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秸秆资源,加强秸秆固化成型综合利用,不仅能够大大加快村镇居民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和满足农民富裕后对优质能源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是实质性减排温室气体的主要技术选择,对于维护能源供应安全、保护环境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秸秆综合利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缓解“三农”问题压力,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意义重大。
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可根本解决农村秸秆禁烧难、出路难的难题,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优质能源,形成多能互补,替代燃煤等其它能源,形成产业化,消除农村普遍存在的“三大堆”之一,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及居住环境,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对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有关要求。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2007年11月13日)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原则之一是“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技术创新促进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积极创新农村环境管理政策,优化整合各类资金,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
(二)、本项目建设符合农业部《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提出,全国建成一批农业生物质能示范基地,部分领域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农业废弃物利用范围和规模明显扩大,农村生活用能结构明显优化。到2015年,建成一批农业生物质能基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建成,开发利用成本大
幅度降低,初步实现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市场化。《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提出的目标对农村户用沼气总数、新建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沼气工程等提出了具体数量要求,同时,建设一批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示范点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利用边际性土地适度发展能源作物。为保证《规划》目标的按时实现,重点推进农村沼气工程、生物质能科技支撑工程、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工程、能源作物品种选育和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等四大重点工程。
(三)本项目建设将有效推进山市镇及周边的秋季秸秆禁烧和节能减排工作。
山市镇是海林市的农业大镇,限于当前科技发展水平,尚有20多万亩、几万吨没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这些秸秆大都分布在山市镇及山市农场等区域内,当前早已成为农村、农民处置的一大难题。存放在村里,既影响村容村貌和文明村街的建设,又妨碍交通或为火灾埋下隐患;堆放或站立在田间地头,不仅占据耕地,也不利于机械化耕作。有的农民尽管认识到秸秆开发利用带来的效益、机械还田培肥地力的好处,但苦于缺乏技术,没有门路,成本核算不经济,舍不得花钱投资,只好一火焚之,造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结果。
山市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和禁烧工作,但存在着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较低,利用方式粗放及效益不高的问题,为推动山市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巩固禁烧成果。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继续抓好各种秸秆综合利用途径的同时,开发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物质能源利用项目。
(四)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政策需求 本项目的最终产品为秸秆固化成型燃料,产品市场定位与企业与民用市场,在企业市场方面,本
产品可供应山市镇及周边地区的企业取暖加工所需要燃料的需求,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民用方面,可将该型燃料定位于山市镇及周边尚未纳入到集中供热的居民取暖,市场需求亦相当广阔。
因此本项目可充分适应全镇关于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将秸秆产业做大做强。
3、项目建设的内容和指标 3.1主要开发内容
在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中,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是将农作物秸秆,林木质制成固体成型燃料代替煤炭。发展状况处于项目示范阶段。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提高秸秆收贮技术、成型燃料生产装备水平,促进块状燃料锅炉燃烧技术的提高,创新秸秆燃料收储、加工、利用的产供销市场化运转机制。
本项目建设必将涉及秸秆的收集、贮存、生产、销售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有效摸索出农作物秸秆产、供、销的新途径,为此项目能在全海林市范围内得到推广,彻底解决海林市秸秆出路提供示范带头作用。也必将有效促进当地农民增收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内容可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探索政策扶持,推动秸秆产业良性发展机制。
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能源化利用项目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必将推动有关部门加快制定有关土地、排污、水电、税收等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扶持政策,激发企业和农户投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积极性,秸秆有了出路,农民就会乐意销售。政策扶持可分为三项:一是对利用秸秆的企业通过贴息贷款、税收优惠等进行资金、政策扶持;二是对秸秆压缩成型设备、秸秆打捆机械加大补贴力度,促进农机
新机具的推广,提高机具利用率;三是对出售秸秆的农户进行补贴。
②探索政府与示范项目实施单位相协调的机制。
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能源化利用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政府部门将加强领导,使其列入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实事工程,发挥镇、村干部的工作主动性,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国家、省、市、县用于秸秆综合利用的资金,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企业、社会和农民投入,用效益吸引企业和农民主动参与项目建设,形成“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机制。
③探索示范项目实施单位的利益与农民增收相协调的机制。
本项目建成后,要从为建立市场运作机制出发,增设秸秆收购点,与加工企业签订秸秆购销合同,使农民和企业之间形成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实现秸秆循环利用和转化升值,改善农村村容村貌,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3.2项目利用各项指标
①、容量大、体积小:一般散容生物质燃料的容重为30-50kg/m3,而本产品容重为800-1300kg/m3 ,便于贮存和运输,易于实现商品化。
②、热效率高、燃烧好:热值可达3700?5000KcaL/kg,火力强旺。 ③、使用方便、损失少:使用过程与煤相似,用纸即可点燃,使用方便;比散烧劳动强度小。生物质散烧的热利用率仅为10%-20%,本产品热利用率可达40%以上,节约了生物质资源。
④、清洁卫生、无污染:本产品在燃烧过程中可达‘零排放’?即不排渣、无烟、余气无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不污染环境;也是生物质气化和沼气用原料。
⑤、本产品原料资源巨大、普遍易取、可再生;本产品加工简单,是可进行商品化生产和销售的可再生能源;可实现村户不存柴草,有利于文明生态村建设。
3.3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农作物秸秆经过固化成型设备的高温高压轧制,压制成为32×32mm长度为30-80mm的块状燃料。密度为0.8-1.3g/cm3。热值为15000kj/kg(3700KcaL/kg);挥发分为62.6%;固定碳为11.5-22.4%;水分小于14%;灰分为0.30-17.8。其热值是一般烟煤的0.7-0.8倍,在普通式燃煤炉中燃烧,即1.25吨相当于1吨煤的热值,在配套的下燃式生物质燃烧炉中燃烧,其燃烧效率是燃煤炉的1.3~1.5倍,即1吨秸秆成型燃料块的热量利用率与1吨煤的热量利用率相当,每吨价格为400-500元,因此,压块燃料具有体积小、容量大,方便贮运且热值高、燃烧性能好,价格性能比高等特点,可替代化石燃料,作为生产和生活能源。
3.4项目产品用途范围
本产品可广泛用于生活炉灶、取暖炉、热水锅炉、烘干炉;生物质气化炉和沼气发酵用原料。供民用炊事和取暖;烘干谷物、烤烟、红松果仁等;区域供热及热水供应。
4、工艺、建设内容及设备 4.1工艺流程
原料青干处理---原料切碎---输送上料---搅拌压送---压制成型---冷却---计量包装---检验入库---成品
本工艺流程采用额定生产能力2吨/时的设备。 4.2建设内容