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政治学原理》课件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教学目标
了解: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政治学的定位;
理解:中国传统政治观、西方诸种政治观、政治学的学科性质、政治学的知识体系、政治研究的途径、政治研究的方法;
掌握:政治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第一节 政治的含义
一、政治观的历史演变
1、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1)中国的例子: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如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正”,就是儒家的道德规范,治者的思想行为符合这些规范,则天下当治。 (2)西方的例子:古希腊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而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这些都是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的体现。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3)不足之处: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权力政治观: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1)中国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他们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2)西方的例子: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
(3)不足之处: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3.管理论解释: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
(1)中国的例子:在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曾从这一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2)西方的例子:美国政治学家G.庞顿和P.吉尔就认为:“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的集体生活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
(3)不足之处:这一政治观把握了政治公共性和管理性特点,具有容易同政治实践相吻合的特点,容易从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角度看,它忽视了政治还有统治性的一面。
4.决策论的解释: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1)内容解释: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
(2)不足之处:这一政治观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方式以及标志,但是,它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亦具有片面性。
5、神学论的解释: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 这样的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一起,人们凭借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性,从而定义政治。
(1)中国的例子:在中国的殷周时期就盛行着“君权神授”的思想。汉朝的董仲舒创造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鼓吹“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使神权政治观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
(2)西方的例子:在西方的中世纪也有鼓吹神权政治的人,其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他认为,尘世的一切都是神的安排,而“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
(3)不足之处:曾经迷惑人,但最终经不起理性思维的检验。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人们的社会关系有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种族等各个方面。而政治则是这种关系的一个方面。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无论是政治的本质、内容、形态还是方式,从根本上说,都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政治以其特定的社会作用,体现着社会经济关系,体现着特定社会的各种经济利益和要求。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治权力是社会生活的强大的统治性和支配性力量,它成为特定阶级实现自己的利益的重要凭借。任何阶级要实现自己的要求和社会目标,都必须掌握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三、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因此,政治关系涵盖阶级、民族、社会集团、阶层等之间的关系,涵盖了对立阶级之间、非对立的阶级之间和特定阶级内部的关系。
(2)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
(3)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第二节 政治学的含义和内容构成 一、政治学的含义
(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家”或“国家活动”,因此,政治学就是研究国家问题的科学。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权力,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权力的获得和运用的科学。
(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事务,政治学就是对众人之事的管理的研究。 (4)政治学是对公共决策和政策的研究。 政治学是研究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政治学的含义
讨论政治和政治研究,不得不提到亚里士多德。因为他是学科分类的创始人,也是政治学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专门著有《政治学》,认为政治学是人类最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国家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
概括而言,政治学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政治分析原理和政治操作原理。政治分析原理告诉我们政治生活分析的方法,掌握这种方法能使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是如何构成的。政治操作原理涉及政治制度的设置和政治技术和技能方面的知识,它告诉我们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应该如何建立和如何维持。 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关系
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政治学与哲学。 (2)政治学与经济学。
(3)政治学与科学社会主义。 (4)政治学与法学。 (5)政治学与社会学。 二、政治学的内容构成
(1)按照政治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划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2)按照政治学的功能来划分:理论研究;应用研究。
(3)按照政治学研究的角度和层次来划分:宏观政治学;微观政治学。 (4)按照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状况来划分:静态研究;动态研究。 (5)按照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来划分:规范的政治学;实证的政治学。
(6)按照政治学研究的领域来划分:有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党、舆论和政治团体,国际政治四个研究领域。 政治学的基本内容
(1)政治学理论(主要包括政治学原理);(2)政治制度;(3)国际政治。 (见教材 p21-22)
政治学原理的特性:
(1)抽象性。 (2)一般性。 (3)基础性。
政治学原理对于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学学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1)作为社会政治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政治学原理对社会政治生活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2)作为政治认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政治学原理对于提高人们正确认识政治现象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作为政治学学科的理论灵魂和思想精华,政治学原理对于政治学的学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第三节 研究政治学的意义与方法 一、为什么要研究政治
1.确立共同的政治理念,广泛地形成政治共识 2.探索合理的政治安排,合理地规划政治生活 3.寻求文明的政治规则,文明地解决政治冲突 4.了解他人,学会与别人打交道 二、政治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1、政治学研究的社会理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见教材 p33-37) 3、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见教材p37-41) 本章小结
政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延续了几千年,在当今世界上,它在各个社会共同体的社会生活中都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其中的一切成员。
在人类漫长的社会发展史上,人们对于政治的认识,随着历史背景的不断改变和有关“政治”知识的积累,呈现出不断变化发展的趋势,这些认识有些相似,有些差别比较大,更有一些是迥然相异的,但归根到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另一类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政治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按照这一观点,可以把政治定义为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学问,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使人类对政治的认识实现了革命性的飞跃,按照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现象的原则,可以认为,政治学就是研究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之一。随着社会政治的发展,政治学的研究逐步深入丰富,领域大大拓展,方法途径多样,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指导下,分析、吸收现代政治学研究成果,对于社会政治展开多角度、多领域、多层次、多方法研究,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学发展的主要任务。 本章作业 一、填空题 1、中国 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 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 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 1、( C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管理 B.神权 C.道德 D.权力
2、美国政治学家( B )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哈罗得·拉斯韦尔
本章作业
3、根据( )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西塞罗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4、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 )。 A.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官本位 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权力本位 5、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 A.制度研究途径 B.权力研究途径
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 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本章作业
三、名词解释 : 1、政治 2、政治学 四、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基本含义? 五、论述题:
1、试评述历史上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2、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参考书目: 1、燕继荣著:《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2、燕继荣:《政治学原理》课件,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 3、严强,魏姝等著:《政治学研究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8 第二章 政治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教学目标
了解:西方政治学发展进程;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进程。
理解:西方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行为主义革命及其影响,政治研究的科学化及其局限性;
掌握: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政治研究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西方政治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1、古希腊/罗马时代: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
时间:公元前500--公元前200年;公元前200年--公元476年。 (1)研究主题:关于城市国家(polis或city-state)的观念和城邦的理论,而后转变为关于世界国家的观念和理论。
(2)理论内容:政治思想与伦理学相结合,都把人类的善、幸福和正义作为社会生活的最高目标和政治生活的首要目标。
(3)理论贡献:柏拉图留下三篇关于政治和法律的对话,即《理想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