3.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是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5.(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以上五个题目,分别对应《语文考纲》中“理解”与“分析综合”两个大项中的实词理解、虚词理解、信息筛选、要点概括和句子翻译等5个测试内容条目(文言断句的主观题可以看作是对文意把握的综合检测),这些检测内容,几乎可以说是历年高考文言文试题的必考项目(“句式用法理解”与“内容评价”则偶有出现),而且,往往连题目的顺序也是完全相同(有的甚至连题号也一样)。这种特点,在2007年新课程组(海南、宁夏等四省市)的高考试题中得到了延续,估计不出意外的话,这也会是未来高考语文试题的固定保留节目。

在此我们要提出来讨论的问题是,既然《语文考纲》规定了“古代诗文阅读”测试有三个大项目的“考试内容”,那么,“鉴赏评价”这一项,在高考试题中又是如何落实如何体现的呢?从历年试题的实际来看,“鉴赏评价”的内容要求,其实在“文言文阅读”当中是形同虚设的。事实上,“鉴赏评价”能力,这是“古诗”阅读能力中当然的要求。下面就是高考古诗阅读题相当典型的例子(2007年全国卷试题):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十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断火试断茶,诗酒趋年华。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

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不难看出,上面例子中的两个小题,其测试内容分别指向《语文考纲》“鉴赏评价”能力的两个子项目“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第2题)和“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1题)。

可以肯定的是,高考试题对古诗阅读进行检测时,是不太可能指向“实词理解”“虚词理解”以及“句子翻译”这些考试内容的。换句话说,虽然《语文考纲》历来将“古代诗文”当作一个整体考点来对待,而事实上,在考试内容(能力要求)方面,“古诗”阅读与“古文”阅读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就往年高考试卷的测试内容来说,“古文”阅读题与“古诗”

4

阅读题事实上分别承担了《语文考纲》中不同的测试内容,两者刚好形成互补关系。对于“古诗”的检测,命题者主要关注的是“古诗”文本的文学特性,“古诗”阅读,实际上就是“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虽然“古文”当中也是有“文学类文本”的,可是,从历年高考试题的命题实际看,哪怕是像《放鹤亭记》(2004湖南卷)那样文学性很强的古文文本,在命题者眼里,它也还是一个“文言”文本,而不是“文学类文本”。命题者所关注的是文本中“升高而望”“狎而玩之”句子中的“升”“狎”等实词的含义、“纵其所如”“声闻于天”句子中的“其”“于”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啄苍苔而履白石”这样的诗性语言,也只不过是强调“履”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是“脚踩”的意思,而不是进行“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那样的鉴赏性阅读。

(二)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历来如此”,就一定是合理的么?高考试题年年这样命题,其学理依据是什么?如果不采用这样定型的命题形式与命题内容,又会怎样呢?下面是笔者的一次挺有意思的尝试。仍旧采用2007浙江卷《王定国诗集叙》一文作为文本材料,设计以下题目:

1.本文意在写王定国,可是行文却从太史公《诗经》及杜子美写起,作者为什么要这

样写?这要谋篇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

2.第二段作者说“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其人之浅也”,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叹”

与“恨”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3.文中作者感叹“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从上下文来看,所谓的“此乐”

具体指什么?(请用自己的话作答)作者说李太白死后“世无此乐三百年矣”,显然带有夸张的成分,其用意是什么呢?

4.文末作者称“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不难看出,王定国的诗歌创作,

也是相当令作者“畏服”的,试根据本文的“叙”,谈谈王定国诗歌创作的特色(包括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两方面)。

相应地,笔者也尝试对高考“古诗”阅读命题来个花样翻新,结果会是怎样呢?请看下面的题目(古诗文本来自2006北京卷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移 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5

关于古代诗评价测试的思考

关于古代诗文评价测试的思考(一)古代诗文阅读教学,历来是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倍受重视。作为同现代阅读能力并列的内容,《语文教学大纲》(2000试验修订版)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新课程标准当中,关于古代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ipc73vg3577xpo5846y5ap1c1kzfj00qg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